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俐
【摘要】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擺脫英語專業培養模式單一和同質化問題,應用型院校應根據自身辦學定位,積極探索多元化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貫徹工程化教育理念,創新英語專業工程化人才培養模式是此類院校英語專業改革發展的一條有效路徑。
【關鍵詞】工程化 應用型院校 英語專業人才培養
【課題】南京工程學院高等教育研究課題,編號:2017ZC05。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238-02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統計,英語專業為全國高校開設最多的專業。這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大批英語專業人才,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但也會帶來培養模式單一、同質化嚴重、畢業生相對過剩、學生所學與社會需求脫節等問題。對于為數眾多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英語專業如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辦出自身特色,解決畢業生出路問題,實現專業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尤為突出。
一、應用型院校英語專業工程化人才培養思路
工程的本質一般理解為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多學科的綜合應用、實踐和創新。工程化作為一種教育理念,體現了計劃性、系統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等思想,其核心是開放辦學、校企合作、理論教學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畢業生工作適應能力。[1]人文社會科學,特別是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貫徹工程化理念,就是在系統思考“工程”本質的基礎上,運用系統科學理論方法,研究和制定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過設計多元教學目標、調整課程設置、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畢業論文考察形式,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動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近年來,傳統“精英式”的高等教育理念,趨同性的“研究型”高等學校辦學模式和大一統的“學術性”人才培養模式逐漸受到挑戰。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充分考慮自身所處的社會背景、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及高等教育發展的總趨勢;必須充分考慮自身發展的歷史積淀及優勢;以“差異化”發展的思維;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優”的辦學方略,體現優勢,持續發展。[2]在此背景下,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一般定位為“應用型、地方性、教學型、工程化”。英語專業工程化人才培養模式貫徹了“差異化”的發展思維,其工程化、創新性、實踐性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特點與此類院校的辦學定位相一致。
二、英語專業工程化人才培養路徑
(一)優化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應充分考慮英語專業特點、社會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適當降低專業基礎課的重復性,減少所占課時。在專業核心課程設置時,增設諸如機電工程英語、工程翻譯、計算機輔助翻譯等特色課程,使課程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職業針對性。適當增加創新創業知識與能力學分的比重。
(二)強化實踐教學
積極爭取學校對于英語專業的重視和投入,建設和升級現代化的交傳、同傳語音室,翻譯實驗室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模擬場所。大膽嘗試讓學生參加校外的有償英語語言服務類實踐,將其折算成教學課時和學分。另外還要加強與校外企事業單位的合作關系,建立實習基地,將課堂延伸到校園外。
(三)改革畢業論文
傳統的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存在諸多弊端,并不能全面檢驗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建立與工程化人才培養相適應的多元化的畢業設計新模式,將畢業設計作為工程化人才培養創新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可以借鑒如下做法:將學術論文,翻譯實踐(英譯漢或漢譯英),翻譯報告,社會調研報告,項目考察報告等相結合綜合考評。
(四)優化師資隊伍
在師資建設和配備上,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兩種方式來滿足工程化人才培養的需要。一方面,指導和鼓勵教師進行職業規劃和提升,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相關企事業單位兼職或市場行為的語言服務等方式,彌補實踐經驗的不足,從而積累實踐知識用于反哺教學。另一方面,還要將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技能人才“請進來”任教,比如翻譯公司的在職譯員或者外貿公司的職員等來校做兼職教師。
三、結語
應用型院校英語專業可以借鑒工程化教育思想,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工程化人才培養的新機制,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培養,不斷提升專業教育質量,促進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工程化人才培養路徑是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多元化的有益探索,并不意味著此方法放之四海而皆準,各個學校應根據自身的發展定位尋找適合自己的培養路徑。
參考文獻:
[1]王傳忠.工程化:高等工程教育的戰略選擇[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11(1).
[2]劉志鵬,楊祥,陳小虎.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模式的創新與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