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亞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100089)
F64小組成立于1932年,他們以當時最小的鏡頭光圈來命名,意在追求最小的光圈以獲得最大的景深,這個小組對攝影的純粹度影響最高,他的成員包括許多著名攝影家,如安塞爾.亞當斯,愛德華.維斯頓,伊莫金.坎寧安等,在F64小組成立之前一直流行的是“畫意攝影”,攝影自發明之初就被認為是對繪畫的沖擊受到人們的抵制,甚至在攝影出現之初,曾有畫家驚呼“繪畫從此死了”盡管當時的畫家們對攝影的出現持抵制的態度,,但攝影精確記錄事物的能力還是讓他們驚奇,一部分畫家開始悄悄使用攝影拍攝為其繪畫創作提供素材,早期的攝影作品大多數是在形式上模仿繪畫的,攝影家們運用在拍攝時的柔焦和后期暗房中使用各種手段來使照片看起來更像繪畫,這就是“畫意攝影”,他們以攝影能夠達到跟繪畫相似的效果來使攝影能夠成為藝術形式,美國著名攝影家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茨在早期也是“畫意攝影”的代表,他1902年與斯泰肯等攝影家組成了主張使“攝影成為個人表現的全新手段”的著名的“攝影分離派”1905他開辦了“291號畫廊”極大地推動了攝影的發展。
隨著時間的發展,斯蒂格里茨認識到攝影尤其是攝影自身的表現特征,于是他開始探索攝影的純粹性,這使他成為后來“直接攝影”的先驅,受斯蒂格里茨的影響“攝影分離派”的其他成員也開始探索直接攝影,其中探索的最徹底的是年輕的攝影家保羅.斯特蘭德,他的著名作品《盲婦》極大地影響了后來F64小組的成員,在斯特蘭德看來他認為攝影是不同于繪畫的以機械手段來獲得圖像,控制對象形態和畫面結構的表現手段,他認為攝影應該始終追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有時甚至要引導人們的視覺觀念,以斯蒂格里茨為代表的純粹攝影的最大意義在于他們使攝影家開始認識到攝影自身的媒介特性和攝影本體語言的探索,確立了攝影自身的價值,為現代攝影美學奠定了基礎,使攝影不再是模仿繪畫,而是開始對攝影本身進行探索。也為后來F64小組的成立產生了極大影響。F64小組發展了純粹攝影,推動了直接攝影的發展,F64小組主張摒棄對底版與照片施加人為地加工,力求精確地呈現事物的細節的豐富性與造型的嚴謹,,亞當斯將他對自然的敬畏以一種科學的理性地態度全面奉獻出來,他的風景攝影讓美國人民看到了自己國家的美麗,加深了美國人民的認同感,維斯頓的人體攝影和靜物攝影表現了嚴謹的自然法則與生命節奏感,以及人體的真實美感,而坎寧安的作品則體現了強烈地現代主義美感,無論是花卉作品還是肖像作品都以精確的構成和簡潔的造型展現了現代理性之美 ,F64小組推動發展了“直接攝影”它使攝影能夠區別于繪畫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攝影自身地位的確立也為繪畫指明了方向,解放了繪畫的權利,同時也為自己找到了道路,使攝影開始獲得平等的表達權利,攝影與繪畫在相互借鑒,相互競爭到相互獨立的這一過程,也是攝影了解自身的過程。
20世紀20年代以后攝影直接源自科技的精細刻畫能力,不再被認為是審美障礙,而是一種全新藝術的力量源泉,于是攝影美學探索進入“攝影本體語言”的探索也就是對攝影本質的真實記錄性和時間性的探索,其對真實記錄性的探索就誕生了以客觀寫實為基礎的“直接攝影美學”正是這個在本體研究的基礎上才有了以后的發展,20世紀中后期至70年代從關注攝影本身到關注受眾,之后隨著數碼的出現以及當代藝術媒介之間的融合,攝影的研究進入了“跨學科狀態”F64小組的攝影家的實踐將攝影本體語言的魅力發展的淋漓盡致,奠定了對攝影精細描寫能力的崇拜,他們的探索極大地推動了攝影的發展。
攝影在中國沒有經歷過技術,文化,媒介的探索,沒有經歷過技術美學的探索歷程,所以攝影就沒有得到充分的了解和尊重。F64小組和其之后影響的布拉沃、卡拉漢、塞克斯頓等都是節點式的人物,從他們的經典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對于攝影本體語言的探索和創新,他們探討攝影中的影調節奏,微妙的反差,精致的構圖方式,高超的制作工藝,使得攝影保持著高度的純化,在之中國的攝影沒有對攝影本質有充分的認識,人們盲目地按下快門,數碼時代的到來相機的普遍化,攝影本體語言的探索在中國就不是那么順暢,所以說中國攝影需要補課,因此對于中國攝影本體語言的探索應該正確認識。
從我個人經歷來講,我在美院學習的這幾年,我系統的學習了攝影的歷史脈絡,對攝影的發展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并且我在學習的幾年中也不斷嘗試使用各種媒介來嘗試攝影作品的表達 ,比如使用單反相機進行攝影創作,由于現在數碼科技的發達,相比傳統的很多必要地步驟都被科技所替代,在我看來這些步驟的省略極大地影響了我們創作的空間,這是數碼不同于傳統的地方,因此我還是選擇傳統的大畫幅來進行創作,在我使用大畫幅創作的過程中,我體會到在經過仔細地思考和復雜的手工制作過程后得到的作品,是對自己創作思想最完全的表達,就像亞當斯、維斯頓、斯特蘭德那樣,這樣的方式才是最為純粹的,是對拍攝對象的尊重和對自我創作的肯定,保羅.斯特蘭德曾經這樣闡述了他的藝術觀點“攝影者應該學會保持他對眼前事物的真誠敬意,并借著作品中無限寬廣的超出人類雙手技能極限的階調值將敬意表現出來,要實現它并不需要搬弄拍照和沖洗技巧,而是使用直接攝影的方法完成”,這也是攝影作品價值之所在,所以真正純粹的攝影有其獨特的魅力所在。當我們去真正的體驗其過程就會感受到其魅力。
[1]內奧米?羅森布拉姆(作者).包甦,田彩霞,吳曉凌(譯).《世界攝影史》.中國攝影出版社,2013-01出版.
[2]蘇珊?布賴特(Susan Bright).《攝影作為藝術》修訂第2版.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第1版 (2013年5月1日).外文書名: Art Photograph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