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國 /江蘇省南通市農業委員會
近年來,南通市按照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總體部署,強化工作舉措,加大政策扶持,加快產業融合,統籌污染治理,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的現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道路。全市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增強,肉蛋奶總產量超過100萬噸,2017年畜牧業總產值163.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5.6%。
發揮規模養殖優勢,向標準化集約化轉型。切實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發揮市場調節、規范管理和環境整治等多重作用,加快淘汰散養戶,壓縮小規模養殖數量,提升大中型規模養殖比重。“十三五”以來,全市規模養殖呈現跳躍式發展的良好勢頭,規模養殖水平持續攀高,2017年全市生豬大中型規模養殖占比達70%。切實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鼓勵在農業園區、規模種植業基地配套建設農牧結合、生態循環型畜禽養殖場,支持在土地資源豐富、環境容量大的沿海灘涂地區適當布局規模畜禽養殖基地,提高以豬肉、雞蛋為主的畜產品安全供給保障能力。深入開展畜禽養殖示范創建活動,全市建有農業農村部畜禽標準化示范場29家,省級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392家。
發揮品種資源優勢,向區域特色經濟轉型。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建立了原種場、擴繁場、商品場相互配套的三級良種繁育體系,全市現有狼山雞、海門山羊、如皋黃雞3個國家級畜禽種質資源,京海黃雞成為畜牧法實施以來第一個通過國家審定的雞品種。加快地方特色畜禽產業發展,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地方特色畜禽產業發展的意見》,近年來,累計安排2000多萬元對狼山雞等地方特色畜禽產業進行重點扶持,全力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產品。大力實施農業品牌發展戰略,加大區域性優質特色畜禽產品的培育打造,成功申報4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全市形成了海門山羊、海安禽蛋、如皋腸衣、如東狼山雞等8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域畜禽產品公用品牌。
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向科技創新驅動轉型。進一步整合畜牧技術推廣資源,建立健全了以市、縣、鄉畜牧獸醫站為主體的技術服務推廣體系,重點推廣了瘦肉豬生產、規模養雞、高床養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一大批先進實用技術,母豬智能化飼喂系統、蛋雞全自動層疊式籠養設備、智能物聯網等一批先進養殖裝備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大幅度節約了勞動力成本,生產效率明顯提高。主動加強與科研院所的溝通聯系,加快建設一批以企業為主體的畜牧業專業科研機構,不斷提高畜牧業發展的科學含量,增強畜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全市共建成2個畜牧類院士工作站、3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25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
發揮生態環境優勢,向綠色生態循環轉型。堅持規劃引領,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調整優化畜牧業區域布局,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對長江、通榆河等重點流域實行養殖總量嚴格控制,對單位面積耕地畜禽承載壓力較大的區域堅決調減養殖總量。禁治并舉,畜禽禁養不搞“一刀切”,全市累計關停禁養區養殖場703家,關停完成率100%;聯合環保、國土等部門制定了《南通市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技術要點》,一場一策定方案,因地制宜抓治理,全市累計核查認定規模養殖場1820家,規模養殖場治理率達72.3%。加強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充分發揮沼氣發電并網在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促進種養循環農業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市共建成畜禽養殖沼氣發電并網項目70個。全市共建成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中心14個,為無法自行處理的散小養殖場戶,開展社會化處理服務。努力打通畜禽糞便還田利用通道,全市已有261個村居開展村域畜禽糞污循環利用,建成田頭調節池1675個,覆蓋農田面積達到8.6萬畝,實現了畜禽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雙贏”目標。
發揮政策資金優勢,向典型示范引領轉型。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確保國家、省扶持畜牧業發展各項惠農政策盡快落實到養殖場戶。積極整合和調整資金投向,鼓勵和支持涉農資金與農村環保資金整合,集中資金加快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設施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工程的建設。持續加大財政支農支出,連續出臺了發展地方特色畜禽產業、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強畜禽糞污治理利用、畜禽養殖沼氣發電并網等一系列政策意見,全面扶持現代畜牧業發展。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市、縣兩級財政累計扶持畜牧業發展資金達2.3億元。
發揮產業聯盟優勢,向產加銷一體化轉型。積極推進新型畜牧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畜牧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全市建有國家級畜牧業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13家,市級龍頭企業28家,成立了生豬、蛋禽、肉禽、山羊等4個畜禽產業發展聯盟,讓養殖主體與農業龍頭企業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畜禽產品精深加工,扶持畜禽養殖龍頭企業、大型屠宰加工企業通過參股、收購、自建等方式向上下游延伸,培育了一批有養殖基地、有加工廠、有銷售網絡的產業化經營示范企業,打造了一批畜禽產品精深加工區。創新畜產品流通業態,在推進農超對接、直供直銷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在知名電商平臺開設畜產品營銷網店,拓寬銷售渠道。深入推進生豬屠宰行業清理整頓,全市累計關閉109家不合格屠宰企業,不合格屠宰場點關閉率100%,生豬屠宰場點“小、散、亂”狀況得到徹底改善。積極引導屠宰企業轉變經營方式,提高行業技術裝備水平,提升質量安全保障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