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利++劉曉英
以問題為本的校長培訓,其基本指導思想是先有問題,然后學習。問題不僅是學習的起點,也是選擇培訓內容的依據。因此,在培訓中選擇符合校長實際需求的問題非常關鍵。
在選擇問題時,我們堅持以下基本原則:實踐性原則,培訓設計者要在紛繁復雜的現實情境中,尋找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持續關注學校管理生活;科學性原則,設計者應當以科學的視角框定問題,借助科學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針對性原則,選擇問題時應不僅針對工作情境中經常出現的共性問題,還要針對不同學校和校長所關注的具體問題;實效性原則,尋找問題的著力點應當放在解決校長在實踐中面臨的問題上,學用結合,把尋找問題的過程與工作實踐結合起來。
在這樣的原則指導下,選擇對中小學校長有價值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明確問題的內涵。借助理論學習與校長實踐經驗,結合培訓設計者對校長工作情境的理解,選擇校長經常遇見的現象與事件中所蘊含的問題。
積累問題素材。培訓設計者運用訪談法、問卷調研法、觀察法、文獻閱讀法,積累校長工作情境中經常出現的事件與現象,這些紛繁的事件與現象是非常有價值的,是選定一個問題的基礎。
具體問題提取。不同的研究者可以從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視角去分析,也可以從教師、學生、學校、自身等不同研究主體確定恰當的研究問題和研究視角,從事件與現象中提取出校長需要經常思考與處理的問題。目前,在現實的學校情境中校長更加需要關注的是學生這個角度。比如,從學生角度可以提取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保護學生的學習選擇權,一個是如何保護學生的課堂話語權。其他現象和事件也可以教育法學學科視角與學生主體視角進行問題提取,出現一系列實踐問題,如如何保護學生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的權利?如何保護學生獲得公正評價的權利?如何保護學生表達個人想法的權利?如何保護學生創造與想象的權利?
具體問題歸類。歸類的過程就是問題聚焦的過程。觀察分析這一系列問題就會發現,這些實踐問題聚焦在學生權利這個核心要素上,因此,以上具體問題就歸類為兩個問題——如何保護學生的學習條件保障權?如何保護學生的學習自由權?
選定有價值的問題。從歸類后的問題中進一步抽象出一個問題,即如何保護學生學習權?這個問題所處的情境是校長真實的工作情境,是他們經常關注、思考和期待解決的,從而引發管理者的思考與行動。
在中小學校長培訓中,選擇有價值的問題,還受到目前政策形勢、區域干部培訓要求、學校復雜的現實狀態、校長日常實踐認知與行動取向,以及培訓者個人專業理解與認知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我們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需求調研,選擇真正有價值的問題和有效的培訓方式。
本文系2016年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辦課題《基于問題的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研究——以順義區學校實踐改進項目為例》(課題編號CDFB16233)研究成果
編輯 _ 于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