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地理圖像進行教學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們使地理知識變得直觀、有趣味。不同的地理圖像有著不同的特點和作用,所以教學方法和目的各不相同。在教學中,教師要活用各類地理圖像,引導學生讀懂地圖語言,全面提高他們的地圖能力,學好地理。
關鍵詞:地理;地理圖像;圖像教學
地理學要研究地球表面的任何事物,而地理事物分布范圍很廣,學生不可能去世界各地實踐觀察,單純依靠文字描述效果不佳。如果在教學中能夠充分運用地理圖像,這樣可以使學習變得更為直觀,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一、 地理圖像的內涵
地理圖像是指地理教材、資料中用來解釋或呈現地理知識、原理、規律、現象、以及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的圖像,包括地圖、景觀圖、示意圖、統計圖、漫畫圖等類型。這些圖像幾乎能把所有的地理知識表達出來,地理教學中的許多內容都必須借助各種地理圖像展開。
二、 重視培養學生的讀圖技能
(一) 圖文結合,培養學生空間形象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知識一一落實到相關地圖的相應位置上,做到“圖文轉換”、“圖文結合”,這樣學生就能將地理知識按照一定的空間方位儲存在大腦中,形成“心理地圖”。以后只要一提到某一方面的地理事實,在大腦中就會馬上反應出相應的地圖,這樣就算沒有紙質地圖,也能熟練地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地理問題。
因此,教師應多訓練學生“運用地圖說出……”、“在圖上找出……”、“運用地圖歸納……”等。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地理空間概念的形成,而且對準確地記憶地理事物及其分布,提高空間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幫助。
(二) 依圖設疑,培養學生分析地理圖像的能力
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去分析地圖,提取有用信息。因此,圍繞地理圖像設計問題就成為備課的關鍵。一方面要讓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要根據圖像內容和學生實際設置問題,啟發學生思維,引導他們分析地理圖像,獲得有用信息。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質疑問難。每一幅圖都可以提出: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為什么?怎么辦?這樣由表入里,由淺入深,使學生在讀圖、析圖過程中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提高認知水平。
(三) 填圖繪圖,培養學生記憶圖像的能力
記憶圖像要求學生在大腦中準確記憶圖示的重要信息,對此,我采用填圖、繪圖的方法加強學生的記憶。
地理填充圖可以在講解新知識的過程中邊講邊練,以鞏固新知識;也可以在復習舊知識時使用。教師在布置填圖作業時,要讓學生明確填圖的目的、要求和方法。讓學生在填圖之前,先結合教材插圖復習有關內容,熟悉填繪對象的名稱、位置、范圍和分布特點,然后獨立完成填圖作業,防止盲目亂填或機械照搬。填圖時要注意內容正確、符號規范、位置準確、字體端正、大小勻稱、排列整齊、色彩協調。
另外,教師要激發學生繪圖的熱情,勇于對圖像進行“改造”,做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以簡明的圖像來表達教材中的文字內容,簡圖的信息量少,不易產生干擾。如在學習“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時,可以讓學生畫“我國鐵路干線分布簡圖”,這樣不僅能很好地掌握“五縱三橫”的分布特點,突破難點,還能對心理地圖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 幾種常見的地理圖像在教學中的運用
(一) 活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地理圖像,因此,教師要將它作為各類地理圖像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中可以結合合作探究式教學進行,要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通過讀圖、想圖、說圖、憶圖等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知識的再思考、再發現、再創造活動。
在學習“地形和地勢”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圖,體會圖上顯示的信息,這樣使學生自然開始識圖,開始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接著結合地圖安排學生討論分析:我國地形地勢的分布特征是什么?學生討論歸納,得到結論。最后展示探究題目:這樣的地形地勢對我國氣候、河流流向和水能資源有什么影響?學生合作交流,各抒己見。這樣就能將整節知識在地圖上歸納、概括、濃縮,使眾多的知識集中在一張地圖上。
(二) 精用地理示意圖
有許多地理示意圖,如“地球公轉示意圖”,它們所反映的是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發生發展的運動過程,其間存在著復雜的因素關系,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對地理示意圖的學習主要采用觀察法和分解法。在教學中,教師邊展示邊講解,引導學生觀察示意圖或動畫,并對其進行分解,找出其中關鍵因素,再對關鍵因素進行分析,讓學生理解示意圖的含義,讓學生真正意義上讀懂示意圖。
在學習“地球公轉產生四季變化”時,我先讓學生觀看“地球公轉示意圖”,思考地球是如何公轉的。接著,對示意動畫進行分解:學生先觀察二分二至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然后,我利用教具演示二分二至日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學生觀察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接著,讓學生聯系生活,感受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情況。最后總結出這四個日期前后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光熱不同,也就產生了四季,由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始終在移動,季節也就在不斷地更替。
(三) 趣用漫畫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漫畫也是隨處可見,它通常運用夸張和擬人、諷刺和幽默的圖像,來反應人地關系中人類處理問題的成就和不足。教師在漫畫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 要選擇寓意與所學知識相符的漫畫。2. 要讓學生明白漫畫的寓意。3. 要挖掘漫畫蘊含的深刻道理。4. 要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討論、發言。
在學習“世界人口問題”時,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漫畫“苦難的母親”吸引,自然產生疑問:“這位母親是誰?”“母親愁眉苦臉,孩子手里抱著、背上背著,身邊圍著,骨瘦如柴,打鬧哭泣,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由于地球上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導致資源短缺,生存環境惡化,使地球母親不堪重負。在此基礎上,我再啟發學生思維:“人口過多、增長過快會帶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人口問題?”這樣結合漫畫層層深入分析,教學效果良好。
四、 總結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圖像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課上,教師應教會學生掌握讀圖技能,學會讀圖和析圖,也要讓學生動手繪圖;在課外,要讓學生養成多看圖、用圖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地理圖像的學習和理解,也使教學質量不斷得到提高。
作者簡介:
徐曉琴,現就職于江蘇省昆山市周市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