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我從濟寧師范專科學校畢業被分配到義橋鎮中學任教。從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做就做好,做就做最好的老師。
我喜歡教師這份職業,把它當成我生命中的一部分。18個寒來暑往,我上班從不遲到,幾乎從未請過假;學校布置的任務,從不拖延,總是積極高效創造性地完成。有人問我,這樣做值不值得?我回答說:“值!”因為心中的執著和熱愛。
剛工作那年,七年級有九個班,學校只有四名語文教師。學校工作遇到了困難,該怎么辦?我毛遂自薦,承擔起了三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并擔任七年級九班的班主任。我每天要上7節課,時間緊,任務重。白天,認真上課;晚上,批改作業;課余,輔導學生寫作文,組織學生搞課外活動,召開班干部會。辛苦著,快樂著。
班主任,是我18年來一直擔任的職務,我和學生朝夕相處。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 我還要加上一句:“信其道親其師”。18年來,我以學識和人格影響著學生,以真愛之心感染著學生。我愛學生,學生也愛我。
尹貽倩同學,擔任語文課代表。一開始她收發作業不及時,學習積極性也不高。經過了解,她語文基礎比較差,沒有信心做好語文課代表工作。我就對她說:“你學習上如果有什么困難,告訴我,我一定幫助你。”此后很長時間里,我耐心給她講解學習中疑難問題,她的語文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積極做好課代表工作,性格也變得開朗活潑了。為感激我,她還經常悄悄地幫我收拾辦公桌。尹貽倩畢業后的一天下午,我在校門口突然發現她快速向我跑來,向我說她在汶上一中讀高一的學習生活。并且說:“我懷念初中的老師和生活。老師,我還想為你擦一次桌子。”
2017年教師節,我收到學生的短信。短信寫道:“謝謝您,曹老師!如果沒有您,就不會有我的現在。”短信沒有署名,但我明白是誰發的,是幾年前畢業的馮倩同學。今年讀大二了,聽說成績在本系名列前茅。我感到很欣慰。
她是一名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八年級的時候分到了我班。經過觀察發現,她早晨到校時間經常很晚,上課精力也不集中,偶爾還打瞌睡,體育課上還因為低血糖暈倒好幾次。于是我找她談話,她總是推脫說作業多,睡得晚。多年工作經驗告訴我,她在說謊。我找了個機會,專門對她進行家訪。家訪過程中,她爺爺介紹道:“這孩子每天起得特別早,不在家吃飯,雷打不動地向我要五塊錢的早飯錢。”我納悶了,起得很早,為什么會遲到呢?我沒有把疑惑告訴她爺爺,怕他擔心。回到學校,我問了和馮倩關系要好的幾名同學,原來她每天早晨早起并且跟家人要早餐錢,是到鎮上網吧打游戲,體育課暈倒是因為她經常不吃早飯造成血糖低,拿著省下的錢去上網。于是我就每天早起,在她去網吧必經路口等她。不出意料,在路口等到了馮倩。她看到突然出現的我,很驚訝。這時內心有一萬句批評質問她的話想脫口而出,但我沒有這樣做,而是面帶微笑,心平氣和地對她說:“馮倩,你來得真早,有進步。但是去學校的方向好像搞錯了?咱們一起去學校吧。”她摸摸頭,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我們一起去學校了。一連十多天,我都在那個路口等她。也許是我的真誠感動了她,她不再去上網了。她在日記中寫道:“我不去上網了,我怕熬不過老師,讓老師在路口白等。”因為戒掉了網癮,馮倩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雖然這些年付出了很多,但是能得到大家對我工作的認可,受到學生的喜愛,自然感到欣慰,我是一個幸福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