葉瀟瀟 姜 茜 陳 君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514153)
2017花隴村特色村莊改造項目”由怪獸工廠工作室、鹽城市花隴村村委會、鹽城三官村村委會主辦,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院合辦。為了讓原本落后的村莊得以發展,本項目以用手繪寫生、墻體彩繪等方式改造村莊面貌,把原本破舊的,沒有特色的墻體、走道、階梯、建筑內外立面等進行涂鴉繪制,展現地方風貌。村莊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地建設“文化墻”,力求體現時代特色,展示地方精神風貌。在墻體選擇上,依托本地現有資源,把“文化墻”建設與發展休閑農業相結合,“文化墻”依地勢而設,與自然環境、特色民居相得益彰,進一步帶動了當地農家樂旅游,吸引了眾多本市和外地游客前來休閑觀光,產生了“文化墻”經濟效應,讓花隴村改頭換面,打造既飽含傳統文化、又極具現代魅力的特色村莊、藝術之鄉。對于鄉村文化保持較好的村莊,需要的是將村莊的原始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取長補短,促進村莊文化的進步,而對于原始文化流失嚴重的村莊則需要用現代化的思維為村子重新塑造“靈魂”。
秉承現代繪畫的審美情趣提出設計方案(策劃案、手繪彩色稿等),能夠實現將課堂知識與實際項目需求相結合,解決實際難題;能夠在政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設計繪制,掌握整體項目的設計流程,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根據所選圖片內容在墻上畫好底稿,輕輕勾出草稿輪廓,直到自己滿意。在事先畫好的圖案輪廓的墻壁上涂顏料,主要顏色為三原色,調試出各種顏色,涂抹時一定要用力均勻,如果用力不均會產生斑紋。有些地方的色彩可以進行調整,我們可以選擇調和所需顏色再涂一遍。
墻繪遇到的難題:墻畫基本都是面積比較大,上色就成了難題。大部分墻面是水泥的,墻面坑坑洼洼,一大塊需要上同一種區域的顏色,想畫均勻就比較困難,克服難題的方法就是一遍一遍上色以獲得最佳效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建立明確的分工職責。要熟練視覺設計流程、對每塊需要改造的墻體進行設計和墻體繪制。
我們把這種特色的墻繪文化作為花隴村的形象,結合花隴村天然美麗的風景,清新的空氣作為景區的開發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要因地制宜,合理建設,不搞千篇一律、強求一律,不搞形式主義。墻體布局要進行合理規劃,根據需要精心安排,繪制的內容和形式力求貼近群眾,健康向上,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彰顯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內涵。在“文化墻”建設過程中,要注意切實掌握“三不”原則,即:不要鋪張浪費,不要強迫命令,不要增加村民負擔。 地域文化研究就是要開發所在地區的傳統文化資源,弘揚本地區優秀的傳統文化,打造花隴村的名片,展現本地區的魅力和風采。小橋流水的恬適怡人、房屋的古樸典雅、農田的美不勝收…安靜富有,卡通這種風格和內容的墻繪與之形成反差。這種墻繪的藝術價值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 。
墻繪的圖形設計選擇了符合當地風土民情的圖形,并且具有娛樂性和互動性,人們可以通過拍照等方式和墻體進行互動留念,增加了鄉村的旅客流量。成為該地新農村發展的經濟來源(如圖一)。
花隴村的村民們十分熱情,看著自己的家園被一點點勾勒的越來越美麗,村民們的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村民認識到美麗鄉村建設對于自身的巨大益處,并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主動參與對于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作用,克服村民事不關己的思想,營造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繁榮和發展新農村文化事業,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應該結合花隴村實際,制定的規劃,分類推進和實施。
一系列文化墻繪,展現了建設風貌、運動精神和歷史文化。它不僅是新農村走向外界的窗口,也是吸引各地人們前來駐賞一道亮麗風景,體現了農村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層面,其中鄉風文明建設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其要求是在農村營造生氣勃勃、富于創造、勇于進取的思想文化環境,營造科學健康、文明向上的社會風貌。事實上,我們把墻繪文化作為了花隴村的靈魂——一個寧靜的村莊的獨特滋養。是花隴村一張特有名片。隨著文墻繪工作的開展,將現代時尚的卡通形象創意融入到村落,賦予新的文化內涵,充滿溫馨又不失古韻的墻繪藝術,成為村落一道耐人尋味的風景。
文化如水,滋潤萬物。面對史上最為迅猛的城市化浪潮,文化無疑是一劑良方:提升花隴村人文特色、增強身份認同、撬動城市治理能力、助力城市經濟發展和創新,從而大大增強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總之,文化,讓一個區域生活更加美好。
[1]劉彥隨.中國新農村建設創新理念與模式研究進展[J].地理研究2008,27(2).
[2]陳昭玖,周波, 唐衛東等.韓國新村運動的實踐及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啟示[J].農業經濟問題.
[3]李賓,張象樞.基于城鄉二元結構的農村環境問題成因研究[J].生態經濟.
[4]陳芳.湖南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基本問題及其特色研究,200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