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年級的新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沒有了幼兒園老師的事必躬親的指導,要一段時間適應。他們學習能力較差,注意力的集中時間較短,一般是10分鐘左右。他們的注意力隨意性大,如果老師的講課沒有趣味性,很快他們就會分神,聽不進去。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因為生理的特點也比較差,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如果我們給的要求或指引不夠具體,很快便會忘記老師的要求,完成不了學習任務。所以,老師的教學語言要注意符合這些低年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孩子們都愛唱歌,我想如果把上課的內容變成兒歌,孩子們一定喜歡。
所以在低年級教學中,我抓住兒童心理特征,采用一些兒歌輔助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關鍵詞:習慣;方法;兒歌;低年段;作用;積極性;記憶
一年級的新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沒有了幼兒園老師的事必躬親的指導,要一段時間適應。他們學習能力較差,注意力的集中時間較短,一般是10分鐘左右。他們的注意力隨意性大,如果老師的講課沒有趣味性,很快他們就會分神,聽不進去。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比較差,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如果我們給的要求或指引不夠具體,很快便會忘記老師的要求,完成不了學習任務。所以,老師的教學語言要注意符合這些低年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孩子們都愛唱歌,我想如果把上課的內容變成兒歌,孩子們一定喜歡。
所以在低年級教學中,我抓住兒童心理特征,采用一些兒歌輔助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第一:用短小簡練的兒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用“小小手,放桌面,腰挺直腿并攏,眼睛看黑板”規范坐姿。“小嘴巴,不說話,要說話,請舉手。”來規范回答問題。“請看投影”,孩子們回答:“我看投影”“表揚誰”孩子們回答:表揚我!開火車回答問題時候,我問:火車火車哪里開,孩子們回答:“火車火車這里開”,孩子們回答得很棒的時候,一起拍手鼓掌說:棒棒棒,你真棒!并對回答優秀的孩子豎起大拇指!孩子們還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在10分鐘左右,老師需要不斷提醒孩子們的課堂紀律并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但是貧乏的語言提醒不但沒有效果,還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我采用了這些有節奏的兒歌還有有趣的語言來提醒,孩子們都很喜歡。久而久之,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課堂習慣,我的課堂也得到有效的開展。
第二:有趣的兒歌能引導孩子們喜歡上數學并將學習簡單化。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數學語言應該嚴謹科學,但如果只是枯燥的教育數學,恐怕孩子們會害怕學習數學。上課的時候,我注意低年段孩子的特點,好像變成了故事的姐姐,用充滿童趣的語言讓數學課堂變得有趣起來。例如,我用《數字謠》教孩子們認識數字。“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衣鉤掛衣帽,6像彎彎小勺子。7像鐮刀割青草,8像葫蘆藤上搖。9像勺子能盛飯,10像油條加大餅。”雖然大部分孩子在幼兒園已經學習了數字的書寫,但他們學習的效果不一,書寫效果也差強人意。經過兒歌的引導教育,孩子們對1~10的數字有了由感性到直觀的認識,達到了一年級要求的學習效果。
兒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加上雙手的對應的手語操幫了我的大忙。孩子們對朗朗上口的兒歌很是喜歡,不到一天的時間已經背出來了。在我的幫助下,懂得運用起來,很快掌握了20以內的加法。
我還教孩子們用“破十法”學習減法:十幾減9莫著急,分10減9剩下1,結果就是1加幾。破十法比湊十法難理解,我慢慢地解釋,并舉了很多的例子進行實際計算。孩子們記憶力還是蠻好的,很快背出來,在我的幫助下,也理解下來了。我發現,用了湊十歌和破十法,孩子們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擺脫了數手指的原始方法,計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用兒歌把一些容易出錯的或難以分辨的解決問題加以整理記憶。
解決問題是低年段數學教學重要的部分,但是由于低年段孩子們的生理特點,他們的理解能力還沒發展到成熟的階段,特別是一些學習本來就困難的學生,會聽不明白,也不知道怎么做。我想,能不能用簡單易記憶的句子把它的要點整理出來呢?如果也有“湊十歌”這些兒歌就好了!“誰和誰共有多少,請用加法算一算;多幾少幾和相差,準是減法來求差;知道每份和幾份,要用乘法求總數;平均分和等分題,少了除法可不行。”這四句兒歌,把低年段遇到的解決問題類型很好的總結出來了,孩子們很快就理解記憶下來,攻克了解決問題這個得分大關。
第四:用兒歌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二年級的孩子們,學習了表內乘法。背熟乘法口訣,對以后進一步學習乘法和除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一些孩子,總是不能背下來,為此,我找了一首兒歌來幫助他們。
“乘法口訣共45句,里面藏有小秘密;幾的口訣有幾句,相鄰兩句就差幾;找規律,巧記憶,熟記口訣算乘積。”孩子們在兒歌的幫助下,找到了口訣的規律,很快就背了出來。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兒歌,孩子們迅速適應了小學的課堂,并喜歡上了我的數學。在兒歌的幫助下,我和孩子們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也成功地完成了小學數學的啟蒙。實踐證明,兒歌是低年段數學教學的好朋友,能對孩子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要注意總結相應的淺顯易懂的“兒歌”來幫助我的教學,讓孩子們學習愉快,我的工作輕松。
作者簡介:
黃秋霞,現就職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明德廣地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