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設計學院214122)
在就業壓力、學業壓力和大學生自我發展的三重驅動下,大學生活節奏加快,學習任務加重,加之電子設備的普及,使得大學生熬夜群體越發龐大,尤其是設計院校的大學生。由于專業課程的原因,藝術設計專業的大學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完成自己的作業,因此,熬夜便成為設計院校大學生的生活常態。
經常熬夜給身體帶來的主要影響有:引發胃腸道問題、增加患癌風險、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損傷視力、神經衰弱引發失眠抑郁、降低人體免疫力、損傷大腦導致記憶力下降和反應遲鈍等。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個人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嚴重的還會影響學生的順利畢業。在當前階段,熬夜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時,盡可能減輕熬夜的傷害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身體環境的改善,可以讓設計院校的學生更好地應對當下的學習課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增加個人價值。
睡眠與人類的生活、健康息息相關,是人類不可缺少的一種生理現象,幾乎占據了每個人一生的三分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充足的睡眠是優質生活的關鍵,是健康身體的基礎。然而,這項重要的生理需求在當下的大學生眼中卻越來越得不到滿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申請方于2017年9月發布了一份《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該報告主要研究了在校大學生的睡眠情況。參與調研的大學生共2503人,其中,男生比例為64.8%,女生占比35.2%。
關于晚上幾點睡覺的調查中,晚上12點以后才睡的同學比例從大一時的25.5%,上升到了接近100%。面對“平時是否有熬夜的習慣”的提問,回答基本天天熬夜的大學生占比到了27%,經常熬夜的占到30%,兩種情況相加已經超過了半數,從來不熬夜的僅有4.8%。基本天天熬夜和經常熬夜的大學生加起來的比例,在女生中占了約一半,在男生里則近六成。
針對設計院校大學生的熬夜現象,筆者采用隨機問卷發放方式,向江南大學設計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等20所設計院校的同學發出了一份名為《設計院校大學生熬夜情況問卷調研》的問卷(以下簡稱《熬夜問卷》),截至2018年4月30日,共收回223份有效問卷。
關于熬夜的頻率,超過半數的同學表示每周熬夜達到5 次以上,該選項占比為54.2%。其次是每周熬夜3-4次的同學,占比20.8%。每周熬夜5次的同學比例為10.2%,不到10%的同學表示自己每周只熬夜1-2次,僅有5.1%的同學表示自己很少熬夜。
大多數設計院校的同學表示,他們熬夜時主要是做作業。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42.6%的同學認為作業量超級多。46.6%的同學表示作業比較多,但還能應付。僅有8.5%的同學認為作業量剛剛好。余下的2.2%的同學覺得老師留的作業不多。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電腦等先進工具的使用導致人們的交流方式發生變化,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也隨之發生轉移,大多數同學表示因為玩手機,養成了晚睡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一方面,設計院校大學生的學業確實更為繁重,所以做作業是他們熬夜的習慣之一。另一方面,他們的作業需要依靠電腦來完成,在使用電腦查詢資料的過程中,瀏覽的網頁也可能會跳轉出他們感興趣的頁面,導致他們注意力發生轉移,容易在與學習無關的網頁上耗費時間,為了能按時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他們只能通過延緩入睡時間來繼續完成作業。
在《熬夜問卷》中,23.0%的同學表示,他們熬夜的原因在于拖延癥,因為他們覺得不到最后作業的提交期限就沒有緊迫感去集中精力完成作業。另一項多選提問“覺得什么方法能夠有效減少熬夜”中,36.6%的同學認為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力,49.3%的同學覺得減輕工作和學習負擔可以減少熬夜,高達71.8%的同學認為,有效減少熬夜的辦法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拒絕拖延。可見,拖延癥是導致他們熬夜做作業的重要原因。
設計院校大學生的專業相較于其他專業的學生而言更偏向于技能型,不僅非常依賴電腦的輔助,還要求他們有強大的動手能力制作出自己設計好的產品模型。他們需要學習使用 3D建模軟件、視頻制作剪輯軟件或平面設計軟件,還要熟悉使用辦公軟件來展示他們的設計成果。
與大多數專業不一樣的是,設計專業的作業方案需要多次調整和修改才能提交。首先,大部分的設計作業都是用電腦制作的,電腦制圖的容錯率很高,從而可以保存多個副本進行反復修改;其次,設計一件作品從無到有往往需要提供多個方案才能產出一個好作品,而多個方案的設計本身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最后,由于設計包含較多的感性因素,同一件作品有的人認為色彩華麗的造型好看,有的人覺得色彩簡素的造型更理想,在不斷的嘗試與調整后才能定下方案。這三點,都無形增加了課后作業的完成時間。
除了用電腦制出效果圖,設計院校的同學還要將設計好的效果圖轉換成三維實物模型。當設計效果圖、產品實物模型都完成后,設計院校的同學還需要制作一份步驟流暢的、內容完整、思路清晰的設計報告。
可見,要完成一個作業項目,需要投入許多的時間。這樣繁重的作業量,讓設計院校的大學生不得不通過熬夜來完成。
