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幼兒美術教育、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三方面分析,對如何保護兒童畫的原創性進行初步的探索,旨在使幼兒能在遵循身心發展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發揮繪畫潛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幼兒作品;原創性
幼兒美術教育是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教師引導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教育活動,是幼兒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綱要》指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和體驗。因此,繪畫是幼兒的一種體驗表達活動,所畫直接反映的是內心的情緒體驗。然而在教學過程當中,我發現很多教師喜歡在幼兒未畫好或已經畫完的畫面上進行“修改”。我帶著問題查閱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料,發現“教師改畫”已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方法的問題,其背后隱藏著更深刻的問題:幼兒作品的原創性。
所謂幼兒作品的原創性是指幼兒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發現,運用與其年齡相符的表現手法,以想象為主的繪畫方式,在沒有成人干預的情況下自主地進行繪畫創作。孩子稚嫩的筆觸、彎曲不直的線條、隨心所欲的色彩、大膽新奇的想象、充滿童真幼稚的繪畫內容有其獨特的魅力。其中以幼兒自由想象、自由創作是原創性繪畫的精髓所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教師對幼兒作品的隨意修改?我根據自身在幼兒美術教育行業的經驗及觀察,淺談一下對問題的看法。
一、 當前幼兒美術活動實施中的問題
(一) 利益驅使下的教師態度
在幼兒園的繪畫課堂上,“教師改畫”之風盛行。很多時候孩子忙,教師也忙,孩子忙著天馬行空地畫,教師則忙著幫孩子改畫,更有甚者,教師握著孩子的手一筆一筆地畫。放學時,當學校領導和家長看到展示墻上孩子的繪畫作業時,真是滿心歡喜啊!一眼過去,顏色鮮艷、構圖飽滿、大同小異。我曾聽過一位家長說:“在幼兒園畫的畫是好看,但怎么覺得大家都差不多。”其實細看不難發現孩子稚嫩的筆觸、彎曲有趣的線條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流暢的、圓滑的線條,這違背了兒童不同繪畫階段的發展特點。
幼兒園之所以要重視美術教育,是因為美術活動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在美術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啟發,尊重孩子的創作,而不是隨意修改孩子的畫,認同繪畫過程重于結果,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素質教育。我想,千篇一律的繪畫作業未必能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況且教師的業務能力也絕不是以犧牲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欲望為代價的。
(二) 家長與孩子的態度
通過對我所工作的幼兒園中、小8個班隨機抽取家長和幼兒的調查,共收回問卷100份、通過談話的方式與50位幼兒進行了解。調查結果為:
1. 家長對教師改畫的態度
64%的家長不愿意教師對孩子的畫進行修改,認為教師改了孩子的畫會破壞孩子的想法及修改后孩子不知如何下手;36%的家長比較愿意,他們認為教師改畫會增強孩子對畫畫的信心,并且能讓孩子學到更多知識。
2. 幼兒愿意讓教師修改自己的畫嗎?
從談話中了解到66%的幼兒不愿意教師改自己的畫;27%的幼兒比較愿意,認為教師改后很漂亮; 7%的幼兒非常愿意。
上述調查中顯示更多的家長和幼兒不希望教師對畫面進行修改。目前關于保護兒童畫的文獻里也提倡尊重兒童的想法,教師與家長盡量少干預,強調創造的過程,注意幼兒的情感體驗,多與孩子進行交流,聆聽童畫。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教給孩子技能技巧,而非個人意愿或客觀原因隨意地破壞孩子心中的畫。
二、 保護兒童畫的原創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如何真正讓教師們做到不主動、隨意地修改孩子的畫呢?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提高教師的審美眼光
教師的審美眼光影響著教師對兒童畫的評價標準,教師的評價標準又影響著幼兒的繪畫創作,環環相扣。
如何提高美術教師的眼光呢?一、 多從網上或書上了解國內外最新的幼兒美術資訊、多參加一些藝術培訓講座,主動學習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二、 多與同行交流教學心得和經驗;三、 多看畫展,提高自己對美的敏感度和鑒賞力。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前提下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審美眼光。
(二) 課堂中采用適當的應急措施
課堂教學中,當孩子們瞪大眼睛看著你說:“老師,我不會畫。”面對提問教師不能馬上“出手相助”,應沉著冷靜。比如:用適當的語言進行鼓勵,幫助孩子踏出第一步,提高孩子繪畫的自信心;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時馬上進行表揚,并順著孩子的繪畫思路提出建議,引導孩子邊畫邊思考,完善自己的構思。這樣既可以使孩子愉快地完成創作,又拉近了孩子與教師的心理距離,何樂而不為。
(三) 改變家長傳統的觀念
當家長觀念出現偏差時,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糾正家長不恰當的觀念,即使轉變家長陳舊的觀念是一件長期且艱難的事情。從調查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家長對幼兒繪畫仍停留在“像與不像”的問題上,對教師“改畫”也是持支持或“無所謂”的態度。針對這一情況,我做了如下的努力:首先,我開通了班級的QQ群,定時在QQ群上、學校班級博客上發表一些關于幼兒美術教育的文章和一些國內外優秀的兒童作品,主要是讓家長重視幼兒美術教育,能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的畫;其次,在家長來接送孩子時,有針對性地與家長交流,讓家長學會用發展性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畫;最后,實現家園共育不單只是教師的職責,還需幼兒園的支持。如幼兒園應多開展幼兒畫展、家長會等,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家長提高對幼兒美術的認識。
三、 結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保護兒童繪畫的原創性的問題上,從理論到實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仍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發現和解決,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我們仍要堅持不懈地在平時一點一滴的教學中努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為素質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
[2]邱秀君,王冰.促進幼兒原創性繪畫能力發展的指導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07,(05):35-36.
[3]王艷紅.如何引導家長對兒童畫的認識和欣賞[J].教育教學論壇,2010,(17):178-179.
[4]楊彥旭.美術老師談兒童畫輔導[J].少兒美術,2009,(11):6-7.
[5]路學正.深陷“誤區”的兒童畫[N].美術報,2006-7-1(017).
[6]他們為什么不喜歡畫畫了!——兒童繪畫啟蒙教育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B/OL].百度搜索,2012-02-04.
[7]你孩子的美術課老師幫忙畫嗎?[DB/OL].爸媽網,2011-10-6
作者簡介:鄭麗嬋,佛山三江職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