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霞
摘 要:《了凡四訓》既是一本家訓,又是一本勸善書。時至今日,其中優秀的內容,依舊符合當代社會發展要求。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大學生思想觀念朝著多元方向發展,其中不乏負能量。而書中關于修善積德的方法對于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以《了凡四訓》內容為基礎,探討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觀念的措施。
關鍵詞:了凡四訓;友善;大學生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黃先生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在69歲時寫給兒子的四篇家訓。四篇家訓分別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了凡四訓》作為封建社會的作品,帶有明顯的唯心主義色彩,但是書中所宣揚的改變命運、多行善舉、恭敬謙虛仍然是當今社會推崇的重要品質。其中的樂善好施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遙相呼應。
《了凡四訓》通篇都在講與人為善,在第三篇中更是系統論述了積善之方。以《周易坤卦》中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開篇,而后列舉十個“祖上積善,子孫獲福”的實例來論證,隨后又告誡兒子要明辨善的真假、端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最后總結了在生活中的十大善行,并分別進行論述。
袁黃先生認為行善之前應該先明辨善惡。首先通過儒生和中峰和尚的問答,來回答了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儒生問中峰和尚,佛家說善惡有報,為什么有人做善事,但是他的子孫卻不繁榮;有些人做壞事,他的子孫卻家門隆盛?中峰和尚回答說那是因為普通老百姓并沒有真正能夠區分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什么是真善呢?中峰和尚說:“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惡。有益于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什么是端曲?了凡先生認為應該從一個人的起心動念處判斷,而不是從外在表現。“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茍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什么是陰陽?“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的價值高于陽善。接著用孔子對子路和子貢行善后的不同評價來論述什么是是非,“現行雖善,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何謂偏正?“善者為正,惡者為偏”,但也要區分“善心行惡事的正中偏”和“惡心行善事的偏中正”。何謂半滿?一方面“善不積,不足以成名”,強調要多做善事,最終達到滿善,另外一方面又強調做善事的時候心要誠,不要為了積善而做善事,“心著于善,雖終身勤勵,止于半善而已。”用衛仲達的故事解釋了什么是大小?“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茍在一身,雖多亦小”。何謂難易?行善要從難做處做起,“凡有財有勢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為,是為自暴。貧賤作福皆難,難而能為,斯可貴耳”。
在明辨完善的種類之后,袁黃先生又提出了為善十綱。分別是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這十大善行分別從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個方面體現了我國的傳統美德。
人與人的方面包括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敬重尊長。與人為善在這里有扶危濟貧的意思,并且袁黃先生認為,不僅要自己做到與人為善,還要積極引導身邊的人做到與人為善,如何創造一個人人相親相愛的理想社會呢,袁黃先生認為要“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要利用贊美的力量“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舍己而從之;且為艷稱而廣述之”。愛敬存心是指要有博愛精神,要一視同仁,泛愛眾,“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成人之美指對于那些心存善念或者有向善潛質的人,要幫助他,使他有所成就。人性本善,但是人生活在塵世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迷失方向,我們在遇到這樣的人時,要及時提點他,解其迷惑,這就是勸人為善。救人危急指對于那些正身遭不幸的人,我們要感同身受,并及時給予幫助。敬重尊長是與父母兄長國君以及年高、德高、位高和識高的人相處時,要柔聲下氣,不能有半點欺瞞和不恭。
人與社會方面包括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興建大利就是說要積極投身到公益事業中去,并且要鼓勵更多的人投身到公益事業中去。舍財作福不僅僅指要舍得財物,要內舍六根,外舍六塵。
人與自然方面是愛惜物命、護持正法。護持正法的法指的是“萬世生靈之眼目也”,在文中具有明顯的宗教色彩,著重指人們應敬重“圣賢廟貌,經書典籍”,并且要不斷修繕發揚光大,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是告誡我們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愛惜物命是說萬事萬物皆有靈性,要愛惜物命,少殺生。
結語
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當代大學生更容易受到一些錯誤思想的引導,尤其是利己主義。《了凡四訓》中關于善惡的價值辨析,有助于當代大學生分辨善惡,明辨是非。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認清善的真假、端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它提出的為善十綱比較貼近現實生活,為當代大學生做善事行義舉,指明了方向。它告誡大學生友善應當是發自內心地去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不計任何回報,心懷愛人之心、敬人之心、救世之心,做事的時候要先人后己;待人要慷慨大方,珍愛生命,珍愛環境。
參考文獻:
[1] 譚榮.《了凡四訓》倫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 魯克成,宋衛.《了凡四訓》對提高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啟示[J].思政教育,2013(02).
[3] 徐立志.《了凡四訓》對于提高公民個人道德修養的啟示[J].科技信息,2007(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