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彬+周揚+曹馨月
摘 要:近年來,國內外不少學者開始關注和探討教師勝任力的問題,在教師勝任力的概念界定、模型、提升策略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MTA教師作為MTA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勝任力對MTA的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對海南H學院8位MTA教師進行深入訪談,運用扎根理論對訪談結果進行理論分析,得出MTA教師的知識技能、品質、內驅力、教學方式將會對其勝任力造成影響及提升策略。
關鍵詞:MTA教師;勝任力;扎根理論
一、 “勝任力”基本概念
勝任力(competency)其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管理科學之父”Taylor對科學管理的研究,當時稱之為“管理勝任力運動(Management Competencies Movement)”。1973年,哈佛大學教授McClelland提出,勝任力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深層次特征,它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并且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此后,人們在人力資源管理學、差異心理學、組織行為學、教育學等領域對勝任力進行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盛的研究成果。
二、 MTA教師“勝任力”研究的意義
2009年12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從此,旅游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過去的傳統服務業一躍成為了國家戰略支柱產業。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旅游從業者已經無法滿足日新月異的市場需求。在這種旅游業迅速發展而旅游從業者供需又極不平衡的大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碩士(MTA)應運而生。MTA的設立為中國旅游高端人才的培養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使得旅游高端人才的培養由過去的企業內部培養,發展到了學院正規專業化培養的新階段。MTA教師是MTA教育中的重要群體,他們把產業智慧引進課堂,不僅給學生們傳授旅游管理的理論知識,同時還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他們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MTA教育的成果。如何選拔和培養合適的MTA教師成為MTA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評價標準可操作性太差而導致評價失真的情況屢見不鮮。傳統的教師選拔與工作績效衡量的指標主要在于知識、經驗和技能,而個人的潛在特質比如價值觀、對于教學工作的態度、習慣、工作中的內驅力、個性、品質等很難通過傳統的評價系統被發現。而這些潛在的特質又恰好是評價勝任力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已經有研究者將勝任力運用到人才招聘、績效管理等方面,也構建了相關行業的勝任力模型,但對MTA教師勝任力的研究還比較少。運用質性研究方法研究MTA教師勝任力是一種具有實踐意義的探索。
三、 MTA教師勝任力實證研究方法
(一) 選取合適的調查對象
根據訪談的要求,訪談小組首先需要確定被試的選擇標準,然后提名參加行為事件訪談的人選。訪談小組由教改小組研究生團隊組成。訪談小組確定的對象的選擇標準必須達到如下標準:
1. 師德修養好,明禮誠信,團結友善,敬業愛崗,熱愛學生,尊重學生。
2. 綜合素質能力較強,有豐富的行業實踐知識,能夠憑真才實學參與教學科研。
3. 有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生觀,教學成績突出。根據以上標準,我們在海南H學院的MTA教師中挑選了8名教師。
(二) 訪談提綱設計
1. 訪談方法介紹
本研究采用了深度訪談和專業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深度訪談是各種不同類型的質性研究所采用的數據收集方法,是非常基本的具有指向性的談話。(Lofland&Lofland,1984,1985)訪談主要通過電話錄音,QQ通信,面談,多次電子郵件通信進行。在對被訪人員進行訪談之前,提前將訪談提綱傳給被訪人員,約定時間進行訪談。
2. 訪談提綱設計及訪談過程
訪談小組綜合了MTA的文獻綜述以及兼職教師具體情況,與海南H學院X博士進行交流,得出了一份初始訪談提綱。用該訪談提綱對來自3名MTA教師進行實驗性訪談,根據訪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調整。整個訪談用時320分鐘,其中面談3次,QQ通信1次,電話錄音2次,電子郵件2次,整理訪談記錄共1.2萬字。訪談了MTA教師8名。
3. 用扎根理論方法處理訪談結果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論的方法對訪談結果進行處理。扎根理論是質性研究方法的一種,該方法的目的是在經驗資料的基礎上建立理論(Strauss,1987)。研究者在研究開始之前一般沒有理論假設,直接從實際觀察入手,從原始資料中歸納出經驗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這是一種從下往上建立實質理論的方法,即在系統性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尋找反映事物現象本質的核心概念,然后通過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系建構相關的社會理論。
4. MTA教師勝任力提高策略
高校教師的勝任力是不斷發展的,但這種發展須通過長期的、有意識地對教育教學指導工作的付出而產生的結果。MTA教師勝任力的提高亦是如此。通過海南熱帶海洋學院MTA教育中心的實際運行情況,結合訪談文本資料進行關鍵詞提煉、分類,得出了以下4點MTA教師勝任力的提高策略。
(1) 知識技能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教師作為學生的傳道授業者,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對學生有重大的影響。在訪談中發現,勝任力較高的MTA老師都是在其專業領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實踐經驗。只有這樣,該教師才能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才能傳授給學生最專業的知識。隨著我國旅游業不斷發展,消費者對旅游從業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能更好地適應旅游市場發展及新的需求,旅游從業者必須不斷加強旅游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體系和旅游行業實踐也顯得格外重要。MTA作為為國家培養和開發高端旅游人才的高級應用型專業碩士,這就要求MTA的教師不僅需要有豐富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還需要擁有豐富的旅游行業的實踐經驗,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案例相結合,可更好地幫助理解、消化、提升相關知識。endprint
(2) 個人品質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老師是學生的標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展現的個人品質、人格魅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經研究分析發現,優秀的MTA教師都展現出了較高的文化素質及人格魅力。一個有較高勝任力的MTA教師,不僅能給學生傳授先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出品德高尚的人才。個人品質對MTA教師的勝任力起著尤為關鍵的作用。即高人格品質的教師在其工作崗位上的表現會更加出色、更有發展潛力,而知識素質對于教師的勝任力只能起著表面作用,即知識豐富、專業能力強的人不一定是教師崗位的卓越勝任者。
(3) 內驅力與教師職業相結合
一名教師內驅力的體現在于對于教育事業的熱愛。通過筆者深度訪談得出,優秀的MTA教師表現出對于教育事業的熱愛以及忠誠。受訪者均表示,無論是在課程大綱設計、案例收集整理、課程準備、課程教授、課后輔導及總結的過程,是一個讓其無比享受、無比回味的過程。作為旅游行業高端人才的導師,MTA教師均表示非常享受整個教學的過程。
(4) 教學方式與課堂實際情況相融合
課堂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是影響教學成果的重要因素。一個博學多才的MTA老師不一定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一個博學多才的MTA老師即使自己通曉所有的專業知識并且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他沒辦法將自己的所學傳輸給學生,讓學生很好地吸收理解,也不能稱之為一名優秀的MTA教師。受訪的MTA老師提到,他們在備課的過程中都會試圖收集各種相關資料,構思教學過程中如何將所要傳授的知識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表現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
四、 結語
勝任力通指在特定的組織環境和工作活動中,績優者所具備的有利于有效工作的個體特征和可預測的、指向性工作績效的行為特征。MTA教師作為高等教育教師隊伍中,針對于高層次旅游管理人才的高等教育實施群體,通過對其教師勝任力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豐富勝任力的理論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在MTA教師實踐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師的考核、評定、提高、促進,提高MTA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推動我國旅游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何齊宗.我國高校教師勝任力研究:進展與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38-45.
[2]宋倩.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及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
[3]羅小蘭.教師勝任力研究的緣起、現狀及發展趨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3):42-44.
[4]劉欽瑤,葛列眾,劉少英.教師勝任力研究述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1):65-69.
作者簡介:
黃學彬,周揚,曹馨月,海南省海南熱帶海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