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聚成,唐 雨,黃永良,莫路珍
(南寧學院,廣西 南寧 530200)
高校是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的陣地和載體,在當前高等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開展高校體育教學工作,是高校及廣大體育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新形勢下,繼續(xù)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發(fā)展趨勢。按照《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要求,必須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這也使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從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盡管在體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也使體育課與課外體育活動加強縱橫向聯系,但在具體的教學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到位的方面,特別是個別體育教師對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認識不夠到位,制約了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繼續(xù)進行深入研究。
所謂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就是指課余體育與體育課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標任務。從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概念來看,最重要的就是要實現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健康教育與素質教育等諸多方面的緊密結合,不僅對體育教學具有重要價值,而且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從有利于體育教學改革的角度來看,隨著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使高校體育教育更加符合形勢發(fā)展需要顯得十分重要,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教學工作更加重視理論教育和校內教育,這就使體育課教學缺乏多元化、系統(tǒng)化及實踐性,通過實施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高校體育課教學工作步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軌道,特別是由于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要求廣大體育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式和方法,以利于推動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和實施,因而有利于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來看,由于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f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加入體育俱樂部、體育社團,或參與校內外各類體育競賽活動、體育表演、體育文化沙龍等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讓學生拓寬自己的體育知識面,不僅可以使學生多掌握更多的體育技能,而且也能夠使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不僅有利于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而且也能夠使學生的健康素質、心理素質、人文素質及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通過對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盡管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推動體育教學改革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而且很多高校也在積極探索有效的應用機制,但按照“健康第一”和“立德樹人”目標的要求,仍然存在許多制約因素,導致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無法發(fā)揮更加積極、更加有效的作用。深入分析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制約因素,突出表現為3個方面。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對開發(fā)和拓展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來說,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在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方面取得突破,但當前一些高校在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還存在教學理念缺乏創(chuàng)新的問題。例如,一些高校還沒有將“選項教學”作為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方法,許多時候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再如一些高校盡管實施了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但在教學目標方面還不夠明確,還沒有將“健康第一”和“立德樹人”作為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目標,導致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形式主義,無法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及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質方面取得突破。
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要有先進的理念作為支撐,而且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課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擁有良好的基礎。但當前有一些高校在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內容設計方面仍然比較薄弱,缺乏多元化、系統(tǒng)化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問題。例如,一些高校還沒有把課外體育成績納入到評價、考核體系中,課外教學、課外實踐等只是課內教學、課內實踐的必要補充,直接導致課內、課外缺乏平衡,特別是沒有納入到考核體系中,許多學生對課外教學和課外實踐也只是“走過場”和“應付差事”。還有一些高校不重視體育課內外一體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特別是對“網絡課程”資源缺乏足夠的重視,“互聯網+體育”還沒有成為重要的教學載體和教學平臺。
對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來說,不僅要在教學內容方面下功夫,而且也要具有很強的特色,最大限度提升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但當前個別高校在打造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特色教學體系方面仍然比較薄弱,“精品課程”相對較少,體育社團組織發(fā)展不夠到位,各種形式的俱樂部也沒有得到有效的發(fā)展等,同樣會制約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深入實施。還有一些高校還沒有擺脫“學科本位”的教學思想,在打造特色體育教學項目方面缺乏有效性,同時也沒有將體育游戲、體育文化、民俗體育等納入到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更是比較薄弱。由于個別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缺乏特色,使其既缺乏吸引力也缺乏影響力,時尚體育運動項目相對較少,休閑體育運動項目和娛樂體育運動項目更是少之又少,必然會影響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效。
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適合高校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模式,應引起高度重視。針對當前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存在的一系列制約因素,應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積極推動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使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重點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創(chuàng)新是進步的靈魂。對高校體育課教學來說,在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運用創(chuàng)新性的理念、系統(tǒng)化的思維、目標化的導向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要將“健康第一”和“立德樹人”作為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目標,無論是校內教學還是校外教學,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展開,既要高度重視校內校外、理論實踐等諸多方面的緊密融合,而且也要把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強化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重中之重,以務實的作風推動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深入實施。高校應建立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激勵和約束機制,鼓勵和動員體育教研組、廣大體育教師開展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一定要在教學內容體系建設方面狠下功夫,通過不斷拓展教學內容,使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更具有豐富性和系統(tǒng)性。這就需要高校在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建立比較完善的評價、考核機制,要將課外教學和課外實踐作為體育評價和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應在35%~45%之間,只有這樣,才能使體育教師和學生更加重視校外教學和校外實踐活動,避免出現走過場和應付差事的現象發(fā)生。要積極推動教學載體創(chuàng)新,將“互聯網+體育”作為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載體和策略,加大對“網絡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力度,可以建立相應的網絡平臺、APP平臺及其他與“互聯網+”相關的“線上”學習平臺,并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既要加大相關的硬件、軟件等諸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時也要積極引導體育教師加強學習和研究。
只有形成特色,才能具有吸引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在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高校及廣大體育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特色化教學,努力使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要將混合教學模式作為實施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方法,建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機制,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及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轉變“學科本位”的狹隘教學思想,積極打造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特色教學項目,如應將體育游戲、體育文化、民俗體育等緊密結合起來,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更多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強化體育教學的多元化;要積極推動高校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的發(fā)展,強化體育社會和體育俱樂部在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體育精神及綜合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
在我國大力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對高校體育教育來說,應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特別是要從落實“健康第一”和“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入手,積極探索更加科學、更加多元、更具特色的教學模式。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是落實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舉措,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應堅持不懈地創(chuàng)新,特別是要在創(chuàng)新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理念、拓展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內容、形成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特色等諸多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