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林 高 鵬 張愛軍/江蘇省徐州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邳州市岔河鎮位于蘇魯兩省交界處,面積71.5平方公里,是一個典型的高亢地區農業鄉鎮。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岔河鎮不斷解放思想,破解發展瓶頸,持續推進“平安、暢行、生態、幸福”的“四個岔河”建設。在“暢行岔河”的打造中,2017年,鎮政府財政投入(含獎補)農村道路硬化支出近533萬元,實現8.86萬平方米道路硬化。截至2018年6月,全鎮12個行政村“戶戶通”完成總量累計達40.16萬平方米,村內道路硬化率達到80.8%,村莊環境狀況明顯提升,公共空間紅利得到有效地釋放,干群關系更為密切,廣大村民的增收渠道也不斷拓寬。
抓住薄弱環節,打造道路硬化典型。2017年初,岔河鎮各村硬化道路只有10萬平方米,硬化率約不足20%,村民出行時“雨天和稀泥,晴天滿身塵”,更制約了農產品物流通暢。為此,岔河鎮提出了三年實現“村村通公交,戶戶不沾泥”的具體目標。按照目標規劃2017年需要硬化道路為14.44萬平方米,需要資金1371.8萬左右。鎮年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指標僅在90萬元左右,按照“一事一議”籌資每人不超過20元的標準,道路硬化資金缺口較大,如果將資金平均分配使用,點多量小。鎮黨委決定突破常規將資金相對集中使用,實施整村推進,打造出一個道路硬化示范村,從而調動村干部和村民的參與積極性,引導村民和社會力量投資村內硬化道路建設,破解村民參與度不高和資金缺口的難題。岔河鎮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選擇了良壁村為試點村。試點方案確定后,鎮政府干部進村組織召開兩次村民大會,商量硬化村內道路事宜,就項目定位,工程招標、質量指標、施工監理,特別是資金來源問題,請村民們充分發表意見。在第三次村民會議上,鎮領導鄭重承諾:鎮財政按1∶5落實資金配套,只要村民籌資到位,保證年內良壁村內道路全面硬化。對會議全程進行錄像,作為兌現承諾的憑證。在政策激勵下,絕大數村民贊同修路并積極參與籌資。但在實施“一事一議”籌資過程中,也有個別村民在找借口不愿意出資。鎮村干部多次登門,并動員鄉賢和部分積極出資村民做工作,最終都妥善解決村民籌資問題。
創新籌資模式,擴大“蓄水池”功效。經估算,良壁村道路硬化需要的資金約為100萬元,僅靠村民”一事一議”籌資和省財政獎補資金,缺口太大,“戶戶通”工程面臨資金挑戰。鎮里通過多方論證,提出了“五個一點”資金籌集新模式:“上級獎補爭取一點、鎮級財政支持一點、集體積累拿出一點、發動群眾籌集一點、動員大戶捐助一點”,放大了財政資金杠桿效應,擴大村內硬化道路的投資“蓄水池”。加強宣傳發動,強化村民主人翁精神,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發揮鄉賢的帶動作用,對熱心捐贈的村民進行張貼紅榜公示、立功德碑、在“印象岔河”公眾號進行表揚、在村廣播中對在外創業和工作的捐贈人員的在鄉親屬進行褒揚,培養村民的榮譽感。最后良壁村落實硬化道路資金96萬元。其中,省財政獎補49.2萬元,鎮財政出資30.8萬元,村集體籌資金4.2萬元,村民“一事一議”籌資8萬元,社會捐贈3.8萬元。
完善招標機制,優化資金使用效益。資金落實后,鎮政府立即通過網絡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標。在招標過程中,鎮領導緩解資金壓力,與競標方協商,工程竣工驗收達標后,首付工程款60%,差額部分分3年付清,最大限度發揮了有限資金的使用效力。為保證工程質量,合同中專門約定工程質量保證金等有關事項。對于村民家門口的幾米入戶道路硬化問題,鎮村鼓勵村民與施工隊自行協商解決。2017年3月底良壁村完成道路硬化1.55萬平方米,全面實現村內硬化道路“戶戶通”。
發揮示范效用,引入動態競爭機制。良壁村道路硬化完畢后,當地的群眾主動把自家門前的柴垛、垃圾打掃干干凈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干部敢擔當的激情提升了,為群眾辦事的意識增強了。為了發揮典型效用,解決全鎮村內道路出行不便問題,鎮分三個層次組織干部群眾進行參觀:首先組織其他11個村的村兩委到良壁村進觀摩學習,隨后組織各村有一定威望的10~15名黨員代表參觀,最后組織每村一些問題戶代表體驗良壁村修路前后的反差。通過觀摩、輿論造勢,全鎮農民修路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各村爭先恐后申請修路項目,鎮領導因勢利導,扎實推進“戶戶通”工程的全面展開。2017年5月,鎮選定準備比較充分的黃石村、橋北村和馬季村三個村實施村內道路硬化工程,落實資金258萬元。其中,省獎補65.8萬元,鎮級配套149.2萬元,村集體投入22.8萬元,群眾籌資13萬元,大戶捐助7.2萬元。修建水泥硬化道路3.41萬平方米。9月又安排修路要求強烈的六個村實施“戶戶通”工程,落實資金367萬元。其中,上級獎補97萬元,鎮級配套140萬元,村集體投入54.29萬元,群眾籌資27.37萬元,大戶捐贈48.34萬元。完成村內水泥硬化道路3.9萬元平方米。2017年岔河鎮共完成道路硬化8.86萬方米,是2016年的5.5倍。
完善績效管理,提升鄉村環境質量。“戶戶通”硬化道路逐漸完成,道路維護工作擺上了議事日程,岔河鎮成立了公共基礎設施運行維護小組,投入300萬元購置壓縮式垃圾車1輛、勾臂式垃圾車4輛、勾臂式垃圾箱102個,做到全鎮12個村全覆蓋。另外,鎮里給每村每年8萬元的道路維護資金,每季度出資32萬元作為12個村的評級績效。每個鎮領導分管一個村的維護道路和公共衛生治理工作,每周組織召開一次情況分析會議,揭短亮丑,曝光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問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蹤落實整改。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村內的生活環境質量明顯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不斷增強。□

橋北村部及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