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霖 寧鄉市第一高級中學
引言:近些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中國在世界的一張強有力的名片,其中第三方支付作為移動支付只能夠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支付方式,已經成為了大中小城市內的主要的支付手段,符合新一代年輕群體對于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出門不帶錢包、只帶手機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歷程雖短,但是符合當前時代經濟發展的需要,符合新一代年輕人的消費理念,是傳統的支付方式是一種全新的升級,克服了傳統支付復雜、繁瑣的問題,由于電子化的支付方式,減少了現金的使用率,因此更加的節約環保、綠色高效,這種支付模式符合我國當前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發展的政策方針和要求。
第三方支付是獨立于銀行、運營商、商家的網絡支付模式,商家與消費者的支付過程由第三方支付平臺保障的一種新型的支付模式,作為一種支付工具,作為紐帶,可以有效的促進運營商、商家、銀行的聯系。當前的主要支付形式包括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以及第三方移動支付兩種形式,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是互聯網支付與第三方支付的交集,兩者既非等價關系,互相有區別;也非從屬關系,不是范圍上的區別。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主要通常是指通過電腦端發起支付指令后,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完成的支付形式。第三方移動支付主要是指通過移動設備發出支付指令后完成的資金轉移過程。根據第三方支付平臺在交易過程中所扮演角色以及參與程度的不同,可以將第三方支付方式分為兩種支付模式,即支付網關模式與賬戶支付模式,網關支付模式是指在商家和銀行之間增加一個第三方支付網關,通過它來對接多家銀行網銀接口,從而為商家以及普通消費者提供統一安全的支付接口和結算對賬服務。賬戶支付模式是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用戶擁有自己的虛擬賬戶,可以實現和銀行賬戶的對接,由于虛擬賬戶同時具備直接資金交易、價值轉換的功能,因此通過互相進行資金轉移、相互充值轉賬的方式,滿足理財以及日常消費的需要[1]。
第三方支付最早出現于1998年,以首都電子商務工程項目的發起為標志。從1998年到2002年,這期間是網關支付的階段,電子商務工程的需要,誕生了首家第三方支付交易公司即首信易支付。2003-2007年是信用中介階段,進一步完善交易模式,增加了擔保交易,出現了“財付通”等支付產品。2008-2009年是行業支付階段,向傳統行業滲透。2010年以后是第三方支付的規范與監管階段,央行發布了一系列舉措進行監管。之后的七年左右的時間都處于快速發展期。據統計,從2005年到2015年這十年間,第三方支付的市場交易額已經從160億增長到了26萬億[2]。成為了移動支付領域的帶頭羊,深刻的影響著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為我國電子貨幣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目前,國內的第三方支付產品主要由以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為主導的支付平臺,以及拉卡拉支付、PayPal、網易寶支付等支付交易平臺作為補充,共同維持著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穩定持久發展。而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作為第三方支付市場的“領頭羊”,二者市場占有率接近 95%[3],真正領跑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
近些年來,第三方支付不僅僅用在電子商務上,隨著掃碼支付的推動,逐漸的在日常線下消費當中也發展起來,已經深刻的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第三方支付機構尤其是支付寶的大力推廣,比如掃碼領紅包、支付得紅包、邀請好友得紅包等獎勵形式。和公益進行結合、消費得綠色能量,螞蟻種樹、螞蟻莊園等,促進消費者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據統計,2016年掃碼支付金額達到 6500 多億,第三方支付發展迅猛。
基于支付寶支付與微信支付的視角分析當前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主要盈利模式,第三方支付的盈利途徑主要有資金沉淀利息、理財產品收入、廣告利息等
(1)手續費以及資金產生的銀行利息,這是支付寶的主要的盈利途徑。首先是通過手續費盈利,用戶在進行提現或者其他業務辦理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手續費,但通常手續費較銀行低,因此獲得更多的用戶的依賴。由于支付寶比微信支付具有非常強大的資金鏈,因此,可以通過銀行獲得巨大利息。第三方支付的資金沉淀是非常龐大大資金鏈,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第三方虛擬賬戶,這些資金可以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帶來巨大的利息收益。
(2)理財產品收入,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會有相當多的理財產品,如基金、彩票等,用戶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之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向基金公司收取服務費,進而獲得盈利。另外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有自己的一些衍生理財產品,如螞蟻花唄、借唄等,用戶通過這類平臺進行分期借貸等會產生一定的利息。第三方支付平臺會通過這種方式盈利[4]。
(3)廣告收入,支付寶以及微信支付平臺入駐許多領域的商家平臺,如餐飲行業的美團外賣、餓了么等;旅游出行領域的小豬短租、飛豬等;交通出行領域等的共享單車(哈羅單車、摩拜單車等)、滴滴出行等,與以及醫療、影院等平臺的合作。第三方支付會和人們日常生活當中常用到的平臺進行合作,互惠互利。
用戶在進行支付的時候,會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比如支付方式帶來的不安全性,如出現黑客攻擊、系統崩壞等;另外,用戶在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進行消費支付時,這筆資金會暫時留存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因此可能會出現資金流動中的不安全性,這些都制約著第三方支付的發展。
第三方支付對于傳統金融機構會是一個較大的沖擊。第三方平臺是獨立于銀行與運營商的第三方單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迅速崛起,對傳統的金融機構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作用,由于第三方支付中的巨大的資金沉淀,分流了銀行的存款量。同時,第三方機構可以提供與傳統的商業銀行類似的很多服務與業務,比如理財業務的辦理,手續費較傳統商業銀行的低,因此受到追捧,分流了用戶進而減少了銀行的中間業務的收入,此外,第三方支付開展網絡融資業務,對于傳統的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造成了巨大的影響[5]。近年來,第三方支付機構同時也在探索和發展線下的業務,對銀行的沖擊作用進一步加大,這些都導致了產業鏈的失衡。
針對上文所提到的四點問題,下文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能夠真正的去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個政府部門以及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強政府的法律監管,在立法、執法方面入手,加強法律監管。重視征信建設,加強與其他國家對于征信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減少第三方支付的信用風險。同時需要傳統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產業保持較好的發展趨勢,能夠平穩健康的發展。
從近三年開始,國家對于第三方支付的監管越來越大。此外,需要進一步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平臺進入市場的門檻進一步規范,設立第三方支付機構市場準入門檻,防止良莠不齊的、不合法、不合規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市場;在交易過程中需要進一步規范支付安全與風險,維護進入消費者的正當權益,防止出現消費者被盜刷錢、洗錢等有損消費者利益的現象;設立立法機構、進一步根據時代要求完善法律條文;做到“鼓勵”與“監管”并行,維護第三方支付領域的持續、健康、平穩的發展。
傳統的商業銀行要分析與抓住自己的優勢,充分挖掘與發揮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協調產業鏈,保持平穩健康的發展。如加強自己在征信體系上的優勢,增強電子金融的發展。加強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如理財產品的代售模式等;加強人才建設,充分發揮人才對于傳統銀行的驅動力;降低服務手續費,增強服務質量,通過量來取勝。第三方支付平臺要充分的加強自身的信用安全建設與支付安全的完善;最終實現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傳統的商業銀行的良性健康、持久有效的發展,協調平衡金融服務產業鏈。
結論:第三方支付現在已經是大勢所趨,消費者越來越依賴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線上線下的支付,改變了傳統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產業正在平穩健康的發展;未來也將涉及到更多的領域,在跨境國際貿易中也將展現自己的價值,第三方支付也逐漸朝著多元化、安全化、系統化的方向發展。第三方支付將進一步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助力,共同把我國打造成為經濟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