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霞 平頂山學院
健身氣功以一種形式豐富的運動方式,它集呼吸鍛煉、一念運用以及形體活動于一體,從古至今是流傳比較廣泛的一種鍛煉項目,其將我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包含在內,底蘊深厚。到目前,許多高校都開展了健身氣功的課程,從而更好的響應國家的號召,但是由于這部門課程基本上都是針對體育專業學生開展的,所以在校園當中沒有得到普及,同時該課程的教學和相關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本文詳細了解了高校健身氣功教學的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沒有十分重視健身氣功的教學,因此對健身氣功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沒有進行統一的編制,部分高校在進行健身氣功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輔導培訓書,從而導致高校健身氣功教學沒有較高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對健身氣功的推廣產生嚴重的阻礙[1]。高校在開展健身氣功教學的時候所選用的教師基本上都是體育教師,他們并沒有真正注意到健身氣功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同時對這方面也沒有太多的重視,這樣致使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結合學生的身心狀況制定適合的教學內容,選擇最佳的教學方式,從而導致學生在健身氣功學習中感受不到其優勢,同時教師也沒有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對健身氣功的學習興趣。
雖然健身氣功是我國從古至今流傳較為廣泛的一項體育活動,但是在高校中卻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這樣就導致高校缺乏該專業的師資力量,同時聘請的費用比較高,從而高校就選擇讓本校其他專業的教師擔任健身氣功的教學。這些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僅僅是通過對視頻的觀看就直接對學生進行教學。雖然這種方式為高校節約了師資成本,同時也達到了教師多樣化發展的目的,但是由于教師缺乏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培訓,也沒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使得教師的教學開展還一直處在一個摸索的階段,對健身氣功的功能不能進行深入挖掘,并無法有效引導學生對健身氣功進行深入學習,最終導致學生對健身氣功的學習還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
高校學生基本上都知道有健身氣功這門課程,但是對其有深入了解的卻少之又少,并且就算高校開展了健身氣功的教學,但是也僅僅是針對體育專業的學生,其他專業的學生很少有人去參加并且也很難參加進去;還有部門高校將健身氣功作為體育選修課程,就算學生加入到對這門課程的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學分,對其真正感興趣的十分少,并且還存在嚴重的逃課現象。
高校在開展健身氣功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健身氣功學科的建設,要不斷的豐富擴充教學的內容。高校健身氣功教學的成效直接受教學內容的影響,如果健身氣功教學的內容十分豐富,那么學習的氛圍和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十分高漲;反之則學習的氛圍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十分低迷;同時教學內容也不可以難度太大,否則學生對所學的內容不能很好的理解會導致學生喪失對健身氣功的學習信心[2]。高校要加強對健身氣功學科建設的重視度,在設置教學內容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狀況,從而提高學生對健身氣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高校也要加大對健身氣功學科的投入力度,建立科學的教學體系,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以免學生在對健身氣功學習的時候感到枯燥無味。
高校要加大對健身氣功教學重要性的重視度,定期舉辦高校健身氣功教學的研討和賽事等。健身氣功教師不僅要對常規的課程進行教學,還要加大對教材和教學大綱的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健身氣功的運動特點、規律以及過程,同時還要及時的進行總結和分析。健身氣功項目和其他的體育項目存在一定的差異,因為健身氣功自身具有較高特性和要求,因此相關教師要深入研究健身氣功的特性,對其規律進行不斷的探索,并且在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中找到適合高校健身氣功教學的教學方式,進而提高高校健身氣功教學和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從而動高校健身氣功教學穩定長期的發展。另外,高校要加強對健身氣功賽事的舉辦力度,并鼓勵更多的學生進行參與,使其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健身氣功的魅力和影響力。除此之外,國家教育局還應該積極的開展高校健身氣功教學的研討會,為各高校的健身氣功教師提供一個交流與學習的平臺,同時還可以將健身氣功這一體育項目放在大學運動會中,進而提高健身氣功的影響力。
高校要加強對健身氣功師資隊伍的建設,對相關的任課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目前我國高校由于缺乏完善的健身氣功師資隊伍,進而嚴重的阻礙了高校的健身氣功教學的發展。因此,高校可以大力聘請專業的健身氣功專家,對相關教師和學生進行專業的教學,一方面提高高校健身氣功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也提高學生對健身氣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相關教師在進行健身氣功教學的過程中要將自己的智能充分的發揮出來,要不斷的參加相關的學術研究會議,不斷的提高自身健身氣功的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進而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提高健身氣功的教學質量,最終推動高校健身氣功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國家和地區教育部門以及高校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健身氣功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要加大對其的宣傳力度,高校要不斷的完善健身氣功教學的相關課程,并積極的開展與其相關的各類賽事,進而培養學生對健身氣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觀念。因此健身氣功是一項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所以高校要加大這項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影響力提高的力度,通過相關賽事和學術討論讓學生對健身氣功的內涵與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進而加大健身氣功的教學力度,讓學生對健身氣功的作用有更充分的了解。
總之,目前我國高校在開展健身氣功教學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成效十分的不理想,并且普遍率較低,教學質量較差,導致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高校對健身氣功教學沒有較高的重視度,沒有建立完善的師資隊伍。因此,高校想要推動健身氣功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本上解決問題,提高高校對健身氣功教學的重視度,最終推動健身氣功教學在高校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