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敏 湖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發布《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原則同意并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湖北省也相應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大學生創業,如2014年湖北省安排2000萬元無償扶持大學生創業,2014年度湖北省大學生科技創業專項計劃啟動,武漢市將投入千萬元創業扶持金推大學生創業,去年推出了“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在落戶、就業、居住等方面給予留漢大學生諸多優惠等。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2017年,武漢市的GDP為13410.34億元,在省會城市排行第三,僅次于廣州和成都,增長速度為8.0%,三次產業構成為3.0:43.7:53.3,人均生產總值為123831元。武漢區內生產總值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較大,增長速均領先于全國水平,珞珈創谷位于武漢,經濟實力雄厚,前景廣闊。
目前武漢實施了“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百萬校友資智回漢”、“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等四大資智聚漢工程,吸納社會人才,全年舉辦大學生留漢創業活動,提供指導幫助。
數據顯示2017年武漢常住人口1097.4萬人,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827家。在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市區認定備案的眾創空間中,湖北有80家,全國第八。武漢作為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擁有普通高校88所,在校研究生達11.5萬人,在校本科幾大專生95.68萬人,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源。經過一系列實踐以及相應出臺的措施,武漢的“資智回漢”吸引效果明顯,各項措施的實施均屬于全國首位。
武漢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77家,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位于第四位,2017年,全市專利申請數量為49726,專利授權量為25528件,全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3件;高新技術產值2017年為9479.64億元,增速為15.0%,占全市GDP的70.6%,貢獻率較高。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566.42億元,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其次,武漢賦予地區高校及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自主處置權,單位可自主決定采取多種方式開展轉移轉化活動。
首先,企業孵化器需要一支由多種類型人才組成的團隊,進行優勢互補。甚至還可以讓技術所有者將技術轉讓給經理人,技術的所有者作為企業的工程師,對產品的生產進行發展和修正,經理人負責公司的建立、運營和管理。
其次,企業孵化器還可以做的一點是,運用“先富幫后富”的思想,定期邀請一些從孵化器發展起來的成熟企業的經理人回來開講座或研討會;也可以將性質類似的新企業和成熟企業安排在一起辦公,實現更好的資源共享和“干中學”效應。
企業孵化器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實力,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初創企業,先天上存在著資金不雄厚,管理不完善,市場占有率低和經驗不足等問題。對自己的定位有清楚的認識,選擇合適的項目,同時應該尊重上游企業和個人的知識產權,完善產權保護機制。定期到高校做宣講會,與有志向、有能力的學生接觸,建立良好的口碑。其次,由于缺乏與能夠提供相關信息、知識和資金等科技創新資源的組織和機構的聯系,企業要抓住機會,把握市場動態,遵守市場規則,獲得相關企業的認可,建立孵化器的社會網絡,有效解決孵化企業社會網絡關系的不足。為自己進入市場、獲得資金和幫助做好鋪墊,以進一步取得相關企業的信任。
由于大多數項目是從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創新創意成果而來,而其創業團隊主要是實驗室成員,這也正存在著以下問題:企業經營管理知識缺乏,技術以外的團隊缺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面向全社會進行管理人員的公開選聘就有其重要性。
孵化器企業的辨識能力對于提升其整體轉化率至關重要,但對要孵化的企業的選擇大多都是由投資人和平臺管理者進行,這就限制了管理活力的激發。而直接由平臺提供管理服務或者以普通的方式招聘管理者是無法達到管理能力最大化的,所以注入合適的管理人員必須在初始期完成。
為了激發管理人員的活力與熱情,在對被孵企業的選擇階段,可設置多方評委機制,由投資人,孵化器管理者及公開選聘的管理人員共同投票選擇,給予管理人員一定的股份分成。由于管理人員持股后其利益與被孵企業息息相關,所以其積極性大大增加,再加之管理人員自己在企業選擇中有一定的發言權,對被孵企業的認同感也大大增強,更容易融入企業的文化中,甚至成為企業文化的創始者。
而管理人員既可以從孵化器中原有管理團隊中選擇,也可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為了提高管理者素質,在對社會公開選聘階段可設置相應要求,如:經濟管理類本科生+三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從事管理類工作兩年以上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