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份特殊的事業,教育離不開夢想,有了教育夢想,我們才會充滿蓬勃的朝氣,才會擁有改變的動力。近年來,我們認真學習習總書記關于全面開展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講話,著眼“海洋教育”特色,著眼未來人才的培養需求和兒童成長特點,大膽摸索,勇于創新,以課改為龍頭,以課堂為載體,經過一年的努力,嘗試虛擬城市“慧創城”建設,讓孩子們早早規劃自己未來的社會角色,使校園真正成為一個智慧城、海洋城、創造城和學習城,收到了顯著的成效,得到了教師、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我們學校的領導班子,是一個不安于現狀敢于探索突破的團隊。作為校長,我一直以來有一個教育夢想:有一個科學、完善、系統的教育生態場,能讓孩子們主動熱愛學習;能讓孩子們輕松融入社會規則;能讓孩子們都早早地規劃自己的未來;能讓孩子們、老師們、家長們可以在一起共同成長。
夢想是美好的,但究竟如何付諸實踐呢?2017年暑期,我帶領新的領導班子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教育思想,總結學校的發展歷史。一場場的頭腦風暴,一次次的與專家交流,大家形成共識:教育生態場域的建設應該著眼于未來人才的培養需求,著眼于學校必須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通的新教育思想,著眼于兒童的成長特點,著眼于“海洋教育”的學校特色。實現“城海交融生態場創造智慧新課堂”的目標。于是,在2017年8月,我們提出“慧創城”概念,意為“將學校建設為一個充滿智慧和創造的城市”。嘗試融海洋精神和城市智慧,將校園建成一座集生活性、體驗性、成長性于一體的虛擬城市——“慧創城”,從海的精神氣質和品格中挖掘教育內涵,賦予海的自然屬性以教育功能,讓“海商”成為慧創城小公民,即“海范兒少年”成長的重要“DNA”,努力把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變成“有意義加有意思”的美妙體驗,使“慧創城”成為一座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樣態育人場,使校園真正成為成就師生及家長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這就是我們未來學校的藍圖。
“慧創城”概念一經提出,瞬間點燃了團隊的熱情,大家積淀多年的教育夢想終于找到了最佳的載體和支撐點。學校以市級“十三五”重點課題“基于生命成長的教育生態場域建構研究”為指導,全面實施“慧創城”成長系統的科學規劃和建構。“慧創城”成長系統構建目標是打造一個格局開闊、內涵豐沛、能量旺盛的大課程綜合體;校園城市的發展目標是:成就“德才兼備”的新時代教師,培育“品學兼優”的海范兒少年,發展“積極融合”的親子好家長,探索以過程性、全面性、發展性、公平性、激勵性為導向的兒童成長智能評價體系。
“慧創城”是真實城市的模擬版校園小城,設有一個城市“自管理系統”和八個“城市子系統”。“城市自管理”系統包括:市政聯席會、小公民成長管理中心和智能管理中心。八個“城市子系統”分別是司法系統、城管系統、環衛系統、金融系統、商業系統、外聯系統、傳媒系統、文教系統。這八個子系統根據海范兒少年的培養目標,歸為“品格成長”和“學業發展”兩大領域。
“慧創城”是一座與社會緊密相連、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校園城市。將現實生活中的城市管理規則“遷移”進虛擬的校園,為孩子們創設可以每時每刻在校園中參與社會實踐、體驗公民生活、愉悅輕松自然的學習場域。通過讓孩子們在校園城市各個崗位的管理體驗中、在共同遵守城市規則的主人翁參與中,培養良好習慣和公民責任。五年級有一個同學雖然在大隊委員評選中意外落選了,但她作為大隊委員助理成為“慧創城”小交警隊的隊長。她每天第一個到小公民成長管理中心,為隊員簽到并分發當天的工作用品。課間認真進行上崗巡視,記錄每一個崗位的工作情況,她認真工作的態度贏得了大公民和小公民的認可,并作為小交警代表參加了學校“慧創城”隆重的新學期開城典禮。
