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生金
【摘要】打造學校團隊時,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唯有教師個人發展,才有學校的發展;唯有學校的發展,教師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為此我們在教研模式、方法上下功夫,細節上做文章。推行片區“六字”教研,使其成為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的最有效途徑。
【關鍵詞】學 幫 引 磨 賽 創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054-02
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提升教育質量,就要在方法上下功夫,細節上做文章。我輔導站現推行的片區“六字”教研,切實在提升教育質量上開辟了一條捷徑。這種教研活動具有組織方便、實效性強、省時等特點,也是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以“學”促研。
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充電方式,一個人在平時只有加強學習,博覽群書,充實了新鮮血液,就能達到足不出戶,知天下事的境界。我輔導站一貫堅持這種做法,每學期給所有教師統一發放自修筆記本,要求每一位教師每學期讀一本名著或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征訂學習一本教育類專著、刊物,在每天早自習時間安排20分鐘為全體教師讀書時間,有力保證了教師每天的學習時間和質量。讀書學習情況實行與年終考核掛鉤,定期檢查評比,督促每一位教師在業余時間內擠出時間給自己加油充電,讀書活動的有效實施,幫助教師更新了理念,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意識。
創新教研機制,將高效、實用的校本教研活動和教師培訓融為一體,切實達到了以教促研,以研代訓目標。加強培訓,轉變理念,適應新的教改形勢要求。結合新課改培訓,積極選派教師分別到省、市、縣聆聽專家報告,受益名師名課,在片區教研活動中,我們安排外出學習的教師進行再培訓活動,也是區域內教師學習新理念、掌握新技能的另一條捷徑,每學期都讓參加高一級培訓的骨干教師在片區內進行再培訓活動,這樣教師在本輔導站就能接受外界信息,轉變思想,開拓眼界,從而不斷完善自我。
2.以“幫”促研。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不僅適用于學生也同樣適用于教師。中青結合、老幼互補。老教師喜歡年輕人活躍的思維,青年教師喜歡學習老教師豐富的經驗。通過聯片教研活動學校之間、教師之間改變過去“閉門造車”、“單打獨斗”的活動方式,教師再也不用為自己教學設計的是否合理而困惑,也不需要因教學方法的欠缺而苦惱。在這個成長平臺中大膽將個人的智慧和特點展現出來,大家群策群力在交流討論中彌補個人的不足,在傾聽、吸納他人意見的基礎上學會協作和分享,在互動中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知識含量。
3.以“引”促研。
骨干教師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學識廣博的學科帶頭人乃至名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先進的教學理念、掌握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擁有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在我們偏遠山區骨干相對緊缺的情況下,我們在培養骨干的基礎上更以典型帶動、骨干引領作為教師發展龍頭,要求每名省級及以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年內完成兩名青年教師的培養任務;每位縣級骨干教師或學科帶頭人年內完成一名青年教師的培養任務;培養對象由本人自己確定,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片區內其他兄弟學校教師。在片區教研活動的舞臺上,力求骨干教師做到“三帶”:帶師魂——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帶師能——掌握教學基礎知識與技能。帶師德——為人師表,育人之道。利用片區教研展現骨干教師的優良師德,認真執教的精神,使廣大教師真正懂得作為教師責任重大,無尚光榮,感染了廣大青年教師,使他們樂于教、勤于教、認真教、吃苦教。
4.以“磨”促研。
磨練永遠是成長的基石。磨課反思活動是我輔導站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又一大亮點,但凡在片區課堂教學活動中推薦的示范課,都要經過各學校反復打磨,形成精品課后才得以展示。磨課活動緊密結合各學校現行的說教課活動而展開,授課教師首先對形成的初案從設計思路、流程、重難點等方面進行說課,組內成員進行補充修改,形成首案。授課人按照首案進行課堂實踐,課后進行反思,組內成員進行議課交流。最后,授課人進行第三次修改完善,形成定案,再次進行課堂實踐,形成的優質課才能參加片區教研活動中的課堂展示。不斷的實踐-完善-再實踐-再完善的打磨反思活動,造就了一堂堂精品課。
5.以“賽”促研。
每學期兩次的中小學課堂教學技能大賽活動是我輔導站長期堅持且雷打不動的一項技能比賽。我輔導站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解決與自己最接近,最實際的問題,真正體現教研為教學服務的思想。每學期組織的片區賽課教研活動都堅持在組內初賽、校內復賽的基礎上,進行站內決賽??此茖こW钇閸纾扇缛菀讌s艱辛。在片區賽課教研活動中各學校對參賽選手進行細致輔導,同事間反復聽課、評課,骨干教師“會診”,尋找遺漏與瑕疵,體現了極強的團隊意識,不藏不掖,毫無保留地對參賽選手進行幫助。好多參賽教師不負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期望,全身心投入,教學設計和說課稿反復推敲、修改、補充、完善, 展示課件精挑細選, 精益求精,整個參賽過程對參賽教師來說是一次很大的收獲。
6.以“創”促研。
外樹形象、內練真功,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我輔導站在扎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適合本地教育發展的片區教研新模式,并逐步走向成熟。一是集體備課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我們推行部分學科集體備課活動,使教師在思想碰撞中有了新的靈感,課堂教學實效性得以體現,切實加強了校際交流,相互學習,謀求教學質量的提高。二是創新素質教育載體,打造天堂特色教育。每次片區教研活動的最后一項就是教師才藝展示活動,在這一環節中所有教師均有機會展示自我,相聲、小品、魔術、跳舞、唱歌、書法等應有盡有,片區教研活動的才藝展演為廣大師生搭建一個表現與展示自我的平臺,唱響了全鎮素質教育的主旋律,使廣大師生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教學、藝術雙向發展并日趨成熟。三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得到有效整合。全鎮各校電子白板得以普及,為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注入了新的活力,積極創建天堂教育信息網,并按時上傳片區教研活動優質課件、教學案列、交流研討材料等,搭建了全鎮教師的交流學習平臺,切實實現了現代教育技術服務于教育教學的目標。四是“雙語”教學工作推陳出新。我輔導站所有學校均開設的藏語文學科,因受學科限制,相對其他學科網上資源較缺,加上教師在制作課件方面能力不足,不熟悉藏文輸入法,藏語文課堂教學成為一直困擾全輔導站學科均衡發展的瓶頸。片區教研活動使全體雙語教師真正嘗到了優質資源的甜頭,大家在閑余時間積極參與學習,從藏文輸入法開始,逐步到課件制作,片區內教師通過網上交流,自身業務素質迅速提升的同時,課堂教學資源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就去年我輔導站兩名教師在縣級藏語文課堂教學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一名教師藏語文教學設計獲“甘肅省雙語教學設計”一等獎?,F在大家都深有感觸地說“原來我們的藏語文課堂也能如此精彩”。教師們注重積累和學習,有自己教學“理論”和實踐的升華,形成有一定影響力的教學風格,成為在某一個學科,在一定區域內的知名教師。
精細教研,為師生成長、學校發展畫出最大的同心圓,讓師生充分享受教育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