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安全教育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礎,也是開展一切教學的基礎。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安全教育可以確保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與體育運動技能的同時處于安全環境,讓學生掌握安全保護措施與方法,從而使小學體育教學真正符合學生實際需求,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使小學體育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安全思想意識淡薄。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重視培養學生掌握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忽略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自身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下降,造成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下降[1]。第二,體育教學場地因素。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因教學場地以及教學器材導致的體育教學安全問題屢屢發生。例如,小學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學生在沙地跑步的情況,同時學校的體育設備已經出現老化,導致學生極易發生危險。第三,準備活動因素。在小學體育教學開展前教師帶領學生并沒有開展充分的準備活動,導致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出現肌肉拉傷以及其他不適情況,甚至導致學生出現昏迷情況。第四,著裝因素。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對于學生的著裝沒有過分要求,同時對于學生佩戴飾品以及隨身攜帶的物品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這些都成為影響學生安全的潛在隱患。
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安全教育,首先教師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體育教師重視安全教育才能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通過體育教師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教師會積極發現體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隱患,同時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將安全意識深植學生心中,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教學方案進行精心設計,同時準備好教學場地與教學器材。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情況精心組織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持嚴肅的課堂紀律,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清點,從而保證學生接受相應的體育知識[2]。再次,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體育運動教學,進行體育項目訓練,從而確保學生的安全。最后,教師要對隱藏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防范措施,有效避免學生發生安全事故,提高小學體育教學安全性。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安全教育,小學體育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相應的榜樣。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身著運動服,學生不得帶裝飾品,同時要求學生不能帶鋒利硬物,教師要為學生做好榜樣,起到帶頭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教師要讓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禁止學生在課堂打鬧,為學生的安全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充分的體育教學準備活動,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舒展運動,對于容易發生損傷的關節部位做好防護措施,有效確保學生安全。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具有一定難度的運動技巧的講解與訓練,教師要進行精心的設計,讓學生接受專門的訓練練習。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要求學生遠離危險區域,從而將可能導致學生發生危險的因素做好有效控制。通過教師這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安全防范意識的滲透,培養學生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從而確保學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安全[3]。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是十分重要的。當學生真正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方法才能在自己發生危險的時候對自己進行正確的施救。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學生對于自身身體的認知存在不足,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導致學生出現身體不適時也沒能及時告知教師,最終導致學生出現事故。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觀察,并及時詢問學生是否身體不適,教師要積極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使學生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使學生在身體素質發展的同時心理素質同樣健康發展,從而使學生掌握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
完善體育教學硬件設施檢查是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重要環節。小學校要確保體育教學場地與教學設備的合理配備與使用,從而使小學體育教學順利開展。同時對小學體育教學場地與體育教學設備進行定期檢查、保養以及維修,對于損害嚴重、不能進行正常使用的體育教學設備進行報廢更換,為學生開展安全的小學體育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體育教師要接受定期的培訓,增強教師的安全意識,從而使教師的安全意識對學生進行影響,培養學生良好的安全意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安全教育使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掌握小學體育知識與技能,真正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真正實現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