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宋欣園
基于互聯網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信息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
在今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工作要點中,我們可以看到新時代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新思路:啟動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實施寬帶衛星聯校試點行動、大教育資源共享計劃、百區千校萬課信息化示范工程、網絡扶智工程,推進智慧教育創新示范,普及推廣網絡學習空間應用。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蓬勃發展,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教育領域產生廣泛影響。慕課、翻轉課堂、微課堂等模式正在顛覆傳統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打破了千校一面、萬人一面的培養模式,突破了學習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加強了線上教學與線下教育的互動。但強化基礎教育信息化頂層設計,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務師生和教育管理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結合信息化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本刊特別邀請了部分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暢談經驗:他們利用“互聯網+” 突破課堂的有限空間,推進學校課堂變革,變封閉為開放;他們探索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和學習方式,把重點放在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上,促使其由被動到主動,提高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的引導、師生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更好地實現提升信息素養的目標。
信息永遠不是智慧,能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智慧。新時代教育如何運用創新思維,借助科學技術提高教育質量?學校教育如何迎接信息技術的挑戰?各地在推動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