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璐茜
【摘 要】 近幾十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及互聯網快速發展進步,為人類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技術成果,為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出現并逐漸發展,推動了金融市場的繁榮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增長,但是,對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既是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商業銀行想要獲得長遠發展,就必須與時俱進,進一步與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效融合,才能有利商業銀行發展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 互聯網 金融 商業銀行 沖擊 挑戰
一、對商業銀行的沖擊與挑戰
(一)中介功能被削弱
互聯網金融出現并逐漸發展,推動了金融市場的繁榮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增長。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已逐漸開展中介類型業務,且由于其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服務,大大降低了服務成本,有效減少了工作時間,擺脫了空間限制,快速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相比傳統的商業銀行而言,消費者逐漸傾向于選擇互聯網金融提供的中介服務。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沖擊了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尤其是在支付的中介環節上,商業銀行由于手續繁雜,時間成本較高的原因,已逐漸處于劣勢,甚至有可能被互聯網金融取代中介功能。
(二)收入來源被蠶食
就目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來看,由于技術的支撐,不少傳統金融業務通過互聯網開展,打破了傳統的時間限制及空間限制,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對金融消費者來說,不僅節省了時間成本,還能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及產品。因此,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開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主要表現:第一,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被擊垮,對銀行的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支付寶余額寶、零錢包等應用出現后,越來越少人愿意將現金存款存入銀行,定期存款業務量萎縮,不足以往的十分之一。加之網絡借貸行業的興起,而銀行貸款速度慢、條件要求多,導致人們越來越抗拒到銀行進行借貸,而是通過網絡貸款,速度快,使得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收入來源極度減少,客戶被互聯網金融吸引,對銀行的盈利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第二,中間業務沖擊。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第三方支付軟件異軍突起,傳統商業銀行的中間支付業務被“掠奪”,業務量急速下降且難以有效提升。因此,若商業銀行仍然固守傳統,未對業務進行改革,必須制約其自身的長遠發展。
(三)經營服務模式被顛覆
從經營服務模式方面來看,商業銀行較為高端,業務培訓要求員工在面對客戶的過程中,要保持嚴格的基本禮儀,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但是靈活性較低,以一套設定的規則進行服務的提供,難以符合人性化的服務要求。相比較而言,互聯網金融雖然不比商業銀行高端,但是其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沒有嚴格框架的限制,靈活變通,但是管理人員仍然會用一定的標準要求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服務態度,必要時進行系統的培訓,以提高服務質量。因此,在兩者的對比之下,更多消費者傾向于選擇互聯網金融提供的服務,商業銀行經營模式被顛覆。
二、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
(一)自身發展存在不足
第一,在互聯網金融交易中,所形成的交易數據難以準確掌握未來的資金實際流向,容易導致信用風險判斷錯誤,同時金融資信的模型得不到數據的支撐,違約率難以把握、控制,所承擔的風險是難以預見的,也無法加以防范。第二,棱鏡門事件告訴我們,資金的安全面臨巨大的挑戰,大數據的情況為眾人多擔憂。第三,互聯網金融的交易過程中,對信用審核也是依托互聯網進行,若技術難以支撐或者交易平臺容易被攻陷,木馬病毒的攻擊容易導致交易風險,若缺少信用捆綁,風險發生后的處理更加具有難度,損失將被無限擴大。第四,互聯網金融作為新興行業,相關規制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善、健全,難以實行監督及管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更無從談起,違規現象頻頻發生。雖然互聯網金融為交易帶來了便利,但卻忽略了技術安全的問題。第五,互聯網金融在金融行業算是一枝獨秀,目前尚未完全與央行的征信系統建立起完整的信息共享體制,同時缺乏有效的懲罰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騙貸行為,加大了金融交易的風險。第六,互聯網金融主要是在管控以外的,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事例沖擊了傳統的調控形式,對法定貨幣的流動造成了難以預料的影響,擾亂了金融發展秩序。
