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好的情商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樂觀幽默的品性,是良好的修養和心理素質,是面對困難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是自我激勵、持之以恒的韌性,是同情和關心他人的善良,是善于與人相處,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情商的不容忽視的一塊基地,語文教師應認真研究如何培養學生情商的問題。本文就此做了些探討。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堂;培養;情商
情商對于一個人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那么什么是情商?情商是衡量人的情感商數高低的一個概念,是預測反映一個人能否取得職業成功的更有效的指標,反映出一個人的社會適應性。情商所涵蓋的層面有:自動自發、控制情緒、眼光放遠、自我認識、人際交往等。具體地說,情商表示的是人認識自身情緒、妥善管理自身情緒、自我激勵、認識他人情緒、改善他人情緒和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水平。也可以說,好的情商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樂觀幽默的品性,是良好的修養和心理素質,是面對困難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是自我激勵、持之以恒的韌性,是同情和關心他人的善良,是善于與人相處,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總之,它是人的一切非智力因素的綜合體現。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更多的是重視學生智商的開發和培養,往往忽略情商的教育,以至于學生升入大學以后暴露出很多諸如:協作精神較差,缺乏團隊精神;心理素質差,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差,缺乏社會適應能力;道德倫理觀念差,缺乏責任感;自主自立意識強,但自理自律能力較弱等與情商有關的問題。而這些,正制約著一個人終身的發展,可見,情商教育至關重要。自然,它也應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情商的不容忽視的一塊基地,語文教師應認真研究如何培養學生情商的問題。本文就此作了些探討。
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情商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表達文化、傳遞文化的工具,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不難理解的。同時,語文作為文化的載體,它又有豐富的人文精神。文化通常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文化指的是人類全部的創造物,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第二個層面,文化指的是人類精神領域的創造物,其中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第三個層面,文化表征的是人的主體精神世界,在此層面,文化作為匡正人類行為的內在整合力量,它是人的自由追求、創造能力和超越意識的集中體現。而自由追求、創造能力和超越意識是一個人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推知,語文教學的內容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情商的培養。
二、 挖掘語文教材,培養情商
無論小學、中學還是高中,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幾乎每篇文章都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即“文以載道”。當然,這就是由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所決定的。
首先,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緊緊圍繞文章的主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文章承載的“道”內化為學生的人格品質的一部分,以利學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情商的目的。例如:教學《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緊扣文章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文中提到的六位偉大的人物,他們都是在經歷了一番磨難,經歷了一系列艱苦的磨煉,而最后都干出了一番大事業,名垂青史。從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悟出:要干出一番大事業,必須經過一番艱苦磨煉的道理。逆境出人才,人才是在憂患中造就的。所以,對待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挑戰和挫折,我們應該積極、理性的看待,不能遇到困難就灰心、放棄。
其次,還可針對教材的關鍵句對學生進行設問,以達到對其進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第五單元中有《羚羊木雕》一文,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一場家庭矛盾。“我”和萬芳是一對極其要好的朋友,在沒有征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她,父母知道以后,非“逼”著我去要回來。我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去找萬芳,她把木雕還給了我。我對朋友反悔,心里十分的難過。這是一篇很好地講述人與人之間理解和溝通的文章。在整體把握了課文內容之后,我和學生進行深入地合作探究。我向大家拋出了一些問題:“你同意父母的做法嗎?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和父母意見有分歧的時候,那該怎樣處理?”“我和萬芳是極要好的朋友,當和朋友之間產生誤解的時候,應該和對方怎樣溝通以求得對方的理解?”等等,通過這樣的思考過程,讓學生體會到人際溝通的重要性,并初步學習處理類似問題的方法,在思想上認識到這一層次,其情商的提高不言而喻。
三、 改進教法,培養學生情商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改進教法,以開啟學生情商的大門。
能夠與他人相處、合作共事是情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為此,語文教師應以增加學生間相互交流合作的機會為目的,精心設計,改進教法。例如:對感知課文整體內容這一教學環節的處理,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課前預習之后課內再讀課文為采用由學生朗讀、默讀,由老師范讀或聽錄音。經分析研究認識到,讓學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不僅能考察學生潛在的語文感悟力,還有利于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教師還可指定篇目,讓學生分小組排練課本劇,講到此課時便公演,其效果會更好。不僅預習的深刻,還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表演才能等一系列能力。教學過程中,有的個別問題還可采用小組研究討論等形式尋求答案,這些都有利于學生耐心聽取他人意見,培養與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學生的情商就在這樣的活動中自然而然的得以不斷提高。
四、 加強教師自身修養,影響學生
“身正為師,學高為范”,教師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所以,若想學生的情商高,教師自身的情商也必須得高。我們都知道,語文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的,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教師對于文本的解讀,都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試想,如若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除了表現有豐富的知識、閱歷,有生動、幽默的語言;而且還表現出對人、對事的大度,對生活積極、樂觀的心態的話,定能深深地打動學生,有利于他們情商的培養。所以,我們的語文老師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加強自身的修養,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陪伴他們成長。
作者簡介:
李理,現就職于河北省秦皇島市第十八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