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我踏上了三尺講臺,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直在教育的講臺上躬耕,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盡心盡職做好本職工作,關心愛護學生,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處處以良師的言行嚴格要求自己。在擔任班主任工作中,我以身作則,春風化雨,用真誠、耐心和英雄人物的事跡感化學生。平時,對學生噓寒問暖,急學生所急,經常幫助貧困學生解決學習上、生活上的困難,多次資助貧困的內宿生,帶生病的內宿生到醫院看病,并為他們墊付醫療費。幾次救治學生,如有一次,一名學生在打預防針時出現休克,我一邊打急救電話,一邊不停地對其救治。最后,這名學生終于蘇醒過來。還有一次,一名學生在課間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一跤,頭部受傷了,鮮血直流。我看見了,連忙跑過去,抱起受傷的學生奔向救護室,幫學生包扎傷口。在幾位老師的協助下,這位學生轉危為安。
平時,我會利用班主題會和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思想教育,循循善誘。我所擔任的班級經常獲得校“文明班”流動紅旗,任教的五(8)班被評為“肇慶市先進中隊”。我所擔任班主任的各班級成績優秀,為縣城重點中學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轉化了大批的學困生。我撰寫的思想教育方面的論文《巧批評、活處理、構建師生和諧融洽關系》榮獲中國發展基金會重點科研課題《教學多樣化與素質教育》國家科研成果一等獎。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當一名教師,如果不重視更新自己的知識,將會被社會淘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為培養出新時代合格的接班人,我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專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參加縣、市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和各種網上培訓?,F就讀于湛江高等師范學校函授漢語言文學專業,努力提高個人的理論水平。
我還積極從“請進來和走出去”學習同行的課,并從他們的課堂中吸取經驗;參加江蘇南通高等師范“國培計劃(2012年)”學習,學習期間每天聆聽名師專家的講座,或到名校參觀,每晚撰寫心得體會,《南通抒懷》《為了孩子》兩篇文章被刊登在研修簡報上。我主持了兩次有關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講座,2014年成為首批“肇慶名師培養項目”成員,在學習中每天按時到校上課,認真聆聽專家的講座,跟崗實踐,撰寫日記,研修總結,并結合日常工作進行反思、總結、吸收,努力提高個人的教學水平和各方面素養。
教育的使命促使我更熱愛教育這個行業。在擔任班主任、科長和教導處副主任的工作中,我主管學校語文科的教研工作。由于我所在學校的位置是一個窗口學校,獨木不成林,我更加注重培養青年教師的成長。為使更多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我指導青年教師上課,抓教研,要質量,出成果,出材料。在成為市名師學習中,我積極認真,不遲到不早退,積極撰寫學習日志,不斷反思,不斷提高。
在30多年的教學工作生涯中,我刻苦鉆研教材教法,積極主動參加校、縣、市、省的公開課或錄像課比賽,并根據班情、學情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努力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所上的匯報課、研討課、示范課都獲得好評。平時我也虛心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帶著創新的意識去實驗和實踐新的教育理念,備學生,備教材,在工作中大膽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方法,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長,積極實踐“新課程”標準。
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我還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研、教改工作,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主動承擔教研、教改實驗項目的研究工作,在課題研究方面喜結碩果:2002年參與縣課題《創新作文教學訓練模式研究》,并獲得一等獎;2008年參與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點規劃的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子課題《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研究》,擔任實驗教師,協助編寫了該課題的階段性小結、階段性總結報告,該課題獲得國家優秀獎;2010年參加廣東中小學教學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誦讀經典詩文感受語言、韻律之美》,擔任實驗教師,協助莫玉生主持人進行課題階段性小結、階段性總結報告并撰寫了具有一定價值的論文,順利結題,成績優秀;主持和負責中央“十二五”規劃的課題《教學多樣化與素質教育》子課題《讀書習慣的養成與寫作能力的提高》,由于階段成果顯著,獲課題組“階段性優秀實驗學?!?;主編的《我的教海拾貝》專題著作,獲得國家課題《教學多樣化與素質教育》成果評比一等獎。
