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婷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250103)
伴隨著世界范圍內的老齡化進程,我國也面臨著老齡化的挑戰。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萬人,占總人口的16.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5003萬人,占總人口的10.8%。根據全國老齡辦公布的數字,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預計到203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占總人口比重的18.2%。今后30年,我國將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最高的國家。
面對快速老齡化社會的形成,如何解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成為當下我國面臨的一個比較緊迫的課題。在逐步完善的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針對老年人的相關社會服務工作正逐步向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老年學校5.4萬個、各類老年活動室35.9萬個。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4.0萬個,比上年增長20.7 %。另外,萬科、保利、恒大等大品牌房地產開發商也在紛紛進入養老地產領域,已開發養老地產項目超過百余個。
隨著多樣化的老年活動空間的快速增長,對相應的配套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視系統作為連接環境、空間與人的信息界面系統,被廣泛應用在現代商業場所、公共設施、城市交通、社區等公共空間中,它通過可視信息方便人們更好地認識和使用空間,幫助使用對象方便、快速地了解空間結構和特征,快速選擇最合理的路線到達目的地,同時對受眾的心理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無疑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有助于相關活動空間塑造美觀的形象,提高對老年人的服務質量。
本次調研針對老年活動空間的不同類型——休閑空間、學習空間、健身空間等進行實地調查。對濟南市城市中心區域的老年活動空間進行了走訪、拍照、發放問卷調查,查找老年活動空間導視系統的設計現狀。
本次調研選擇的實施地點主要是山東省濟南市城區。據濟南市老齡辦統計,截止到2016年年底,濟南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130萬人,占總人口的20.47%,高于山東省平均水平。按照通行標準,濟南市已正式進入中度老齡社會。據預測到2020年,濟南市老年人口總量將達到160萬人,占總人口的25%。此外,濟南是全國26個社區和居家養老試點城市之一,同時濟南市內7個區還是山東省確定的社區治理和養老創新服務的實驗區。
基于上述背景,為深入了解老年活動空間導視系統設計現狀,調研活動涉及濟南市內的五個區,選擇了14個老年活動空間場所作為調研實施地點,涉及4個老年大學,7個老年活動中心,3個健身廣場。
本次調研主體對象為濟南市區60歲及以上的老人,在調研中,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確定具體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主要采取問卷與訪談兩種調查方式。調查問卷設置的主要問題包括:年齡、性別等人口基本情況特征,日常活動的基本方式,對老年活動空間的需求狀況,對相關空間內的導視系統設計的滿意評價等。訪問調查以調研對象為中心,采用口頭訪談和快速記錄的方式,訪問內容主要是對現有老年活動空間導視系統設計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兩個方面。
本次調研通過向調研者發出調研問卷,填寫對有關問題的意見和建議來獲得材料和信息。本次調研發放問卷100 份,已回收有效問卷 96份。年齡分布為,60-69歲的老人占47.9%,70-79歲老人占36.5%,80歲的老人占15.6%。 男性占53%,女性占47%。
在調研中發現濟南市多數老年活動空間中的導視系統設計尚處于初級階段,大多缺乏設計,與針對老年人的相關社會服務工作的快速發展不能匹配,許多老年人也表示不認同當前的設計。根據實地調研考察,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對導視系統設計缺乏重視
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單位對導視系統設計缺乏認識,重視程度不夠,忽略了導視系統設計的優劣會對導視信息傳播效果及空間形象產生影響。許多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設計通常是交給標牌制作單位完成,而非協調設計公司完成,因此所制作的標牌大多缺乏設計,更遑論層級關系清晰的問題。比如濟南老年大學,存在缺失導視系統設計的情況。從學校校門到樓宇內部,導視信息采取在彩色紙張上印字的形式,導視信息混亂,影響了基本的引導功能。
(2)對國家、行業標準缺乏了解
公共信息導向系統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國家至今已頒發標準近四十項,另外,還有一定數量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在實際調查中發現許多老年活動空間的標識信息圖形符號使用不規范,公共信息圖形符號使用隨意,不符合國家標準。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要按照國家的標準執行,比如參照GB/T10001.1《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不得隨意更改,
(3)缺乏系統設計
在考察中發現,眾多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缺乏整體統一的設計。主要存在兩種情況:首先,同一老年活動空間里的導視圖形風格各異,忽視了導視系統的整體統一性,其圖形、色彩、材料和編排設計等未能從整體出發進行設計,未能形成整體統一的風格。比如濟南老年大學東風分校的導視系統設計,輔助圖形風格不統一,形態之間缺乏關聯性;色彩上缺乏整體性的色彩規劃,色彩使用不統一。其次,導視系統與周圍環境不協調。許多老年活動空間存在導視系統設計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情況,未能在設計之初將導視系統設計從整體設計的角度予以考慮,存在建筑物或樹木遮擋導視牌的情況,或者是沒有綜合考慮到所處環境的明亮度和環境色對其的影響。
(4)導視系統的使用功能方面存在不足
在考察中發現,許多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設計考慮不夠全面,影響了導視系統的實際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導視系統信息不夠連續,相互間缺乏聯系,導致空間秩序混亂。有的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整體規劃考慮不夠深入,有的導視牌間距過大,存在信息連續性不夠的情況,導致出現尋找目的地比較困難的結果。第二,導視系統信息設計忽略了許多老年人在認知能力上的特點,不夠簡明扼要,層級關系混亂,影響了視覺秩序的建構,影響了信息傳達的速率。
