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公安教育倡導理論貼近實戰,提升公安專業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是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文件檢驗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應用技術學科,具備較強專業性,本文通過對公安機關實際工作需要及學生課堂認知情況調研,發現目前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及不足,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對“文件檢驗學”理論及實驗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研究。以期提升該課程教學質量,更好地服務公安工作,培養專業人才。
【關鍵詞】公安工作 文件檢驗 教改
【中圖分類號】D91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053-01
文件檢驗學是運用有關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的理論成果,研究文件的形成與變化,文件檢驗的理論與方法,以及利用文件進行違法犯罪的規律和特點的一門應用學科。“文件檢驗學”課程是大多數公安院校的必修課程,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應用技術學科,要學好它,需要熟知各個學科領域如,人體力學、語言學、分析化學等知識。以往的該課程教學只有單一的教師講授,主講教師的知識有限,加上學時的限制,無法用更多的學時為學生補充背景知識。導致學生對文件檢驗鑒定的技術方法、技巧掌握有限。為響應公安教育理論貼近實戰的號召,必須在教學模式上進行相應的改革及創新。
一、實際公安工作對“文件檢驗學”專業知識需求情況調研
通過深入各公安機關調研發現,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有差距,公安機關在專業方面的要求如下:
1.筆跡方面。識別案件中的筆跡有無偽裝或異常跡象,識別檢材和樣本字跡是否具備可比對條件,從筆跡中提取出一些書寫人的個人信息,如,身體狀況、文化程度、職業等,簡單筆跡檢材、樣本的比對分析,為辦案提供方向和依據。
2.言語識別、印刷文件方面。利用言語人的言語內容,提取嫌疑人信息,如:言語人大致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所在地區等;判斷文件的形成方式、識別貨幣的真偽、識別印章印文的真偽的方法,并進行簡單地對比分析,輔助案情分析。
3.污損文件、勘驗送檢方面。利用簡單儀器判斷文件是否存在變造、簡單地壓痕顯現,還原文件內容;熟知文件的勘驗、送檢、檢驗流程,及相關文件規范和應該提交的材料,會一些損壞文件的提取、固定及包裝、送檢知識。
二、學生對“文件檢驗學”課程教學的反饋情況
通過深入“文件檢驗學”課程授課對象調研,總結了學生對該課程教學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具體如下:
1.教學內容方面。第一,需要更合理分配各部分內容的授課課時;第二,教學中多引用一些實際案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把理論部分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第三,拓寬知識面,學習更多相關知識,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第四,介紹一文件檢驗學的前沿性研究,使學生了解文件檢驗學目前的發展趨勢,為以后的創新課題或者畢業設計做準備。
2.教學方式方面。第一,增加課前復習環節,回顧上堂課學習的內容,加深印象;第二,教學方式多樣化,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中去,提高學生參與度;第三,通過慕課、專業公眾號等形式使得學生能自主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課堂教學中制無法拓展學習的知識。
綜合上述內容,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對象等方面進行了教改研究。
三、教學內容的改革
1.必學課程。在公安工作中應用廣泛,涉及辦案等內容的課程包括:《筆跡檢驗》、《言語識別與鑒定》、《印章印文檢驗》、《污損文件檢驗》、《文檢案件的勘驗、送檢》等。這些課程與實際公安工作息息相關,對于這些課程,要求學生進行認真系統的學習,完成課程安排的作業和實驗。理論課程講授時,也會進行提綱挈領的總結、提示重點內容或針對性的提問,這些部分的實驗課程會用實際案例演練,更能貼近實戰。
2.選修課程。有的課程,其內容與本課程教學內容相關,如能掌握這些知識,會把本課程學得更好,并可參與一些與本課程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進行大學生創新項目的研究,作為畢設素材等。這些課程有《文件形成時間檢驗》、《文件材料檢驗》等,對于這些課程,我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開展自主興趣小組學習。
3.了解性學習的課程。有些課程,其內容不僅與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相關,還與其他課程相關。包括《人像識別》、《聲紋鑒定》、《印刷機具識別》等,它們涉及面廣,我們不做過多要求,只是把這些資源信息提供給學生,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去學習、了解,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
四、教學手段的改革
為了更高效的來幫助學生學習,整合現有資源后,對教學手段的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1.教學多樣化。第一,在部分章節開展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使學生獲得更深刻的學習體驗;第二,用慕課等方式,拓展課下學習,增加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機會;第三,以案說義,使學生在案例講解中學習、應用理論知識。
2.調整講課順序,增加學生作業反饋環節。教材的編排為符合有系統性和完整性,會使得一些內容在多章節中重復出現或者本應該散落在各個章節中的內容集中編排在同一章節中等現象。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編排授課,會導致教學紊亂,因此要合理調整講課順序,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具體點出學生在作業和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和具體的解決方法,從而更好的理解、吸收知識點。
3.建立公眾號,向學生推送必修課程的安排及進度,推送選修課程、了解學習課程的書單和目前文件檢驗學的前沿性研究內容,拓展學生知識面,為創新課題和畢設打基礎。建立授課答疑群,課下解答疑問,了解學生對課程的意見和建議,發現學生的新想法。
綜上,本文通過對實際公安機關專業知識需求的調研、學生對課程的建議和意見的調研,借助豐富的資源提出了一些文件檢驗學的教改措施,以期提升該課程教學質量,更好地服務公安工作,培養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凌宏.文件檢驗課程的教學設計方法[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1(3):37-39
[2]謝朋,李彪,暴仁.《文件檢驗學概論》“動態教學”新探[J].職業教育,2007(4):42-43
作者簡介:
戴超蘭(1992.10-),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件檢驗專業刑事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