(二)商業銀行獨特的地位
第一,銀行對市場經濟的調節功能是無法被取替的,央行應通過發行貨幣來調控通脹,這一調節職能不能被忽略,互聯網金融也無法取而代之。第二,經過多年歷史的沉淀,商業銀行在社會資金安全方面的作用仍然是無法比擬的,對比起互聯網金融,銀行的社會信用地位難以被推倒。第三,商業銀行在貨幣創造方面的地位是相關法律法規賦予的,難以被隨意突破,且多年累積下來的社會認可度,加上監管局的態度為關鍵,這些仍然是互聯網金融難以逾越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還與技術設備的先進與否產生重要的聯系。第四,銀行的資金實力是互聯網金融難以挑戰的,尤其是大額的金融交易或者較為復雜的交易結構,互聯網金融缺乏完成的實力,而銀行卻可以提供承兌匯票等業務,解決相應的融資問題。
三、商業銀行改革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現代化的服務理念
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大多數人均使用微信、支付寶、QQ錢包等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日常生活的交易支付方式,實際上,這些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并無實質區別,同樣是為消費者提供金融交易服務。但是,從業務交易量上看,支付寶等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的交易量遠超銀行同類型交易量,主要原因在于互聯網金融樹立的是“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旨在為消費者提供人性化服務,打破了傳統商業銀行的服務理念。盡管商業銀行在體制要求下,為客戶提供高端的服務,注意儀容儀表,對客戶笑臉相迎,但是在現代化的背景下,消費者更加需要的是人性化、靈活的服務,而非中規中矩、傳統的服務。因此,為了改革商業銀行,必須首先從服務理念入手,要求樹立正確、客觀的服務理念,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服務要求,增加服務的靈活性及多元化,盡量減少成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二)調整經營戰略
在互聯網金融的巨大沖擊下,商業銀行面臨的不止是打擊,還有機遇,因此,商業銀行應當端正態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引導全體人員學習先進的互聯網金融經營理念,對傳統的基礎業務進行革新。首先,商業銀行要先對過去自身的開業進行總結分析,實事求是地進行改革創新,切勿照搬照抄,防止過度調整而影響改革效果。其次,還要對業務開展進行利弊分析,找出適合自身的經營戰略,明確發展的側重點,并逐步展開戰略調整。再者,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商業銀行已無法單打獨斗,必須學會與其他企業、機構進行合同,積極尋求恰當的合作模式,最終實現共贏。
(三)轉變服務營銷模式
進幾年來,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通過較高存款利率、支付返現、首單支付立減等營銷方式,為互聯網金融引來了大量的支付業務,對比起傳統的銀行支付模式,人們更愿意選擇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交易支付。因此,在商業銀行改革中,應積極轉變服務營銷模式,在金融產品層出不窮、逐漸同質化的現今,銀行應加強自我認識,結合自身特點轉變營銷模式,增強自身的個性化特征,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未來商業銀行也可以考慮構建一個以符合大眾需要為核心的互聯網平臺,實時發布銀行產品信息,進行快速的產品營銷,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避免被互聯網金融“捷足先登”。通過營銷模式的轉變,商業銀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自身的經營成本,充分利用科學技術進行業務服務,使得業務開展更加便捷省時。
(四)推動金融創新
在科技不斷更新發展的時代環境下,商業銀行想要尋求發展和獲利,就必須改變以往傳統的理念及模式。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客戶的存貸利差是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但時代的發展已經改變了這種狀態,銀行必須與時俱進地進行金融創新,更新改革業務內容及業務模式。首先,銀行必須明確自身的優勢及地位,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對傳統業務進行創新,融入時代的元素,提供更優質的金融產品或服務。其次,加強對外合作,與其他企業或機構進行優勢互補,才能攜手并進。最后,應建立起有效的市場創新反應機制,及時了解市場動向,并不斷更新完善。
四、總結
總而言之,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和快速發展,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遭到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面臨著發展機遇。商業銀行應當充分利用時代發展的產物,與科學技術金融融合,在保持自身優勢地位的前提下,更新自身的服務理念,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進行金融創新,力求長遠發展。此外,互聯網金融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兩者雖存在沖突和矛盾,但各有優勢及劣勢。因此,互聯網金融應與商業銀行進行有機結合,相互合作,共同實現既定發展目標,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從而實現金融市場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賢麗.高職金融類人才培養影響分析——互聯網金融背景下[J].現代商貿工業,2016(31)
[2] 郭如意.基于互聯網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