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學 200093)
國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培養體系的頂端,是國家人才競爭和科技競爭的重要支柱,同時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要素。沒有強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沒有強大的國家創新體系。
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其實質是以先進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依托,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各類優質研究生教育資源,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科學、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提高教育效率,最終實現研究生教育現代化的過程。這種融合“互聯網+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發展模式為我國研究生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真正的支撐作用,大力推動了我國“雙一流”大學和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快速發展。
目前,各大高校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發展不均衡;研究生培養教育教學資源不豐富;多部門管理平臺數據資源不共享;網絡安全防護建設不全面;師生人員信息化素養不夠高;國際化研究生教育發展不完善等。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幾條對應的對策意見,用以完善高水平大學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發展建設。
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的載體分軟件和硬件兩個部分。軟件部分就是以計算機技術應用為標志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硬件部分是指承載系統運行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各類計算機網絡設施、高性能計算中心、公共計算機服務中心、智慧化多媒體教室等。
一個完善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應當充分考慮研究生教育各個階段的連續性和特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個性化開發定制符合學校自身發展要求的功能管理體系,隨著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而不斷更新升級或者重新建設。而完備的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是將信息通信技術整合應用于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來實現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必備的基本條件。隨著業務系統的建設更新,對應的配套基礎設施也應該進行優化升級。只有研究生教育信息化軟硬件均衡協同發展,才能共同帶動研究生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1)利用“互聯網+教育”的模式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通過互聯網自主學習各種優質的教學課程。
(2)變革傳統教學,發揮技術優勢,引入新的教學模式,采用“MOOC+SPOCs+翻轉課堂”多形式學習,提升教學的互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加強開發優質教育資源,構建智慧化教學學習環境,打破各類研究實驗基地、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科研數據與文獻的資源限制,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對于高校而言,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網站系統,人事系統、財務系統、研究生教務系統、科研系統等,最理想的形式是各個系統基于同一平臺開發運行,系統和數據之間實現互通互聯。而現實中,各個系統采用的開發平臺不一,開發時間不一,數據對接可能會存在問題。因此,需要整合各個系統數據接口,形成質量導向的多部門數據協同機制,實現多平臺數據互通、信息融合和資源共享,提高信息的使用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因此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網絡安全防護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定期對研究生系統應用程序、操作系統及數據庫進行全面掃描,按要求進行系統升級打漏洞補丁,及時發現和修正系統和管理漏洞。此外,還要完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技術人員網絡安全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學習,提高技術人員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術能力。
推進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人,在于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學生的信息化學習能力和管理者的信息化領導力。通過理論實踐相結合,定期開展計算機能力素質培訓,提升廣大師生人員的信息化素養。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吸引越來越多留學生來華追逐夢想。但是目前國內仍有很多高校尚未建立英文版校園網主頁和英文版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嚴重阻礙了高校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發展步伐。因此,聚焦國際化研究生教育發展,建立友好完善的英文版校園網主頁和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是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時也是高校在對外交流和教育國際化進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綜上所述,文章通過對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對新形勢下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發展給出建設性意見。本文認為各大高校要抓住“雙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這一發展契機,切實做好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和創新,為支撐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實現國家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的偉大目標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