依據“世界就是教科書”的教育思想,我們打開學校圍墻開放辦學,開啟“360行職業體驗我在行”系列活動。一方面請進來,比如新學期第一天,結合“喜迎上合”活動,舉行了隆重的“大城攜小城,美麗青島行——慧創城新學期盛裝開城”開學典禮,來自現實城市中的交警部門、城管部門、商業部門等家長代表和“慧創城”的小交警、小記者、小營業員們,紛紛表達了大城與小城攜手共創美麗青島的心愿,孩子們的崗位責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一方面走出去,通過設置“小公民夢想實踐課程”,建立校外教育實踐基地,真正讓小城鏈接大城,為學生的品格成長和學業發展開辟嶄新的學習天地。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支撐“慧創城”的運行與發展,必須有一個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與之配套的課程。我們在課程改革上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早在1998年,我校就被中國海洋學會命名為“中國首家少年海洋學校”。今年,是我校榮獲“全國首家少年海洋學校”稱號的第二十個年頭。在國家高度重視海洋戰略發展的今天,青島市以及我們市南區都將“海洋+”列為區域戰略發展的規劃重點,市南區立項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區域推進海商教育的實踐研究”的順利開題,更是為我校深化海洋特色教育指明了方向。在這個大背景下,在積淀二十年海洋科普教育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重新構建了包括海洋基礎課程、海洋拓展課程、海洋研學課程三大領域四級推進的海洋研究院“基礎+課程群”。
現在底蘊深厚的海洋研究院納入了“慧創城”的兒童大學,“慧創城”兒童大學設置了法育學院、語言學院、理創學院、藝術學院和體健學院。我校將書本學習與實踐學習高度統一,把學校變成一個現實的實踐基地,在校園中采取“去學科中心主義”,讓教育回歸生活。我校還分別建構了六大學院的基于國家課程及課程標準的“基礎+課程群”。今后,我們將緊緊圍繞課程標準及各學科育人目標,開展課程實施與評價研究,還將進行“慧創城”小公民“品格+學業”綜合評價新探索。
“慧創城”是一個美好事物的集散地,一個夢想發生的地方,一個盛放民族文化精華和當地文化精髓的成長空間,涌現了許多生動感人的故事。在班里沉默寡言的李雍然通過自我申報和筆試、面試的層層過關,當選為"慧創城"慧發展銀行大堂經理,在前期培訓中認真學習,積極了解銀行運行的所有流程。他工作認真負責,每周一準時穿好制服,在規定時間接待小公民。態度熱情,耐心解答小公民們的問題,并組織大家排隊、兌換城市幣。有了“慧創城”發展銀行的鍛煉,增強了李雍然的工作責任心和進取心,在學校組織的國學挑戰賽上他一舉奪得小狀元,代表學校參加區中小學生國學大賽,取得優異成績。
今年6月1日,一場盛大的“慧創城”成果展示在我們學校開始了。活動從早上9時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多。全校學生參與的千人“海洋創客馬拉松”是活動的重頭戲。而“海洋創客馬拉松”活動依托的組織形式是“慧創工作坊”。“慧創工作坊”為學生設計了29個真實性任務,倡導把知識和技能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學習情景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濃濃的科技氛圍中,用手思考,“在做中學”,度過充實、創意的六一兒童節,提升實小學生的創新自信力。
這天,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在專業項目導師和班主任的指導和帶領下,共同完成一場大型創新挑戰。“海洋創客馬拉松”按照學校班級為單位,每班按5-7人劃分成多個小組,借助科學底板、彩色吸管、聯接組件等規定材料,在70-90分鐘里,完成不同主題、不同內容的小球連接挑戰。“海洋創客馬拉松”設置海洋生物、海洋交通、海洋能源、一帶一路、海洋港口等主題知識,都在展板中得到體現,這些豐富多樣的知識來自于學生們日常的學習和社會實踐,并且在千人挑戰中訓練團隊的協作精神與工程技術能力。
經過近一年的實踐探索,“慧創城”已在孩子們、老師們、家長們的心中扎根、發芽。孩子們的小公民意識日漸增強,身上的“海范兒”特質也愈發明顯:對校園規則的遵守更加到位,師生之間、家校之間相處得更加融洽,整座“小城”傳遞著充滿正能量的積極風尚。史一涵原來是班里的小迷糊,經常丟三落四,也不擅長跟同學們交流。他報名成為“慧創揚帆報社”的小記者是爸爸媽媽的主意。將近一年的時間,史一涵像變了個人,跟隨報社記者團參加兩會采訪,作為小記者代表參加稅法宣傳活動,自己撰寫的小文章和快訊頻繁出現在《青島晚報》小記者專欄,在班級里也有了不少崇拜者,大家都很愿意跟他做朋友。
我們“未來學校”的建設剛剛起步,探索不會停止。這個精彩的開頭已經給了我們許多啟發和借鑒,我們堅信,夢想改變著現實,現實會創造夢想,只要我們腳踏實地,遵循規律,“慧創城”一定會成為一座有人性、有溫度、有美感的新樣態育人場域,校園一定成為學生、老師、家長共享的夢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