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焦健??
摘 要:混搭風格的意義是多元化,是將多種建筑風格進行先減法再加法的方式,呈現給人的視覺效果是豐富多彩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戲劇手法。混搭風格的方式有很多種,其表現方式也會令人耳目一新。適度的混搭,會使建筑的風格上升到二次元,再進行合理的搭配,會將建筑的空間三維效果凸顯得更加立體化。
關鍵詞:混搭設計;多元化;設計風格
在設計領域內,經過不斷擴展各個設計專業學科的設計范疇,多個設計專業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從而獲取新一層面的設計領域。在空間設計領域中,無論是室內空間設計,建筑設計或是景觀園林規劃,城市規劃設計,多種室內室外的設計手法,設計方式,設計風格,都在不斷創新,不斷地采用新鮮的設計元素。
從中國的建筑發展進程來看,漸變為利用木材質。木頭打磨方便,比石材重量輕,易造型,攜帶輕便,這一進化,非常迅速地推動人類的發展。人類利用木材制作使用工具,交通工具,再后來利用木材質制造房屋舉架,而中國的木結構建筑發展得極為輝煌,聞名于全世界。中國的故宮,頤和園等建筑,建筑體量之宏大,木結構手法之細膩,其建筑的結構構造,造型形態的氣勢磅礴,離不開古代工匠的嘔心瀝血。而歐洲的古代建筑,大多以石材為主。石材的耐使用程度非常高,耐磨,耐風化,耐腐蝕。但是,石材體量較重,施工時間較長,有的建筑須經歷上百年的時間才會完成竣工。并且石材在加工,造型方面,也較為復雜,其質地堅硬,雕刻難度大。而最早期的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筑也均為石材所建,例如古希臘的雅典衛城,帕提農神廟,柱式的演進,古羅馬斗獸場,萬神廟,以及拱券技術的光輝發展歷程。
無論是國內建筑,還是國外的古建筑,它們的存在,給以后的建筑發展奠定了扎實良好的基礎。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建筑的流行趨勢不同,當然,在某一時期,或某一特定時期,就會形成某種建筑風格。
建筑風格的產生,將建筑中的元素及特點最大化地呈現,也會將其建筑特色定位,最終形成一種風格。就像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后現代主義風格,中式風格新中式風格,等等。這諸多的風格,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特質,并且代表元素尤為突出,甚至某一種元素或某一些元素,就足以代表某種風格。
時代在不斷發展,每一種建筑風格都會有日新月異的變化。當每一種風格發展,演變的同時,各種風格也會從其他風格特點上汲取特點,進行轉變,交叉,融合,從而將自己的特質元素與其他風格的元素相結合,再經過一系列的變化。這樣,風格就形成了混搭。混搭風格的意義是多元化,是將多種建筑風格進行先減法再加法的方式。最終,混搭風格呈現給人的視覺效果是豐富的,多彩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戲劇手法。這是時代發展所帶來的產物,更是人類需求而發展得到的結晶。混搭風格的方式有很多種,其表現方式也會令人耳目一新。適度的混搭,會使建筑的風格上升到二次元,再進行合理的搭配,會將建筑的空間三維效果凸顯得更加立體化。
建筑在進行施工制造時,不僅要將建筑單體進行設計規劃,也要將建筑的室內空間以及室外的景觀綠地進行合理的設計布置,這樣才能使建筑的內與外結合起來,設計才會完整。無論建筑規模的大或小,在構筑建造時,都會統分為兩個過程,即硬裝與軟裝。所謂硬裝,包括建筑構造的框架,地基,墻體,樓層,建筑構件運用到的材質材料,電線管道,水管線路,排風系統,建筑的室內外表皮制地,等等,是指構建建筑時所需的硬件設施及材料。軟裝,是指在建筑施工完成硬裝部分之后,完善室內建筑所需服務性的配套設施用具,包括家具,布藝,壁紙,燈具,飾品擺設,等等。當然,軟裝的使用,還需了解建筑的功能類別,例如辦公空間,餐飲空間,休閑娛樂空間,醫療空間,別墅,家庭空間等。不同的功能空間,所需的軟裝設施是不同的,餐飲空間使用最多的是餐桌椅,家庭空間使用最多的是家具,如沙發,床,衣柜等等。
將硬裝和軟裝概念區分完畢之后,就得明確建筑空間的風格特征。其風格特征的表現,是通過建筑的設計元素所體現出來的,如果想營造統一的風格,那么無論是從建筑的結構構造,還是從建筑的內部裝飾,所有的設計元素,達到盡量統一,這樣,風格特征方向一致,呈現出來的風格特色就會鮮明。如果想營造混搭的建筑設計風格,就要做多元化的設計。將多種設計元素進行篩選,重組,達到原則性的混搭。建筑的結構,及建筑的內部配飾,進行兩種或多種風格的搭配,這樣會導致,有的設計效果,視覺感官是極為震撼的;有的設計形成的效果,極為吸引眼球,刺激感強烈;而有的設計,融合元素不夠和諧,搭配在一起,并不具有統一美感。
所以,混搭風格的設計,需要將不同種類風格的元素和諧化,統一化,既達到設計風格多元化的同時,又具有多種元素融合的統一性美感。混搭設計的度,需要建筑師在實際情況種,進行針對性的把握,從而將風格特征充分地展現,對混搭元素合理地結合使用。
參考文獻:
[1] Tallman R. Gothic: architecture, sculpture, painting [M]. Printed in Germany,2012,6.
[2] 范夢.藝術美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1.
[3] 郭立群.商業空間設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2:32-33.
[4] 晉潔芳.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創意指南[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4.
[5] 楊帆.餐飲空間的個性化設計研究[D].大連:大連工業大學,20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