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畫書是幼兒“人生第一本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倡導“走向閱讀社會”,人人讀書,圖書成為人們生活的精神食糧。但現今市場上的圖畫書魚龍混雜,難以保證本本都是適合幼兒閱讀的,家長和教師在開展圖畫書教學時缺乏導向性。常州市懷德苑幼兒園在《系列親子圖畫書游戲的開發研究》課題中對圖畫書的選擇進行了一些策略研究。
關鍵詞:親子;圖畫書;閱讀游戲
一、 問題的提出
圖畫書被教育界公認為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是親子閱讀的必備讀物。國內博士生導師梅子涵教授、兒童文學理論家方衛平教授一直呼吁讓幼兒閱讀圖畫書,早期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已被教育界和家長們廣泛重視和付諸實踐。在一次閱讀問卷調查時,發現在購買圖畫書時家長缺乏正確選擇圖畫書的經驗,忽視了幼兒的心理特征、年齡特征以及階段性發展特點。如:許多家長偏向于益智類的圖畫書,忽視圖畫書的情感教育價值,表現在選擇圖畫書時以開發智力的內容為主。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兒閱讀也有明確的目標,并提出了“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的教育建議。因此,幫助家長有目的地選擇圖畫書,拓展閱讀的形式,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了。
圖畫書的選擇
圖畫書是人們從0到99歲都適合閱讀的。因此,親子閱讀時我們首先推薦的就是圖畫書。那么,給孩子看什么樣的圖畫書呢?我園整合研究理論學習材料,收集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理論和研究信息、開展學習活動、內化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持。在《系列親子圖畫書游戲的開發研究》課題的引領下,我們開展了《如何選擇圖畫書》的研究。首先我們進行了“主題推薦”,將同一主題的圖畫書匯總到一起,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狀,有針對性地選擇圖畫書。然后通過集體研討活動,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的興趣驅動出發,考慮幼兒的發展需求等因素進行“主題圖畫書”推薦,通過網絡推薦給家庭。
1. 年齡特點推薦法
根據各年齡段的幼兒年齡特點選擇繪本。如中班幼兒可愛活潑,想象力豐富,有意注意進一步發展,有了一定對閱讀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可是閱讀經驗積累不夠,對圖畫書內涵的理解有限。這就需要主題鮮明、色彩豐富的圖畫書畫面和豐富可行的閱讀主題活動培養幼兒的有意的關注力。為此,我們推薦了情節重復、形象色彩鮮明、動作夸張的圖畫書,如《彩虹色的花》《小機靈鬼皮科》《凱能行》等等。
2. 主題分類推薦法
我們將懷幼小種子圖書館的圖畫書匯總在一起,根據圖畫書的主題特點和角色特點進行歸類,最后按照小、中、大不同年齡推薦給幼兒。如社會情感類、語言表演類、科學實驗類、創意美勞類、音樂節奏類等等。如小班孩子剛從家庭轉換到集體,身心都需要有一個過渡期。因此,我們為小班幼兒推薦色彩鮮艷、貼近家庭生活的圖畫書,如:“親親熱熱一家人”主題圖畫書,通過家人這些親切的形象,再結合小班幼兒的文明習慣培養,讓幼兒在圖畫書閱讀中感受家庭和幼兒園的溫馨,逐步消除小班的入園焦慮情緒,從而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并產生歸屬感。
3. 學習興趣推薦法
“興趣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幼兒在不斷探究著生活中的各項事物,這就是開展各項活動的前提和保障。如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對發生在身邊的事物觀察比較細致,圖畫書中就有許多這樣的畫面可以讓他觀察,幼兒表現能力加強,在活動中善于提問和探索,因此幼兒有許多問題都能在圖畫書閱讀中找到答案。這就加大了幼兒閱讀的興趣,滿足他們的探究心理,激發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挖掘了幼兒的思維能力。為此我們推薦了《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鴨子與農夫》《幸運的鴨子》等圖畫書。
4. 細節特質推薦法
一本優秀的圖畫書不僅要有精彩的故事內容,還需要借助獨特的表達方式使故事更加生動和精彩。優秀的圖畫書能以其獨特的繪畫形式,表現出作者獨有的風格,更容易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英格蘭作家安東尼·布朗的作品就有其典型的個人繪畫風格,他的作品以超現實風格著稱,如他常常在構圖時故意將物件錯置、比例顛倒、形體互換……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他的作品最值得反復品讀的就是隱含在其中的“畫謎”,幼兒會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逐漸發現隱藏在圖畫里的秘密,而每一次的揭秘就像是經歷了一次“探險”,幼兒會禁不住歡呼或相視而笑。為此我們推薦了《威利系列》《小熊系列》等圖畫書。
圖畫書帶給幼兒的是審美的熏陶、精神的愉悅,因此我們應該在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尊重幼兒的興趣、注重幼兒在閱讀中的審美體驗來選擇圖畫書。教師和家長既要以幼兒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去解讀故事的內容,又要在認知上幫助幼兒提升,使他們在每一次閱讀后都能有不同的收獲。以快樂為原則、以游戲為生活,讓幼兒從此在圖畫書閱讀中屏住呼吸傾聽,全神貫注閱讀,發自內心地歡笑、嘆息或是難過。
參考文獻:
[1]松居直;劉滌昭,譯.幸福的種子[M].濟南:明天出版社,2007:8.
[2]孔起英.兒童審美心理研究[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51-52.
[3]喬治·桑塔耶納;繆靈珠,譯.美感[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69.
作者簡介:
曹敏,常州市懷德苑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