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海洋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對于農產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僅僅限制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更對人們健康造成了威脅。所以,進行有機農業植物的保護,成了為人們提供綠色、有機農產品的重要途徑。對有機農業植物的保護,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實現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關鍵措施。本文將通過分析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理念,探索有機農業植物保護技術。
【關鍵詞】有機農業 植物保護 理念 技術
【中圖分類號】S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254-02
農業一直是我國重要產業,在我國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農業對于促進經濟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農業的良性發展,保障農民的利益,需要對有機農業植物進行保護,改變以往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弊端。在當前農業產業結構需要進行轉型升級的當下,有機農業是農業在未來發展中的發展方向,在提升農民收入的同時,也是實現環境保護的關鍵環節。
一、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基本內容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引進有機農業的概念,并在長年的發展中逐漸摸索出適合我國經濟狀況的有機農業發展模式,有機種植規模不斷擴大,而且其質量、產量等都有了明顯提升。有機農業的穩定發展,是實現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在農作物生長的過程中,不適用合成肥料等,使其自然生長,這就是有機農業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礎上,對于農產品質量進行控制,實現農業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這就是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基本概念[1]。
二、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理念
(一)環境保護
環境污染問題由來已久,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在傳統農業發展中,由于大量農藥和化學肥料的使用,對于大氣、水、土壤等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得環境惡化,對于農業的長遠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綠色植保”的理念,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旨在保護正在不斷流失的植被,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人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
(二)全程管控
《植物保護法》和《國家有機產品標準GB/T19630》等法律法規的頒布,使得對于有機農業植物保護有了法律依據,能夠使得有機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在有機農業植物保護中,要遵循全程監控的理念,設置專門的資料庫,對于農業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和管理。
(三)病蟲害綜合治理
在有機農業的發展過程中,病蟲害會對有機農業植物造成嚴重的損害,降低農業生產質量,甚至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避免過往農業發展中出現的農藥污染問題,要遵循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理念,對于生物技術、物理技術等進行有效結合,促進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合理開展。
三、有機農業植物保護技術
(一)選擇優良種子
選擇均勻飽滿、無病和抗逆性強的種子,是在進行有機農業植物保護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能夠使得幼苗在抵抗病蟲害、雜草等方面的能力增強。在進行播種前,需要對于種子進行滅菌處理,保障出苗率。在進行種子的晾曬時,要保障種子的干燥性。為了促進種子的新陳代謝,可以進行晾曬后浸泡處理,對于種子的細菌進行殺滅,提升幼苗的抗逆性。
(二)實施科學農業耕種
首先,應該建立科學的種植制度,當同一種農作物在同一塊土地上進行常年種植后,由于病原體也產生了環境適應性,就會導致植物的抗逆性降低,所以要進行科學的種植制度制定,保障有機農業植物的保護能夠有效開展。其次,在進行有機農業植物的種植時,應當選擇輪作方式,這樣能夠在保障農作物多樣化的同時,對于病原體的環境造成破壞,保障有機農業植物的健康生長[2]。最后,還應該注重對于水資源的保護,避免出現因為肥料應用和農藥噴灑造成的水資源污染。
(三)進行病蟲害防治
首先,應當在種子的選取時注重其抗病能力,還要及時清除受到病菌感染的株體,保障整個有機農業植物的生長環境;其次,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應該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開展工作,不能夠使用農藥,還應該注重對于基因產品的控制;最后,還應該將生物技術和物理技術進行結合,保障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引進害蟲天敵、制作防蟲網等方式實現病蟲害的防治。
有機農業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實現其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模式,有機農業植物保護成了當前農業發展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工作,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在進行有機農業植物保護中,應當遵循環境保護、全程管控、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理念。選擇優良種子、實施科學農業耕種、進行病蟲害防治都是在進行有機農業植物保護中的關鍵措施。
參考文獻:
[1]許從建.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理念與措施[J].安徽農學通報,2014(16):70-71.
[2]劉波,冒乃和,陸萍.歐盟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理念和技術措施[J].植物保護,2004(0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