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對中職國際貿易趣味化課堂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從《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的實踐教學角度,對中職國際貿易趣味化課堂的構建方法進行了分析與探究,進而提出了中職國際貿易趣味化課堂的構建路徑。并對具體的實踐策略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中職;國際貿易;趣味化課堂
一、 中職國際貿易趣味化課堂的重要性
中職教育領域是為社會經濟建設培養人才的重要教育途徑。在國家經濟實行側供給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職國際貿易教學為適應國家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著力加強教學理念的創新和教學方法的優化。在對中職國際貿易以往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當中發現,由于中職國際貿易理論知識專業性比較強、涉及范圍較廣,所以學生難以產生學習積極性,進而導致中職國際貿易教學質量難以得到實質性提升。中職國際貿易趣味化課堂,是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國際貿易知識進行主動性探索的教學方式。趣味化課堂在中職國際貿易實踐教學當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量和實踐應用水平,而且能夠挖掘學生內在的優秀素質、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通過中職國際貿易趣味化課堂的教學實踐,使中職學生不僅獲得了專業知識的水平的提升,也實現了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 中職國際貿易趣味化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 課前部分
《進出口貿易實務》是中職國際貿易的核心教材,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要求較高,這也正是《進出口貿易實務》的實踐教學目標。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堅實的理論基礎,所以如何將《進出口貿易實務》理論知識內容中的難點和理論知識內容的重點有效的傳授給學生,成為了中職國際貿易趣味化教學的首要任務。在課堂教學活動展開之前,教師應著重對《進出口貿易實務》的階段性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并對知識難點和知識重點進行提煉。同時也要挖掘《進出口貿易實務》的興趣點,最后將這三個方向融合成為統一而具體的知識關鍵點。同時,教師要秉承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主體的基本原則,圍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來構建具體的課堂教學環節。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才能針對性的設計教學計劃。包括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以及性格特點等。根據學生的客觀情況來構建互動教學環節。學生的互動環節是趣味性教學的核心部分,教師應對此進行重點設計,包括對互動任務的設計、活動過程的學生小組劃分以及具體的活動內容。
(二) 課堂實踐部分
在課堂教學部分開始之初,教師應對《進出口貿易實務》的知識關鍵點進行講述,話語形式要簡明扼要,避免使學生感覺枯燥而產生排斥心理。在學生了解知識關鍵點后,學生明確了學習的方向,進而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奠定了基礎。簡要的理論傳授,不僅能夠起到導向性作用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而且為后期的實踐性互動教學活動留下了充分的時間。趣味性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生的主動性參與,并通過互動性的體驗過程來掌握知識要領。在理論知識傳授完畢后,應組織學生就某一特定問題(課前已設計)解決而展開互動活動。將學生劃分小組,并布置小組任務(解決問題)。例如出口合同的履行這一內容,學生要承擔的項目任務有:備貨及報檢;催證、審證和改證;托運、投保和報關;制單結匯;出口收匯核銷和出口退稅;對違約的處理。又比如以交易的磋商與合同的簽訂這一內容為例,學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分別充當買方和賣方,以己方為利益進行貿易合同的簽訂。學生扮演自己任務角色的時候不僅能夠深入的了解與之相關的知識內容,而且也夠利用換位思考來分析對方的心理。在學生參與活動并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之后,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角色互換,重新進行問題的解決。通過角色互換,學生能夠從另外一個角度重新理解《進出口貿易實務》的知識內涵,進而幫助學生全面性的提升了知識水平,并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以及溝通互動能力。
學生在實踐過程當中完全能夠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教師作為引導者發揮輔助性作用,這正是學生能夠提升學習熱情的關鍵要素。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完全基于自身的實際發揮和與其他同伴之間的合作,這給予了學生一定程度的個人成就感,樹立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鼓勵了學生在后續教學活動當中的參與積極性。通過對在模式真實場景當中的體驗,學生掌握了《進出口貿易實務》知識的實踐性,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同時也極大的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最后在各小組學生完成其任務之后,教師對活動過程進行總結。總結過程中鼓勵學生對活動過程表達個人看法或意見,并可以與教師或學生之間展開討論。進而在有效而充分的交流中,使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的不足能夠得到解決,并解答了學生的疑問。同時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當中使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增加了情感互動、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進而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課后評價部分
課后評價部分對于趣味性教學法具有重要意義,是趣味性教學法實踐應用所不可獲取的構成部分。通過課后評價,教師能夠發現學生在課堂互動過程當中表現出種種問題,進而能夠針對問題,給學生提出建設性意見。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課后評價來發現教數學環節設計的合理性,對教學環節不足之處進行改正。課后教學評價不僅是由教師一人來完成,也需要包含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學生對教學活動過程的評價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教學評價來源的多元化,使得教學評價更加具有客觀性。這使得教學評價將更有參考價值。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是教學活動的關鍵,也是《進出口貿易實務》的教學目的。所以最終的教學評價結果不應該以學生的測試成績為衡量標準,反而應弱化最終成績在教學評價中的影響力。強調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并利用教學評價來給予學生心理鼓勵,幫助學生在后續學習活動當中提升自信心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于歡歡.對中職國際貿易基礎課程的實訓教學改革的研究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5,(02):374.
[2]龔慧,陳芳紅.試論提升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效率的策略[J].學周刊,2016,(27):6-7.
作者簡介:
張淑芳,現就職于廣東省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