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華/本刊記者
鄉村振興是一道嶄新的時代命題,也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一場深刻變革。江蘇把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全力以赴抓好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離不開政府推動,也離不開億萬農民的主動參與,離不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積極作為。我們要打破思維定勢,克服路徑依賴,提高發展站位,加強統籌謀劃,優化配置資源,抓好關鍵環節,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好地發揮作用,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江蘇篇章。
強化認識是前提。近年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逐漸成為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要準確把脈發展趨勢,充分認識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實施鄉村振興的“火車頭”和“推進器”,其必將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要解放思想,強化認識,因地制宜,統籌謀劃,滿懷熱情,協調推進,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鄉村振興中更有作為營造良好環境。
精心培育是基礎。當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處在成長的“窗口期”,亟待引導和扶持。我們要把握發展導向,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培育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優化扶持政策,完善工作機制。要堅持基本制度、市場導向、因地制宜、落地見效四個基本原則,既扶優扶強、又不“壘大戶”,既積極支持、又不搞“大呼隆”。根據各地實情,準確把脈主體,細化具體措施,有條不紊培育,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元化融合發展、多路徑提升能力、多形式發揮作用。
發揮作用是關鍵。我們要運用系統思維,建立激勵機制,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中發揮引導作用,加快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在改變傳統的重物輕人習慣中發揮示范作用,加快構建“四化”同步發展的人才體系;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加快構建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的文化體系;在轉變資源環境發展方式中發揮基礎作用,加快構建山水林田湖草、風光優美的生態體系;在基層管理體制機制轉變中發揮帶動作用,加快構建崇德善治的鄉村治理體系。
加大扶持是保障。我們要加快構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和保障措施,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強化規劃統籌引領,優化財政支持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多種方式解決用地問題,改善生產經營基礎條件,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發揮保險的風險分擔作用,建立人才支撐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各項政策舉措,不斷夯實支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基礎。
奮斗是新時代江蘇樂章最響亮最動人的音符。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我們要立足省情農情實際,切實統一思想認識,凝聚智慧力量,穩步實施《江蘇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鄉村振興中更有作為,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