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
體育課不僅要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術,更重要的是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目前,小學生普遍存在著依賴性強、任性、嬌氣、缺乏合作精神等問題,體育課上如何通過有意識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扭轉學生不良的心理傾向,使其成為自信、堅強、勇敢,有愛心的少年,是體育教師必須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1.自主中培養自信
在上投擲沙包課時,我改變傳統的練習模式,為學生提供了6塊練習場地,提出不同的條件和要求,讓學生分別解決不同環節的不同問題。學生根據測試中出現的問題,自主選擇練習場地及練習方法,練習后再進行測試,并做出評價。通過反復練習、測試,學生不斷提高投擲成績,體驗成功的樂趣。同時,練習中同學之間相互討論,相互幫助,培養學了觀察、思考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識。此外,在這6塊練習場地中,我們專門為愛動腦筋、喜歡創新的學生預留了一塊自由創造的場地,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技術動作特點,創設更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提高創新能力。
2.比賽中培養自強
比賽是體育教學中最吸引人的方式之一。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們把教學內容設計成各類比賽項目,讓學生在競賽中體會與人競爭、與己競爭的樂趣。比如,在隊列隊形和廣播操教學中,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自選“指揮官”,一組一組地進行表演,其他小組充當裁判。比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各小組內部的凝聚力和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在30米跑的教學中,一年級的一名女生在跑步時不慎摔倒,手擦破了一點皮,跑到一半就不跑了。于是,我就上前鼓勵她:“你看你摔倒了也沒有哭,真勇敢,下次堅持跑完就更棒了。”“馬老師,我真不敢繼續跑了,我有點害怕。”“你不用怕,只要你的技術動作對,再勇敢些,就一定能跑到終點,可能還能拿第一名呢!”這個女生聽后笑了,并在下一次練習時,一口氣跑到了頭,畏懼感也消失了。通過這件小事可以看出,只要及時表揚鼓勵學生的進步,讓學生在競爭中超越自我,就會不斷強化其競爭意識和自強意識。
3.照顧個別,保護自尊
通常每個班里都會有幾個心理較為脆弱的學生,他們的表現是缺乏自信心,好勝心強或因極度自尊而導致自卑。對于這類學生,教師首先要給他們一份愛心,努力營造一個人人關心他們、喜歡他們的氛圍,時時向他們投去鼓勵的眼神,送上真誠的微笑。其次,在練習中,適當地對他們降低要求,即使成績沒有進步,只要他們盡力了,就給予表揚,讓這些心靈脆弱的學生感受到溫暖,在良好的氛圍中消除心理負擔,從而培養健康的心理。
編輯 _ 汪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