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宇 山西工商學院
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方式不斷進行創新,核心力量訓練逐漸成為高校籃球運動訓練重點內容。核心力量的訓練主要是以大學生身體軀干開展訓練,以此促進運動員在籃球運動中軀干做到承上啟下作用,對大學生上下肢力量進行協調平衡,從而為身體內關節運動提供良好對接。在籃球教學中,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有效提升我國高校籃球運動教學水平,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本文基于以上觀點進行分析,并提出高校籃球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策略,促進我國高校籃球教學進行長遠發展。
核心力量的訓練主要是加強大學生身體素質。高校籃球教學在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時,不僅針對大學生身體重要部位進行訓練,如關節、膝關節等,要對大學生肌肉進行力量訓練,以此增強大學生協調能力。對大學生身體重要部位進行核心力量訓練,主要是使大學生在籃球運動中保持身體平衡,并儲存力量,避免體能過快流失。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籃球教學中積極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但在訓練過程中訓練方式存在一定問題,導致核心力量訓練失去其應有的功能價值。因此,應改革籃球教學核心力量訓練方式,以此使籃球訓練具有良好結果。
籃球運動具有靈活、快速、體能強、平衡力強等特點。參與籃球運動最主要的是要求運動員具有強健的體魄,能夠滿足籃球運動中高難度動作需求。其實,不僅是籃球運動需要強大的體魄,任何運動都需要強大體魄的支持。大學生進行運動時一旦體能消耗過快,對其身體造成一定傷害。同時,會導致籃球動作難以完成,不利于提升進球率。而核心訓練主要是提升大學生身體綜合素質,從而提升進球率。
大學生進行籃球運動時,快速奔跑中進行投球是基本訓練項目。但是,在奔跑過程中,會發生大學生身體損傷事件。如果大學生在籃球運動前預防措施不完善,導致在籃球運動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受傷事件。其中,肌肉拉傷事件最為常見。籃球運動中腰部是核心部位,因此,大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時經常出現腰肌勞損損傷。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能夠使大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前做好預防措施,從而提升大學生籃球運動水平,并提升高校籃球運動教育質量。
高校籃球運動對大學生進行長時間的核心力量訓練,以此增加大學生身體協調性,使其能夠更加準確的做出控球、運球、傳球等動作。在籃球教學中,投籃是最為關鍵的得分環節,通過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有效增加大學生的得分率。同時,核心力量的訓練使大學生將自我協調能力提升,增加身體記憶功能,從而運用標準的姿勢完成籃球動作。因此,高校在籃球教學中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有利于大學生提升綜合水平。
高校籃球教學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時,運用訓練工具以及無訓練工具兩種訓練方式。訓練工具主要是要求大學生懸吊在訓練工具上,以此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無訓練工具訓練方式,僅是要求大學生單手曲臂側撐于地面,將相反方向的腳抬起,之后進行手臂交換動作,以此提升核心力量。核心力量訓練方式有很多方法,因此,高校應積極創新核心力量訓練方式,并在實踐中進行檢驗,以此提升高校籃球教學水平。
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時,必須強化訓練模式。將合理化訓練作為訓練原則,對大學生籃球運動重點部位進行合理化訓練。并基于籃球實際教學情況以及特點采取針對性訓練方式,以此構建核心力量訓練模式。通過不穩定訓練促進大學生籃球運動動作更加標準,并能夠使身體部位更加有力。從而全面提升我國高校籃球運動教學質量,為我國發展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
大學生通過多組器械訓練能夠感受到實際籃球運動中失重感覺,從而可以對籃球比賽更加了解,以此掌握相關動作要領,并有利于大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大學生在實際訓練中,可以模擬籃球比賽真實情境,在賽場中帶鈴運球,加強大學生對于籃球的控制力,幫助大學生舒緩緊張情緒,并提升其核心力量,促進其形成綜合能力。同時,通過多組器械運動有效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滿足我國發展對人才標準需求。
高校籃球教學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時,應以籃球為主要工具,在使用中完成教師制定動作,有效實現訓練核心力量。此種訓練能夠根據大學生的籃球學習實際情況開展,對大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方式,有效提升每一位大學生籃球能力。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能夠向大學生講述注意事項,避免受到損傷。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不再過分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而是注重身體健康。因此,對于高校籃球運動越來越關注。籃球運動教學中高校將重心放在訓練大學生核心力量中,通過核心力量訓練提升大學生籃球學習水平,培養其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在訓練中,教師應創新訓練方式,強化訓練模式,以此培養出優秀大學生,從而為我國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