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玲 劉琴
【摘要】學生成長輔導室是在新形勢下適應時代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新型心理健康教育載體,是教育教學工作的補充,是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的重要內容。理解其內涵、產生的必要性,探討其建設方案及反思建設效果,為更好的建設學生輔導室提供依據,是此文寫作目的。
【關鍵詞】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成長輔導室 特色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256-01
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當代大學生所承受的壓力也在加大。多元文化的交流、人生觀價值觀的碰撞、學業的困惑、家庭經濟問題、人際交流障礙、性格缺陷、感情生活、對于未來職業生涯的迷茫等,都可能陷當代大學生于苦悶和彷徨。這些都是社會、教育工作者及大學生群體本身應當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多數重點放在學工處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然而,有限的學校心理咨詢資源難以滿足不斷擴大的心理輔導需求。正因如此,湖南省教育廳提出了“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實將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內容前移”的工作思路,并提出建設一批“環境友好、師生互動”的 “學生成長輔導室”的工作目標。
1.學生成長輔導室涵義
成長,泛指動物或事物走向成熟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斷變得更好更強又成熟的一個變化過程。高校學生成長輔導室,是以提供學生成長發展、 促進學生綜合修養提升、幫助學生成長成材為目的的學生服務平臺《以大學生成長輔導室為平臺的大學生愛心修養的養成教育研究》。學生成長輔導室通過聆聽傾訴、溝通解惑、矯枉補缺等心理輔導以及學業生活解疑、事業人生規劃、社團活動參謀等工作形式來幫扶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奮斗的目標,職業的定位。
2.建設學生成長輔導室的必要性分析
2.1 新時期培育人才的需求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念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高校學生成長輔導室的建設是在響應十八大精神的基礎上,適應新形勢下學生需求多樣化的一種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教育教學的有益補充與拓展,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2.2 彌補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力量不足
學生成長輔導室與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在工作上既相互聯系又截然不同,是學校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力量的補充,是成立于系院的二級心理健康輔導新載體。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在服務對象上多數偏重于處理及預防各類有心理異常及心理障礙的學生,學生成長輔導室側重的是在實際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發展性心理問題。在工作方式上心理咨詢多以學生主動預約、中心幫助解決問題為主,而輔導室則以工作人員主動預約有需要幫扶的對象為主。在工作時間上校部心理咨詢中心不能根據學生中出現的新問題而靈活調整,在空間上也很難覆蓋全校。
2.3實現二級系院心理健康工作規范化與制度化
當前,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由輔導員承擔,而這些瑣碎、分散的日常管理工作幾乎占據了輔導員大量的時間,使得很多輔導員抱怨“工作過忙,無時間開展心理健康工作”。其實不然,輔導員由于其工作的自身特點,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直接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通過學生成長輔導室制定出專門的學生輔導方案及工作記錄,能夠實現把輔導員日常瑣碎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化與規范化。
3.建設學生成長輔導室的幾點思考
3.1緊密聯系院級心理咨詢中心,做到資源互補
由于成長輔導室的工作人員多數是二級系部的輔導員和學生工作者,他們多數不具備心理輔導的專業知識,在輔導過程中難免因方法不當而造成輔導效果不理想。成長輔導室緊密聯系一級心理咨詢中心,把心理問題嚴重的個案和一級心理咨詢中心共同探討解決,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作為二級輔導中心,學生成長輔導室又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心理咨詢室資源不足的問題。因此,二者之間要做到緊密聯系、資源互補。
3.2結合系院實際,形成成長輔導特色品牌活動
成長輔導室應與學生日常管理相結合、繼承與發揚原有的教育平臺,結合系院實際,為學生提供與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成長成才發展輔導工作。如我校“微敏(women)約會吧”學生成長輔導室的建設,是對我系“她世界”女生教育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補充,是我系網絡教育品牌“微敏空間”的線下實體教育平臺。三者相輔相成,互成合力,結合我系女生較多的實際情況,共同打造“一切為了她、為了她的一切”的工作理念。
3.3突出輔導者主動性,創新成長輔導載體
在成長輔導過程中,強調的是輔導者主動找學生進行輔導。從個體輔導來講,輔導者認為學生在某些方面需要提升、改善、修正,所以主動約談學生。所以輔導者應突出自己的主動性,不能把成長輔導當成心理咨詢。成長輔導室是為成長輔導服務的,成長輔導可以在成長輔導室開展,也可以在成長輔導室之外的如寢室、校園等等地方開展,因此應根據具體環境與工作要求,創新成長輔導載體。
3.4以成長輔導室為平臺,不斷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課外活動
如何帶動學生參與心理健康工作,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主動地關心自己的心理發展是心理輔導最有效地方式。學生成長輔導室應結合系院專業特色及學生實際情況,組織開展主題鮮明、積極向上的大學生心理文化系列活動。通過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戶外活動、網上輔導、個體和團體輔導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能夠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夠不斷宣傳、深化學生成長輔導室的工作理念。
參考文獻:
[1]王靜,王浩.大學生特色成長輔導室的建設與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2014(07)
[2]宋志英.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蘇高教,2009年04期
作者簡介:
韓艷玲(1984-),女,河南周口人,講師,研究生,軍事理論專任教師,主要從事國防教育、思政教育研究、心理健康研究。
劉琴(1989-),女,湖南攸縣人,講師,碩士研究生,軍事理論課教師,主要從事大學生國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