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鳴??
摘 要:目的,了解入伍新兵的適應性問題現狀,探討陸軍入伍新兵心理素質的發展特點。方法,應用團體輔導來緩解,利用個別訪談法來進行調研。本文對入伍新兵常見的心理問題、成因分析、解決辦法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入伍新兵;軍隊適應;心理健康;心理輔導
一、 問題提出
(一) 入伍新兵心理健康值得被關注
青春期到成年早期這個時期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時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的形成都與這一時期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的發展軍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心理狀況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又加上軍人職業的特殊性和入伍新兵正處于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問題年齡”階段,因此部隊的心理衛生工作還存在隱患,需要我們密切的關注。
(二) 入伍新兵心理問題嚴重
由于大多入伍新兵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自我同一性混亂,再加上剛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新環境,對新環境適應不良導致新兵戰士對未來生活沒有規劃,生活態度消極,從而產生了人際關系敏感、適應性心理障礙、情緒情感不穩等問題。
二、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將使青年軍人們更全面地了解和認識自己,能夠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合理規劃,明確人生的方向,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使他們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壓力,能夠更積極地去面對生活,提高整個隊伍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精神面貌。
三、 研究對象
剛入伍的新兵40人,年齡在17-19歲之間
四、 研究方法
問卷法、訪談法
五、 調查工具
利用心理適應能力自測問卷進行測量。
六、 結果
等級人數占比
適應能力強20.0625
適應能力良好20.0625
適應能力一般160.5
適應能力較差8 0.25
適應能力很差40.125
結果顯示,有87.5%的戰士適應能力一般或較差,存在心理問題有待解決。
七、 新兵心理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 早期經歷及家庭環境
人的畢生發展過程中,其所經歷的早期生活經歷對心理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個體的早期經歷又與家庭教養方式和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獨生子女從小的生活與到部隊后生活環境發生的改變,使他們的心理成熟程度跟不上環境變化的速度,產生心理落差。據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如果在成年早期之前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氛圍的關愛,在成年之后出現心理問題的風險就會相對應地加大。
(二) 心理發展過程中生活事件的影響
生活事件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能夠引起心理壓力的事件。入伍新兵由于處理不好學習訓練問題,處理不好人際關系問題,當兵后感到軍隊生活環境的反差大,不適應等,都會作為生活事件從而影響心理平衡,產生心理問題。
八、 針對新兵心理問題的解決對策方案
(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正確的人生觀,對于維持心理健康是極為重要的。新兵入營后都有追求卓越的欲望,但每個人的能力是限度的。不對自己過分苛求,合理樹立目標,使自己通過努力能實現這一目標,有利于新兵的心理健康。
(二) 定期進行心理疏導保持健康心態
對于心理健康來說,保持良好的情緒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情緒狀態能夠使人身心愉悅,精神飽滿。相反,消極的情緒狀態則會容易使人情緒波動大,抗壓能力減弱。
(三) 通過團體輔導提高新兵適應能力
第一階段,破冰階段。建立團隊及相關事宜,使成員盡快相互認識,打破僵局,營造溫暖融洽的集體氣氛,消除對陌生群體產生的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反應。
第二階段,角色認同。通過活動促進新兵進行自我認識、相互認識,探究他們的入伍動機以及對軍人的角色認同,為他們盡快適應軍營生活打好心理基礎。
第三階段,環境適應。通過活動促進新兵對環境的適應,正確認識角色分工和團隊協作等問題,緩解焦慮,提高工作效率,使他們能夠更快地適應軍營生活。
第四階段,人際適應。讓新兵正確看待人際互動中的沖突,從而提高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人際信任與團隊合作能力的發展,學會人際交往的技巧。
第五階段,情緒管理。增加新兵愉悅的情緒體驗,引導其能夠發現快樂,尋找調整不良情緒的方法,學會具體的情緒管理策略。
第六階段,團隊協作。培養新兵團結協作的精神,增進相互間的情感,體會團隊支持的重要性,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第七階段,結束階段。提升適應能力,人際關系的建立得到進一步強化。
參考文獻:
[1] 李文嬌,符明弘,王雪松.入伍新兵適應性問題的質化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687-688.
[2] 唐斌.當代入伍新兵心理問題剖析及對策探討[J].西南軍醫,2004(6):44-46.
[3] 楊炎,鄧光輝,張黎明.入伍新兵心理健康特點與影響因素[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19):212-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