大學生尚處于身體發育、個性發展和人生觀形成的階段,是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如果經常性地熬夜,必然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學業的完成質量。因此,幫助大學生盡可能減少熬夜次數和減輕熬夜對身體帶來的傷害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大學生群體普遍存在拖延行為,其中學業拖延是其主要表現。產生拖延癥的客觀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取決于任務的性質和特征。如果一個任務能調動個體的積極性,或者具有實現的價值和意義,那么人們會更有動力去完成,反之則會容易引起拖延。另一方面取決于個體成長的環境。家庭的觀念,學校的教育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處理任務的態度和思維。此外,社會環境和互聯網環境也可以讓學生短暫性地逃避任務,轉移注意力,從而形成了拖延。要改掉拖延的習慣,應該從主、客觀原因入手,做出對應的調整。
1.轉變態度,建立積極情緒
設計院校大學生能深刻意識到拖延癥的危害,但真正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卻很困難,所以,大學生更應該建立積極的情緒去調節,減少對任務的厭惡感或回避的情緒。要學會拋棄一項任務的固有流程,讓自己盡快開始進入狀態,將專注力放在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上。此外,還應該多樹立信心,鼓勵自己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
2.制定合理計劃,分解任務
一項任務如果分解成若干個小的任務節點可以增強個體完成任務的動機,這樣更容易對每個小節點任務保持充足的專注,不僅如此,小節點任務完成的時間更短,更能快速獲得成就感,便更有動力完成下一個任務,從而使效率提升減少拖延。同時,分解任務會讓小節點的任務變得更容易處理,有助于個體消除對整個任務的抵觸感和厭惡感,激發完成小節點任務的動機。
3.為自己創造一個利于專注學習的環境
一個具有學習氛圍的環境中做作業效率會更高,因為沒有過多干擾的因素,周圍也會有同伴的監督。而在宿舍里,舍友的活動、手機的鈴聲、零食的誘惑都會分散他們學習的注意力,從而導致拖延。所以,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需要為自己創造一個利于專注學習的環境,遠離或隱藏手機等各類影響注意力的因素,多參與多人合作,與同學共同學習相互監督,讓自己的精力更集中于作業內容上。
中國有句古話叫“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減少熬夜做作業的現象,除了需要學生提高自我學習效率,還需要從源頭上去做改變,即教師們適當減少作業量或延長作業提交期限。雖然一定的學習收獲是通過做作業來鞏固提升,但是過多的作業量只會讓學生為了達標完成任務量而影響了作業的質量,并且缺乏時間進行課后的反思總結,不利于學習能力的真正提升。如果一門課程需要完成的作業量很大,教師可以多在課后給予學生指導,幫助他們更快速的突破學習難點,并且適當延長該門作業提交期限,讓學生不必犧牲過多的睡眠時間去爭分奪秒地完成作業。此外,教師也需要提升教學質量,并多利用上課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充分獲取和消化知識,甚至是隨堂進行作業,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學生課后的作業量,還能通過課堂作業把關好學生的作業質量。
熬夜對身體造成的損害,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彌補不回來的。古語有云:“一夜不睡,十日不醒 ” ,意思是如果一晚上不睡覺,哪怕睡上十夜,也不能把那晚所缺失睡眠的損失補回來。但是,在睡眠被剝奪的情況下,科學的工作方法與合理的膳食補充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熬夜對身體帶來的損害的。
1. 熬夜前的應對措施
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多食用供能時間更持久優質蛋白,提前補充維生素。熬夜時,最勞累的器官是眼睛。維生素A可以提高眼睛對昏暗光線的適應力,防治夜盲癥和視力減退,有助于多種眼部疾病的治療;經常熬夜的人群,新陳代謝的速度會變慢,身體各部分的肌肉也會感覺非常疲勞。而維生素B是一種能有效緩解肌肉疲勞的營養元素,熬夜之前適量服用,能減輕熬夜過程中帶來的不適。熬夜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腎上腺素合成也需要足量的維生素C。一旦缺乏維生素C,就會導致人體出現食欲差,疲勞乏力,情緒波動大等不適癥狀,這時可以提前補充一些維生素C。
2. 熬夜時的應對措施
多喝白開水能幫助加速新陳代謝,提高身體機能的運作,幫助將影響情緒的腎上腺素排出體外,緩解煩躁的情緒。此外,可用綠茶替代咖啡,綠茶除了具有提神的咖啡因之外,還有茶堿和茶氨酸。茶堿是咖啡因的類似物,在結構上與咖啡因相差一個甲基,起效上略慢于咖啡因。茶氨酸可提升阿爾法腦波,具有安神的功效。因此,雖然喝茶提神的效果比咖啡更慢一些,但是提神的作用時間會更長,對大腦的刺激也更小。同時,桌面放些少量的健康零食、水果。如果熬夜的時間較長,會更消耗腦力和體力,若能及時補充一些營養,不僅可以減緩大腦運作遲緩,還能防止過于饑餓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
設計院校的大學生要順利完成學業,必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作息時間,充足的睡眠以促進身體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才能有健康的體魄和精神面貌接受學習上的困難和挑戰。當前,熬夜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從學生自身拖延癥的問題出發,結合老師、同學的幫助以及飲食營養補給三方面入手,提供幫助他們減少熬夜頻率和熬夜損傷的科學對策,不僅僅是為學生自身的健康情況考慮的,同時也非常具有社會效益。當設計院校大生學業有成之后,便可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進而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