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圓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
研讀了蘇霍姆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的89則《教師應當怎樣布置家庭作業》一文,感觸很多,文中提到課外作業應當是知識的發展和深化,是學習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課堂知識的準備,應當讓學生在課外去觀察自然界的事物和勞動現象,發展個人的愛好和需要,滿足和發展個人的多方面的智力需要。書中還提到對家庭作業的個別化應當予以特別的重視。如果教師不給某些學生布置一些個別性的作業,那就說明他沒有研究過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可能性和能力。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也嘗試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看似給學生增加“負擔”,其實是延續體育課堂,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經過兩年的實踐,我總結出幾點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技巧。
體育家庭作業是鍛煉技能、穩固課堂知識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應從鞏固學習的內容入手,尤其是在上課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存在的問題。設計體育家庭作業不能沒有邊際地把所學知識拋到一邊,也不能思維禁錮地“陷”在單一的內容里。要有明確的目的并且合理設計,使體育家庭作業在不加重小學生負擔的前提下鞏固所學內容。如:蓮湘是我校的校本課程,是一個大型團體項目,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為了更好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短期內掌握動作,這就要學生不斷的練習,使他們能夠達到熟能生巧。為此我就為一年級學生布置了一個特別的家庭作業:每天回家打蓮湘10遍,表演2遍給自己的爸爸和媽媽看,如果打的比較好,家長如實記錄在蓮湘記錄卡上打上一個“☆”。為了檢查學生的練習效果和提高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在每節體育課上用5—8分鐘時間展示一下練習成果,對于表現好的和進步比較大的在學生頭上貼一個“☆”,激勵學生的運動熱情。通過一個月測試,我發現我所帶的幾個班級的蓮湘都能打的很好,表情都很自信,進步都很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事物感興趣,可以促使人們對此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產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穩固的記憶,縝密的思維,豐富的想象。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對單一事物易產生疲勞和厭倦,因此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時,要先激發學生的興趣,要設計新穎有趣、生動活潑的體育家庭作業,如果學生感興趣,就會努力學習、就會精神飽滿、積極熱情地投入。如:跑步這項體育家庭作業,學生從心里不是太喜歡,因此,針對于中小學生的特點,我充分利用我市現有資源,創設了——“駱馬湖一日游”周末慢跑。駱馬湖是本市重點發展的風景區,沿途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一邊慢跑、一邊欣賞周圍環境,同時在慢跑過程中,可以加深父子、母子的情感,我個人認為,這也算是一項親子活動,同時,學生要把自己在沿途所看到的景物到校后口頭描述給我聽,也算是一個檢查。
培養良好的體育習慣是體育教學的任務之一,所以作業的設計要重視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如:教師布置一些跑、跳、投的練習標準,學生會自己找空余時間練習,當成績有進步時,學生自然就會喜歡參與體育活動。
體育家庭作業的設計應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特長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選擇適合他們自己的作業內容、方式、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體驗自信與成功的喜悅,使個性和諧發展。如:讓學生收集自己喜歡體育明星資料和體育節目內容,向大家介紹等。
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不僅要考慮學生的主動實踐、獨立思考、積極探究、創新等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更主要的還是要關注學生體能。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在設計教學內容時,經過不斷的摸索實踐總結出了以下方法:首先,相同的練習內容,根據學生身體素質低、中、高不同,可以因人而異增加或者減少練習的次數:如:一分鐘跳短繩、一分鐘高抬腿,設計一個波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目標;不同的練習內容,根據學生的特點,班級里設計多個練習內容,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回家練習:如:做仰臥起坐練習、可以進行高抬腿跑、深蹲跳等素質練習。
通過長期的教學證明,有針對性的布置體育家庭作業,不會加重小學生的負擔,相反它會調節小學生的眼睛、大腦,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生活;不僅如此還能較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終生體育的觀念,較好的提高學生的體質,所以體育教師要著眼發展小學生的素質,從低年級起步,創造性地改革體育家庭作業的內容、形式,使單一的技能練習變為綜合性的訓練,讓體育家庭作業“活”起來,激發小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促進小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