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濟南市天橋區實驗幼兒園一直重視家園共育工作,始終視家長為教育合作伙伴,將家園和諧共育作為課題研究內容。幼兒園通過積極探索,創新家園共育機制和策略,拓展了家園共育的深度和廣度,家園間的育兒理念和策略相融,形成了互為主體、互惠共贏的教育研究共同體,創建了具有和諧共育特色的家園文化。
天橋區實驗幼兒園通過長期的實踐認識到,幼兒園和家庭要想形成和諧有效的教育場,必須構筑平等和諧的家校關系,而這一關系的形成必須從心靈交流開始。
換位思考,轉變角色天橋區實驗幼兒園領導教師在實踐中發現,許多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流于形式,家長始終處于被動的、按照教師意愿執行的一種位置。在交流中一般是教師說得多,家長聽得多。由此帶來的是很多教師在家園共育中會不自覺地過度發揮自己的主導者身份,使得家長缺少和教師共同交流的機會和欲望,家長難以在家園共育中發揮有效作用,也無形間拉大了家長與教師的距離。針對這些問題,天橋區實驗幼兒園組織教師開展專題研討活動,以參與體驗式和案例分析式等方式,實施角色互換,用心感受家長的教育立場,以探尋新時期家園心靈對話和諧教育的有效策略。換位思考,教育共情,使得教師對自身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認識,家園共育的氛圍形成。
創新形式,真實互動天橋區實驗幼兒園為切實有效地改變過去單向的被動的平面式的交流現狀,創新家園交流形式,實現家園之間廣泛深入的交流。幼兒園開設幼兒園官網、智慧園APP、班級QQ群以及微官網,為家園交流搭建了即時高速的交流平臺。幼兒園官網及微信公眾號面向社會大眾和家長朋友及時推送幼兒園活動動態及各班級活動情況。設置了走進實幼、教育探索、班級動態、實幼博客、安全教育、營養健康等九大板塊,內容齊全形式新穎,更新及時,搭建了一個讓外界全面了解幼兒園的平臺。利用平臺中的班級圈、精彩分享、特色教學、成長檔案、每日食譜、通知推送等模塊,與家長進行在線交流溝通,分享文字資料及照片視頻文件。這些平臺的使用,為家園和諧共育架起了高速便捷的“橋梁”,寬松的交流氛圍,真誠的情感碰撞,使得教師與家長的心貼得更近了。
經過不懈的探索與實踐,平等、和諧、互相尊重的家園關系形成了,在贏得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天橋區實驗幼兒園利用家庭蘊藏的豐富教育資源,讓家長真實地參與到家園共育的工作中,有效提高家園同步教育的實效,真正實現多角度、多方位、深層次的家園和諧教育。
成立家委會幼兒園家長委員會是實現家園和諧教育的重要紐帶,它能有效促進家園之間的溝通,加強家園間緊密合作,共同為孩子創設優質的成長環境。天橋區實驗幼兒園提出了“下放權力,自我管理”的家委會工作思路,引領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過程,鼓勵家委會大膽探索,實行自主運作。實行“兩級三組”管理體系。“兩級”指的是園級、班級兩級家委會;“三組”則是指家委會下設三個工作小組,分別是“健康安全組”“活動策劃組”“教育教學組”。每學期兩級家委會都要召開兩次以上的家委會會議。在園級家委會會議上,幼兒園將幼兒園的發展規劃、重要活動公布給家委會成員,請其參與討論,出謀劃策;班級家委會會議則要承擔起調動全班家長參與幼兒園班級管理、教育、服務、監督的責任,將家園溝通推向深入。天橋區實驗幼兒園充分發揮家委會的職能作用,讓家長在幼兒園管理中行使服務權、知情權、參與權、評議權、監督權,為家園和諧教育營造了濃厚的合作氛圍。
成立家長學校天橋區實驗幼兒園成立家長學校,定期開展親職教育培訓活動。邀請在幼兒教育、保育方面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來園給家長講授兒童發展的基本知識,傳授教育孩子的經驗及家園配合的意義,使家長明確合格的、稱職的、成功的父母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家長也是不可多得的豐富的教育資源,天橋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客座教師”活動,讓不同職業背景、有成功育兒經驗及有鮮明個性特征的家長,為幼兒園講課。例如:科學講堂“神奇的干冰”,喜歡科學探索的家長帶領孩子們在有趣的小實驗中了解有關干冰的奧秘;社會活動“走進南極”,家長結合自己的南極之旅,向孩子們分享了南極趣聞,讓孩子們通過視頻形式了解了中國長城站、南極生物、冰川的形成等以往從未聽說的新鮮知識,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知的欲望。各班還成立了“媽媽故事團”“爸爸教練團”,通過多種形式讓家長走進課堂,大大拓展了家園和諧共育的教育資源,拓展了幼兒園教育的寬度、廣度和深度,收效顯著。
天橋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各項活動,邀請幼兒家長參加,共伴幼兒快樂成長。
常態化的家長開放日每學期一次的半日開放活動,家長親身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參與孩子活動,全面了解幼兒在園學習、游戲、生活情況,實際感受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表現與進步。通過活動,家長也懂得了怎樣和老師主動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主題化的親子時光親子活動是天橋區實驗幼兒園為家長特別提供的另一個的家園互動的重要平臺,家長和孩子一同度過親子同樂的快樂時光,不僅促進了家長和孩子的交流,還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結合幼兒園體育特色課程及節慶主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親子活動:趣味運動會、六一趣游園、感恩冷餐會、親子跳蚤市場、快樂品餐會等。這些由教師和家委會策劃組精心設計的主題化親子活動受到了幼兒和家長的一致歡迎,活動中每個孩子的臉上都綻放著歡笑,每個家長的臉上都蕩漾著喜悅,家長和孩子們一起開心地游戲,濃濃的親情使得家園之情更加真摯。
快樂源泉親子社團為最大化發揮社區教育資源功能,為假日親子交流活動搭建平臺,天橋區實驗幼兒園在園級家委會的倡導下,成立了“快樂源泉親子社團”,在社團的帶領下,實驗幼兒園大手拉小手,孩子和家長一起春游金象山,秋游紅葉谷,體驗安全館,參觀科技館,體驗牙科醫院,參觀體育館……在親子的共同體驗中,實現了家園和諧共育文化下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融合。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天橋區實驗幼兒園家園和諧共育文化的創建正是秉承這一思想,本質特點就是一個“和”字和一個“共”字,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以和為貴,相互理解,支持配合,共促發展。多年來,天橋區實驗幼兒園的領導教師與家長一路走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收獲,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家園和諧共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