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孫澤仁
摘要:工程水文是水利工程設計的重要依據,為水利工程設計提供必要的基礎參考資料。水利工程設計的預備和規劃階段,工程水文提供了基礎資料;在項目建議書的寫作和企劃階段提供參考數據;在研究初設階段,工程水文提供必要的依據。工程水文的分析報告,對水利工程前期的設計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必須引起水利部門的重視。但在目前的水利工程設計中,工程水文的利用還不夠完善,工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實際案例分析了工程水文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和應用實踐,旨在為工程水文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工程水文;水庫工程設計;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 TV12;TV22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3.017
隨著時代的發展,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標準的要求也逐漸呈現增長的趨勢。工程水文能夠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必要的參考數據,對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所以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河流的徑流、洪水、泥沙等基本情況,收集和整理過去的某一時間段里河流的徑流、洪水、泥沙的具體數據,經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在水利工程設計的過程中提出改善和調節方案。工程水文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而且也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為了能夠更好地說明工程水利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本文通過對某一個水庫的工程設計對工程水利的應用的實際案例,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討論。
1泥沙資料應用的重要作用
在水庫建成使用后,經過長年的積累,上流河水帶來的泥沙會慢慢沉積下來,最終把水庫庫容淤積堆滿,降低水庫的利用效率。所以在水庫工程設計計算時,不能把水庫所有的容積都用來調節徑流,必須經過對河流往年的泥沙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計算,確定水庫的死水位,推算出水庫的死庫容。在水庫的河流上游國家基本水文站中,設計者查找到水庫在過去某一段時間的具體的泥沙資料,通過對河流實測沙率和輸沙量等資料的分析和計算,設計者得出該河流地段的泥沙問題不是很嚴重的結論。然后,設計者通過對每月泥沙的入庫流量和出庫流量數據的分析,對水庫泥沙淤積情況進行計算。
2徑流資料應用的重要作用
設計人員在水庫上游的國家基本水文站中,收集到了河流在1959年~2005年46年的實測水文資料,并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和計算,以及對水文站積水面積的觀察,演算出了大致的水庫壩址,并推算出了該壩址的徑流資料。水庫工程設計人員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提出了對水庫徑流的調節方案:通過對水文站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比對,整理出水庫壩址的徑流資料;對水庫周圍相關的用水項目進行調查整理,制定工程設計的水平年,對保證率做出科學設計;對水庫及周圍的需水量進行實際調查和科學預測,為水庫蓄水過程線的制定提供依據;依據收集和調查出來的相關數據,對水庫現狀年和設計水平年的供水和需要水的量進行分析,確定水資源的可利用量和需水量,對水資源的供需情況作出分析數據;通過以上的調查數據和得出的結論,做出徑流調節的具體數據,分析和計算出水利興利庫容并對興利庫容進行復核。通過以上方法,設計人員對水庫工程設計做出一系列的調查和分析,確定了水庫的項目供水的范圍和主要需水項,并計算出了水庫的興利庫容和正常蓄水位。
3洪水資料應用的重要作用
在進行水庫工程設計之前,要充分調查和分析河流在過去某一段時間的洪水實測資料和洪峰流量調查資料,收集相關的詳細資料,通過分析和整理,計算出洪水高峰和比較大的洪水的過程線,因為如果工程建設和這個洪水過程線出入比較大的話,會對工程建筑造成很大的沖擊和破壞,所以要根據對數據的分析比對,設定一個洪水典型過程線,作為水庫工程建設的建設依據。設計人員通過分析,把1985年6月1日~7日的洪水過程線作為典型洪水,并提出了洪水調節的主要應對方案:經過數據分析制定合理的水庫防洪標準;把河流正常的蓄水位設定為水庫的起調水位;把溢洪道單獨泄洪、溢洪道和放水洞一起泄洪作為主要的泄洪方式;依據洪水標準線,運用試算法對洪水進行相應的調節。設計人員對這個水庫的分析之后,確定洪水的標準是3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是300年一遇。設計人員經過計算之后,確定了洪水水位和攔庫庫容。
4結語
工程水文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相關設計人員要加強對工程水文的重視。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的前期工作中,要注重收集和整理工程水文資料,做好分析和計算,利用計算結果減少洪水、徑流等自然現象對水利工程建設的沖擊和破壞,充分發揮工程水文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決定性作用,對保護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鄭澤鵬.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面臨的問題與相關理論探討[J]. 科技創新導報,2015,12(11):253.
[2]申慧. 淺談工程水文在水庫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 內蒙古水利,2015(02):144-145.
[3]寧博,趙彬. 小型水庫工程徑流量計算方法的比較與應用[J]. 治淮,2017(06):19-21.
[4]聞喜權.關于水利工程進行虛擬設計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1).
作者簡介:張勇,本科學歷,設計師,研究方向:水利設計;孫澤仁,本科學歷,設計師,研究方向:水利設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