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居倫
田徑運動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在學生中的總體地位卻得不到上升,其原因無非是田徑本身的運動性和枯燥性。新課改下的田徑教學仍不能按照要求去提高學生在課程中的趣味性。學生更愿意去接受趣味性較強,更加有吸引力的運動。這使得田徑運動越來越得不到重視,田徑教學也會面臨一些問題。
現行田徑教學的內容仍然是以項目為單位。在選擇上顯得單調,教學進行中先教學生熱身運動,教導田徑運動技術,再對學生進行運動考核,這種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古板。而教學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并不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優秀的田徑運動員。
大多數的體育教學都是在完成教學任務,走走形式過于簡單,先是跑圈,然后熱身運動,最后開始田徑賽跑,不外如是。大多數的教師沒有想到怎樣把娛樂帶到教學中去,忽視學生的創造性的行為比比皆是,系統化的教學會剝奪學生的自由度。同時,教學中存在的枯燥的單項訓練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壓抑。
各個院校田徑考核的方法過于系統化和制度化,規范了時間和距離,在不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的情況下對所有的學生進行批量考核。這種方法對學生的心理會造成一定的壓力,天生運動能力較弱的同學甚至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這樣打擊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體育教學中存在強制性的內容,不能在學生自發、自主的情況下教學。教師為了完成任務量,學生為了完成課程量,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都會出現偷懶、懶散、怠慢的情況。
教師要對田徑教學的內容進行整改,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指導,還要重視發展學生趣味性,娛樂身心。教師還應該對教學的教材進行更換和整改,為拓展教學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1]。例如,在教學中增加趣味性比較濃厚的花式田徑比賽,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教師難度和長度都要有所增加,這樣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此外,田徑的課程中的技術技巧以趣味問答的方式展現出來。
傳統的教學模式多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會降低學生和老師的興趣,缺乏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會產生一種氣氛壓抑的課堂。教師為了完成任務,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所以要學會創新教學模式,活躍教學氣氛。例如,教學模式不是上行下效,也不是邯鄲學步。教師可以選擇比賽教學,教師做一個動作,由學生依次傳授學習,同學們來觀察孰對孰錯,并設立獎懲措施。這種方式可以充分的活躍課堂,活躍教學氛圍。體育活動的教學方式,在田徑教學中加入體育游戲,目的是更好的帶動學生,帶動課堂。這種方式要求教師要編創具有針對性的和實用性的游戲,通過創新教學,改善教學氛圍。
體育教師需要學習大量的專業知識,掌握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教師要著眼看到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基于課堂表現和課堂進步幅度來評判學生在結課考核中所取得的最終成績。在考核中觀察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課堂的態度、努力的程度等相關因素。成績評定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反映他們在課堂上的變化[2]。
例如,在考核中設置三檔考試內容,第一檔為能力強的同學設計,第二檔為能力不強不弱的人設計,第三檔為稍弱的人設計。第一檔的考試內容適合能力強的,若能完成考試則滿分,第二檔的人若能完成,也是滿分,第三檔的人若能完成,同樣是滿分。在考慮個體的差異下設置檔位會使學生產生階級偏差,所以在考試中要分撥進行,同時不要告知學生,這樣學生不會知道自己是哪種階級,只知道自己的考試內容不同而已。
在新課改下規定下,很多人無視新課改中“快樂體育”和“成功體育”的精神內在,傳統的體育也有很多東西不容忽視,要以傳統為本進行創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理解新課改所提倡的精神。在教學方法上創新,主要目的仍然是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使課堂不再枯燥乏味。
例如,在課堂上多用多媒體教學,室內室外相結合。偶爾給學生看些田徑比賽的視頻,讓學生充分的了解田徑運動的內在和形式,提高學習質量。教師也可以采取組織教學的方法,實行教學合一的方針,在學生內部組織團體,進行團體活動和團體比賽。但是同時不要過分的圍繞學生進行。在提高趣味性的同時,還要鍛煉他們的體能,但不能過分單一的鍛煉,“快樂體育”和“成功體育”旨在營造一種活躍的教學氛圍,而不是單純的成功和快樂。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的時候,還要考慮此方法的目的性,用更好的教學方法來發掘學生的教學興趣,發展田徑教學的潛力。
田徑教學的改革必須轉變傳統教育思想觀念,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方法,還要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在努力營造“快樂體育”和“成功體育”的同時,不忽視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展。田徑教學不能完全的拋棄傳統,要充分帶動氛圍,既能體現田徑教學的趣味性,還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這種新型田徑教學體系的構建,才是個性化的教學方式。
[1]張稚梅.引入“快樂田徑”理念,實現“成功田徑”教育的小學田徑教學思路分析[J].田徑,2017(12):49-50.
[2]高光躍.趣味田徑教學走進中小學體育課堂的構想[J].中華少年,2017(3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