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各行各業逐步繁榮發展,尤其是金融行業,傳統的金融方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和打擊,金融行業也在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創新金融產品出現,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投資需求,有效積累財富。近些年來,互聯網金融逐步向農村發展,為農村帶來了新的金融景象,同時助力“三農”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互聯網金融為“三農”發展帶來的作用,分析其中的問題,并提出完善的措施,以推動發展。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農村 “三農”問題
一、引言
互聯網金融是新時代發展的產物,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互聯網工具與金融行業相互結合,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也為金融改革帶來了動力。而“三農”問題長期以來是備受關注的重點,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作用。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從本質上推動農村發展,必須有效解決“三農”問題,而互聯網金融作為重要推動力量,能夠充分推動“三農”發展。因此,農村互聯網金融已成為了近些年來農村地區的發展重點,為農村發展帶來了創新動力和希望,有望全面解決“三農”問題。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主要有:方便快捷,降低成本;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兩個方面。
(一)方便快捷,降低成本。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金融行業以其作為重要的運作媒介,實現投資、中介服務、資金融通等種種金融業務,大幅度提高了金融交易速度,尤其是線上交易的方式,打破了傳統的“面對面”金融服務模式,極大程度地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包括人力、物力、時間成本等?;ヂ摼W金融的方便快捷,為金融行業的繁榮發展帶來了新的力量,人們只需要通過移動終端即可掌握交易信息,改變了傳統金融服務地理空間限制,為農戶帶來更優質便捷的服務體驗。
(二)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互聯網金融擁有強大的數據庫,同時能夠有效分析融資者數據,全面了解融資者情況,能夠為投資者的投資方向提供合理的建議,此外,也可以通過相關的數據分析為融資者提供參考意見,以促進生產經營。在農村地區,農業生產是最主要的生活來源。由于其特殊性,在不同發展經營階段,對于上、下游企業來說,各自的資金需求都有所差異。例如,對于上游企業來說,其資金需求主要在于機器設備購買方面。而對于下游企業關注的重點在于人力成本的資金輸出。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為農業企業提供更加符合其發展的金融服務,促進資金的有效利用,減少經營風險,充分滿足農業企業的發展需求。
三、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性
互聯網金融以其自身的優勢特點,為農村地區的金融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對于解決“三農”問題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互聯網金融介入三農發展問題奠定了基礎;政府的政策支持;農村企業的醒悟及改革,為互聯網金融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中堅力量;部分農村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力量,宣傳企業品牌,提高知名度和企業信譽,有利于吸引融資,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首先,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互聯網金融介入三農發展問題奠定了基礎。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一直以來農業生產是重要的根基,農村地區的發展問題備受關注。長期以來,我國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尤其是近幾年,大力發展農村產業,例如鼓勵農村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劃化農業等,但是這些都離不開政府足夠的資金支持。此外,傳統的金融服務由于信息技術不到位,覆蓋面較小,在當今的通訊技術作用下,農村金融服務不斷擴大服務范圍,對推動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次,政府的政策支持。自互聯網金融發展以來,政府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農村地區的發展,并且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旨在明確農村金融改革目標,創新農村金融制度,并不斷推動“三農”問題的解決??偟膩碚f,政策的支持為互聯網金融在農村地區的普及和發展帶來了重要力量,使得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能夠得到懲罰,有利于維護金融行業秩序,從而推動金融服務的有效開展,最終農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再者,農村企業的醒悟及改革,為互聯網金融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中堅力量。在互聯網金融環境的渲染下,農村企業逐漸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并對經營模式進行創新。例如,微信掃碼付款、網上下單等新興服務模式。這種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能夠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機,同時節省交易成本,還能擴大服務范圍,對于企業自身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最后,部分農村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力量,宣傳企業品牌,提高知名度和企業信譽,有利于吸引融資,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傊?,農村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發展,三農發展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經濟發展。農村互聯網金融是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有效解決三農金融服務問題的重要舉措。
