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飛速發展的昆山,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外來人口,新昆山人子女需要教育,而我校新昆山人子女不少數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課題:如何讓新昆山人子女盡快融入數學課堂?本文就從數學學習角度對新昆山人子女數學后進的原因加以分析。同時,結合本人近幾年來在如何促進新昆山人子女融入數學課堂的探索與實踐,提出一些轉化方法。 以便在教學中更好的做好數學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關鍵詞:新昆山人子女數學后進生;后進原因分析;轉化對策
一、 新昆山人子女數學后進原因分析
1. 社會方面的原因:(1)現在社會,人口的流動量大,這對子女的教育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有的孩子不得不從小跟隨者父母輾轉于不同的省市,由于各地教材的差異,使得孩子的學習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家長處于創業的初級階段,不具備把孩子帶在身邊,丟給爺爺奶奶照看,而大多數的爺爺奶奶都是比較寵愛孫輩的,這使得學生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等到父母發現帶到身邊上學時,孩子的學習已經落下了;也有的家長雖然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學,但忙于自己的事業而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任其自由發展。(2)學生生活在社會中,社會生活中的不良影響對學生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特別是社會上的網吧、游戲廳、KTV等對學生的誘惑;再打開電視,哪個頻道不是談情說愛,就連動畫片也無一幸免。這些一點一點地吞噬著學生純潔的心靈,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強、學習動機低下,注意力渙散,學習不求上進,最終不得不放棄學習。
2. 家庭方面的原因:(1)管理缺乏。我們學校的生源以新昆山人子女為主,他們大部分來自較為落后的地區,家長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子女的學習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往往只注重學生的結果,不懂也不會怎樣去輔導孩子的數學,還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師教育,于是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差,這些都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這些家庭的孩子成為后進生的較多。(2)溝通缺乏。有不少家長之所以選擇我們學校,就是看中我們是寄宿制的學校,這樣他們就可以將孩子丟在學校,他們什么都可以不去管。另外,受社會潮流、網絡媒介的影響,學生與家長之間對新事物的認識與接受有著不同的看法,造成了兩代人之間的溝通障礙。其實我們后進生最需要的就是心靈的溝通、行為上的管束和學習方面的督促。
3. 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1)怕困難。初中數學明顯比小學數學難度增大,初中的學習方式、教師的上課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數學學習的獨立性在增強,面對這些變化,我們這些新昆山人子女的學習適應性較差,一旦遇到困難,就逃避退縮。(2)缺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新昆山人子女本身的學習習慣就比較差,在師生互動過程中,不主動參與甚至思想開小差,在老師提問時,有意地避開教師的目光,到提問時,低頭不語,課后不敢接觸老師,更不敢主動問問題。這些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現。(3)沒興趣。數學的學習本來就是枯燥無味的,加上初中數學的要求更高,邏輯性更強,這些新昆山人子女的學習能力又差,自然,這數學課本對他們很快就失去了吸引力。對數學失去興趣的學生來說,當然是不可能集中精力聽課,最終選擇對數學的放棄。
二、 數學后進生的轉化辦法
(一) 提高新昆山人子女數學學習興趣
1. 愛心感染,增強后進生的自尊心。數學老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導游”,如果他們不喜歡你這個“導游”,那么就無從去談領略數學的“美好風光”了。所以要讓學生喜歡數學這門學科,首先得讓學生喜歡你這數學老師。我們不少學生以前都是“留守兒童”,養成了不少的不良習慣,性格內向,來到新的環境中表現得孤獨、無助。他們當中還有不少的生活在離異、單親家庭中,表現得自卑,怕同學瞧不起。針對這些情況,我有意識的組織一些活動,先找了班上幾個較優秀的學生主動接近他們,和他們一起玩,消除他們自卑的心理,逐漸讓他融入到集體當中。另外,我從生活、學習上也盡量幫助他們,有時利用中午,晚餐吃飯的時間,與他們坐在一起吃飯、聊天,了解他們生活學習上的困難,主動幫助他們解決。這樣,他們從喜歡上數學老師到喜歡上數學這門課,然后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 體驗成功,增強后進生的自信心。在教學中,不斷地鼓勵學生,并不是考試中的高分就是成功,課堂上的一次圓滿的回答問題,黑板上一次成功的板演,這都是數學上的成功。課堂的教學組織,一直秉承“低起點,小跨度,慢節奏”的教學思路,盡力讓后進生都融入數學課堂。
3. 增添趣味,激發學習數學的好奇心。 中學生正處于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的年齡階段,所以教師可以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大膽創設他們好奇的問題。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展示金字塔的圖片,提問:“在古代,沒有先進的儀器,是如何畫出直角的?”這樣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教給新昆山人子女學習數學的方法
1. 教會學生如何預習。指導學生在課前對要學的知識有個大體了解,找出疑點,提出問題,然后帶著問題聽課,通過課堂上的學習達到掌握新知。
2. 教會學生如何聽課。聽課是獲取知識最主要途徑,可以說,學習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課堂上聽課效率的高低。(1)聽老師講。要帶著以下目的去聽老師講:聽老師是怎樣講清新舊知識的聯系的;聽老師是怎樣講解有關要領、定律、法則、公式的概括、推導及應用的;聽老師是怎樣講解重點、難點內容的。(2)聽同學講。聽同學是怎樣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的,哪些答對了,哪些答錯了,應怎樣糾正。(3)看板書。要仔細看老師的板書,必要時還要記下來。課堂上要注意同學在黑板上的解題板演,看看同學的解題步驟、方法、結果是否和自己的相同。
3. 教會學生如何鞏固知識。 新昆山人子女學生多數在學習過后不思考,不總結,最起碼的鞏固練習都不做,更多的是應付老師的檢查。這就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將所學知識點同以往學習的內容進行歸納、對照、比較其異同點。 讓新昆山人子女融入昆山的教學,讓他們盡快融入數學課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欲速則不達,差生轉化工作需要做長期工作,切記急于求成。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昆山人子女的心理特點,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定會在轉化新昆山人子女數學后進生方面取得成效。
作者簡介:余瑪林,江蘇省昆山市鹿峰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