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芙蓉實驗中學
田徑教學是中學重點內容之一,但是由于對田徑教學的不重視,影響學生對田徑專業知識的學習也影響到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新課改對中學體育田徑教學做出了整改,培養了中學生田徑鍛煉的興趣。
新課標改革以來,田徑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出現了一些基本矛盾,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的轉化上沒有及時的符合新課改要求,以致新課改以來教學模式上還是沒有得到創新。在教學過程中仍是要求學生一遍一遍的做示范動作,只注重技能的傳授,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情況,甚至按照訓練專業運動員的教學方式,忽略了田徑運動時該有的健康娛樂性,在教學上方式上單一,缺乏趣味性,導致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教學難、不愿學、教學效果差等一系列問題。
中學出現體育特長生,這些特長生用體育分數來彌補文化課的不足來提高總體分數,學校針對這樣的學生會著重培養體育能力,提高體育特長生的分數。而對于其他學生而言文化課才是最重要的,田徑課不會對其帶來實質性的幫助,所以田徑課成了和自己無關的課程,使田徑課成為了娛樂課、休息課,上課時出現學生扎堆聊天的現象,對田徑教學的不重視使其失去了本身的意義,所以目前來說田徑教學只是針對體育特長生而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沒有什么意義,沒有面向全體學生。
中學田徑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田徑課的興趣,新課標改革以來雖然已經提高了學生對田徑課程重要性的認識,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興趣,但是實際中中學生的興趣還是很低,這是因為文化課程仍然在升學成績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大部分中學生從小只注重文化課的學習沒有進行良好的體育鍛煉,認為田徑課是又累又單調的課程,沒有意識到其對健康的好處,導致中學生一直以來對體育的興趣不高[1]。
在傳統的田徑教學中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成了課堂中的主宰。但是新課標改革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在田徑教學中也不例外,教師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多重化提高學習效率。在這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讓學生對田徑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在觀看教學課件時,教師可以詳細講解一些運動要領,比賽知識等,讓學生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了解。此外,中學生表現欲強烈,希望得到其他人更多的認可,在這里教師就可以把主動權教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的去探索學習,然后在學生之間互相進行知識講解,在其自我展現中學習到了田徑運動的知識,田徑運動中對于難度較高較為復雜的教學內容,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通過圖片視頻等進行認識,然后通過練習進行熟練,教師從中起到引導作用,可以多運用一些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在投擲鉛球教學中,由教師制定投擲標準,組織學生進行鉛球投擲比賽,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小組學生在比賽前先進行熱身動作,熟悉投擲方法,然后進行比賽,教師可以獎勵在投擲比賽獲得第一的學生小組并由其做示范,在此學生既完成了比賽又學會了投擲鉛球。在娛樂中學習可以明顯的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田徑教學的考核使其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新課標改革以來的田徑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出高質量的學習氛圍,學校不但要注重學生健康的短期效力,還主要針對學生的終身體育素養進行教學。所以在田徑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各項素質進行整體評價,如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學習態度等作出相應的考核標準,評價內容要完整,不只是體育特長生,其他的學生也要進行評價,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營造一個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并且給與學生的考核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這樣的考核制度不僅讓學生看到了自己田徑課的成績,還能揚長避短,學生會用更積極的態度進行學習。還可以采取互相評價的方式,有同學之間互相評價田徑專業知識能力不只是缺點也要評價其優點。通過完善各種考核制度使其更加科學,是每一名中學生都參與到田徑課程中來,增加學生對體育的學習樂趣。
在中學田徑課程中教師應該主要培養中學生對田徑課程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從課程的被動執行者變為主動參與者,成為田徑教學的主體,教師靈活的向學生傳授田徑專業知識使學生利用對其的興趣主動的去運用[2]。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偶像作用使學生增強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110米欄的一些比賽讓學生體驗比賽中的激烈程度,再通過我國或者國際的著名運動員的成功經歷向學生們傳達想要獲得比賽的成功不只要有專業的訓練,還要有健康的身體,這都離不開平時的田徑訓練。這樣既可以引發學生對田徑的興趣,還會充分認識到田徑鍛煉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從而逐漸的參與到田徑鍛煉中,激發中學生對田徑課程的興趣。
新課程改革對中學田徑教學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田徑教學中要依據新課標要求轉變教學思想、完善田徑教學的考核標準、培養中學生田徑課的興趣。相信在未來會對學生有好的教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