四、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互聯網金融雖然以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積極服務于“三農”,帶來了重要的意義,但是從實際來看,也伴隨著一些問題的出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風控體制不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過程中,客戶資金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也是衡量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較晚,至今風控體制仍然不夠完善,包括決策、內控、激勵、約束及處罰機制等,均未成熟。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的各個業務主體的安全意識不夠強,風險控制體制單薄,僅僅依靠交易平臺,風險較高。就目前而言,常見的風險包括計算機病毒、網絡金融詐騙、電腦黑客攻擊等等,類似的現象越來越多。而且,大多數業務主體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交易,交易信息在平臺上傳輸,如果風控機制不夠嚴格,容易導致信息泄露,雙方的隱私都難以得到保護,增加了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隱患,不利于助力“三農”發展
(二)在支農領域占比較少?;ヂ摼W金融的起步相對較晚,在我國支農領域中占比較少,雖然正在不斷發展,但就目前而言,傳統的金融機構已在農村地區發展成熟,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且覆蓋面積廣,再加上多年來的經驗積累和信譽的樹立,服務質量相對較好,且穩定發展,相比而言,互聯網金融在短期內無法占據市場,需要長期不斷發展。
(三)立法監管不到位。在金融行業方面的相關立法,目前仍然是以傳統的金融業務為對象?;ヂ摼W金融出現及發展至今,尚未明確立法。作為新興事物,缺乏法律加以規范,容易導致金融市場的混亂。再加上,農村地區的法律環境較弱,農民的法律意識較差。當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發生法律糾紛,農民無法通過法律維護自身的權益。同時,目前較為常用的P2p貸款平臺,僅僅依靠行業自身約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監管,導致金融行業良莠不齊,安全隱患較大。
(四)農民思想保守。在農村地區,由于眾多歷史原因,農民的思想觀念仍然比較傳統、陳舊,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尤其是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環境下,雖然已逐步走向農村,但是金融知識匱乏的農民們往往很難接受,需要長期發展,才能被農民真正接受。就目前來說,大多數農民認為傳統金融更加符合農村地區的經濟環境,導致互聯網金融在農村地區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困難。
五、完善措施
(一)搭建網絡。網絡搭建是促進互聯網金融助力“三農”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一,要搭建起開放式平臺,促進各交易主體之間的充分溝通和交流,實現資源共享,企業之間可以合作共贏,從而增加各自收益。第二,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消除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隱患。將形成的網絡數據進行分析,更好地了解市場環境及投資者需求,做好金融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客戶體驗,降低安全風險。第三,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服務理念,改變傳統“面對面”交易的金融服務模式,使得農戶可以足不出戶即辦理各種業務,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
(二)增強網絡安全管理。在網絡金融犯罪泛濫的當今,農村地區互聯網金融助力“三農”發展的過程中,要解決好互聯網金融交易安全問題。網絡平臺要加強后臺監管,增強網絡安全管理,確保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安全開展和運行,進而保證資金安全,給客戶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所以,完善風險管理體制、增強網絡安全監管,是解決現存問題的重要舉措,努力為客戶創建一個安全、可靠、值得信賴的交易平臺。
六、結論
總而言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下,想要充分解決互聯網金融在“三農”發展中的問題,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和觀念,創新改革傳統的金融交易方式。眾所周知,互聯網金融確實為農村地區帶來了一定的經濟發展,從而推動了“三農”發展,在其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功不可沒。但是,在認可互聯網金融的優勢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深刻地認識到伴隨產生的問題和弊端,主要包括立法監管缺失、農民思想傳統保守、風控體制不夠完善、社會信用體制不夠成熟等等。因此,企業應當充分醒悟,主動進行經營模式創新,為互聯網金融介入“三農”發展提供機遇、做好基礎鋪墊等,才能進一步改善現狀。同時,相關部門及企業要正視現存的問題,積極尋找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切實推動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艷.農村互聯網金融的內涵、模式及創新監管對策[J].江蘇農業科學,2018,46(15):339-343.
[2] 宋韜.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1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