在學習先進教學理念的同時,在教學業務上,我勤于動腦,銳意進取,敢于創新,大膽實踐,運用新課標及現代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狀態,改進教學方法,自始至終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個人也在教學中不斷進步、提升:在參加省市作文錄像課比賽中,我的“《快樂游戲 快樂作文 讓童心飛揚》——一節有趣的作文課”獲得省二等獎、市一等獎;參加省市作文錄像課《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評比獲得市二等獎。參加縣中層干部說課比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獲得二等獎;為全鎮教師上了一節《中華傳統文化》優質教學錄像課——《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中庸第二十二章節的公開課,得到了全鎮教師的高度評價,并且這節課的錄像在中央“十一五”規劃的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子課題《教學多樣化與語文教學》的活動評比中獲一等獎。參加《教學多樣化與素質教學》賽課,執教《橋》的優質課獲得國家級一等獎;錄像課《草原》《坐井觀天》《荷葉圓圓》獲一等獎,執教二年級下冊《郵票齒孔的故事》在2016年肇慶市小學語文教學錄像課比賽中榮獲市二等獎。
撰寫的論文《將“讀”進行到底》《如何鋪設練筆“棚架”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利用信息技術 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課例探究、《對當前農村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如何幫學生找到寫作的切入點》《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例談》《小學生書寫生字錯誤原因查探》《尋求養成閱讀習慣和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等多篇論文獲中國發展基金會重點科研課題《教學多樣化與素質教育》國家科研成果一等獎?!镀纷x演悟 啟發想象 感受真情》——《去年的樹》教學設想和《巧借肢體語言,激活課堂氣氛》兩篇論文獲中國發展基金會重點科研課題《教學多樣化與素質教育》國家科研成果二等獎;教學設計《荷葉圓圓》《搭石》獲一等獎,并在懷集縣實驗小學示范帶學中獲好評?!镀吩~品句 入境悟神》——《苦柚》教學設計被刊登在廣東省《小語教學研究》;《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訓練語言文字的有效途徑》在2016年廣東省優秀論文評比中榮獲省一等獎;《讓寫日記成為學生習作練筆的陣地》教學論文評比獲省二等獎并獲全國“創新杯”一等獎,并被刊登在《課程·教材·教法》上;《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訓練語言文字的有效途徑》被刊登在《課程教學研究》上,并獲得2016年廣東省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激趣掌法 陶情怡性 提高朗讀素養》在廣東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的教學論文獲三等獎;撰寫的論文《創設游戲情景作文,為學生拓寬寫作素材》獲市一等獎;《新課標條件下小學作文教學淺談》和《巧借肢體語言,激活課堂氣氛》兩篇論文獲市二等獎;《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教育教學論文獲市二等獎;《指導小學生寫作經驗談》在肇慶市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獲三等獎,并被刊登在肇慶市《肇慶教育研究》;《提早起步助低年級學生輕松跨進寫作的門檻》被刊登在《肇慶教育報》;《抓讀促悟 體會文意》《如何指導學生寫作點滴談》《返璞歸真 生活作文 使寫作成為一朵不凋零的花》三篇教育教學論文在評比中獲市三等獎……

于玉泉老師與學生一起讀書
實踐出真知,只有深入教學第一線,將自己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在指導學生習作方面,植蘇霞的作文《我愛白粉筆》被發表在粵、桂、港、澳、臺《小學生優秀作文選》上;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指導學生共有25篇習作陸續刊登在《肇慶教育報刊》上;在指導學生參加省“粵星杯”、市級征文“我愛祖國,我愛我家”“我要當作家”、縣“夢想成真杯”、縣“讀后感”、縣“福星杯”、縣“廣信嘉園杯”等比賽中均獲獎。2009年指導四年級學生參加肇慶市通訊賽中獲一、二、三等獎。擔任的畢業班教學工作、班科教學成績都在校鎮名列前茅。在擔任教導處工作中,指導教師研課,磨課,曬課等評比。
我始終信奉“天道酬勤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一直孜孜以求,不斷創新,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成長為己任,守住杏壇芳草地,打造教學主陣地。這些年來,在工作中,所做的成績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在學習中不斷磨煉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和教研水平。上級給予我的各種獎勵和厚愛促使我更加熱愛教育工作,領導的關心和愛護更是一種動力,使我迸發出工作的熱情,展望未來,我仿佛看見一棵棵小苗正在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