(5)導視系統設計缺乏對老年人的關照
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設計對其受眾主體老年人關照不足,未依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的特點進行設計。在考察中發現主要存在以下情況:首先,導視系統的視覺形式未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導致信息辨認困難的情況。比如,字體、字號選擇不恰當,字體偏纖細,字號偏小;導視信息與背景色的明度拉不開層次;色彩選擇偏黯淡;對照明的考慮不足等。其次,有些導視牌設置過高,或者與觀者的視距過遠,不符合老年人的行為習慣和人體工程學原理。第三,導視系統一般采取單一的視覺導視形式,缺乏聽覺導視和觸覺導視等綜合其它感官方式的設計形式,顯然對許多視力、聽力存在障礙的老人的考慮是不足的。
(6)導視系統設計不美觀
眾多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缺乏設計,平庸的形式不能滿足人們基本的審美需求,不利于營造老年活動空間的文化氛圍,更不利于形成具有差異化的視覺形象。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設計形式不夠美觀,不能滿足基本的環境舒適度的要求,比如濟南老年大學的導向信息僅僅是不同教室的門牌等簡單的說明性信息;部分老年活動空間導視系統設計的色彩采用灰色、黑色或大面積的冷色等比較暗淡的顏色,色彩運用忽視了對老年人心理的關照,不利于安撫老年人的情緒。第二,人云亦云的設計形式不利于塑造個性化的老年活動空間形象。在考察中發現,眾多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設計采用黑體、宋體等字體,很少開發個性化的字體,材料常常選擇不銹鋼或黃銅的材質,使得導視系統無法成為展現老年活動空間藝術個性的載體。第三,不注意對導視標牌的后期維護。許多導視標牌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出現破損、掉色等情況,在調研中發現,有些損毀的標牌更換不夠及時,有些地方還存在警示標識缺失、模糊的情況,或者采取在紙張上打印警示用語等簡陋的方式彌補設計缺失的問題,影響了整體的空間形象;有些更換后的標牌的圖形、文字、色彩、材料、工藝都與原來的導視標牌大相徑庭,不能形成整體統一的空間形象,影響了整體氛圍的打造。
英國哲學家培根在《論美》中談到,美是很難制定規范的,創造它的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因此,富有美感、同時兼具功能性的導視系統設計不是要遵循嚴格的方法,而是在遵循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展開設計活動。老年活動空間導視系統設計可遵循的基本原則為:
1.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的設計應首先明確所處空間中的目標受眾主要為哪一個年齡段的老年人,然后依據其特點進行設計。老年階段跨越的年齡層比較大,不同年齡階段的老人生理、心理需求也各有不同。老年人按年齡劃分可分為三種類型:55-64歲的初老型老年人、65-74歲的中老型老年人、75-90歲的高老型老年人和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通常,老年活動空間面對的老年人主要是身體機能退化不是特別顯著、心智正常、能夠獨立生活的初老型老年人和中老型老年人,另外,也會有部分需要輕度輔助的老年人。因此,設計師要重點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受眾的用戶需求和使用情況,展開設計調研,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行為習慣,使設計更具有針對性。同時設計還要體現一定的包容性,以便適應不同年齡的老年人的需求。
2.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要從人性化設計的范式出發,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感官、意識和行為方式的特點,要滿足老年人的三大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
伴隨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生理機能會不斷衰退。一方面視覺、聽覺、觸覺以及嗅覺等感知系統能力會出現退化的情況,另一方面因神經系統的退化導致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的下降,對事物反應相對遲鈍。老年活動空間的視覺導視系統需依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行為方式進行設計,設計要簡潔易懂,易于理解,有效幫助老年人解決因生理退化而引起的感知問題,提高老年人在空間中的舒適度與安全感。
老年人的社會身份、家庭角色也會相應的產生改變,由此也會產生心理上的變化。因退休與社會身份疏離容易產生的空虛感,因“空巢”等狀況產生的孤獨感,因生理機能的下降產生的焦慮情緒等負面情緒時常會困擾老年人。因此,導視系統的設計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便于調節老年人的情緒,緩解老年人的心理壓力。
今天,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導視系統的設計不再僅僅滿足于基本的功能需求,人們逐漸意識到空間中富有藝術氣息與文化感的,具有個性特色的導視形象不僅有助于形成差異化的空間形象,同時它所形成的空間氛圍對人們的情緒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導視系統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文化藝術需求,有助于形成充滿藝術感的空間。
3.老年活動空間的導視系統設計要充分考慮到人的身心、機能與建筑環境的關系。不僅要滿足老人的行為習慣和心理需求,導視系統的色彩、造型設計、展現形式要與還要考慮與建筑硬件設計、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在設計導視系統時要與周圍環境的人文風格相協調,形成和諧的設計效果。另外還要注意關照所處地域的文化和習俗特征。
伴隨著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劇,老年活動空間將更加趨于多樣化。老年活動空間導視系統設計要從人性化設計的角度出發,關注主要用戶群體的真實需求與痛點,構建和諧有序的“人、環境、空間”之間的關系,讓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向更加健全的方向發展。
[1]維克多?帕帕奈克(美)著.周博譯.為真實的世界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60-89.
[2]陳立民.城市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