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企業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企業的財務風險不僅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順利地實現經營目標,更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持續地開展經營活動。本文以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為研究對象,對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研究表明,選擇冒進的資本結構以及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認識不足是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增加的主要成因,企業應當通過謹慎選擇融資策略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并引進科學的評估體系客觀評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
關鍵詞:財務風險;資本結構;經濟環境;融資
一、引言
財務風險,是指由于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由于管理層的經營管理決策不善或者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管理不善而導致的風險。雖然財務風險體現在企業的財務活動中,但是,財務風險的產生并不僅僅是產生自財務管理,即,雖然企業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由于選擇了不適當的融資方式或者選擇了不適宜的財務結構會帶來財務風險,但是,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決策以及企業的產品銷售環境的變化都有可能導致財務風險。因此,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在很大程度上是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作用的結果,財務風險能夠綜合的反映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實際面臨的困境,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對于了解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1.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內涵
財務風險控制,是指企業根據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對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識別、評估以后,根據財務風險的特點,所采取的應對措施。企業在控制財務風險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一般情況下,如果一項財務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較小的情況下,企業可以不用采取措施進行控制,而采取風險承受的策略;如果企業在對該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后認為該財務風險的發生可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那么企業可以采用的財務風險控制策略主要有風險規避、風險轉移等措施。總體而言,財務風險控制的策略較多,需要根據財務風險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控制措施,而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的目的就是為了降價財務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將該財務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降低到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以內。
2.企業控制財務風險的重要性
在對財務風險的概念進行分析后,也就明白了控制財務風險的重要性,具體而言,控制財務風險具有以下重要性:首先,控制財務風險能夠有效的降低財務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通過采取有效的損失應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能夠有效的降低財務風險的危害性,避免財務風險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影響;其次,控制財務風險是企業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保證。在了解財務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后,也就不難理解控制財務風險與企業的管理管理目標之間的目標一致性,即控制財務風險與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并不矛盾,并且是一致的;最后,控制財務風險能夠有效的保護其他利益相關的利益。控制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不僅能有效的降低財務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以及保護股東的利益,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而言,依然能夠保護他們的利益不受損失。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雖然不同的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各有不同,但是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的產生原因都有相近之處,即企業選擇了冒進的資本結構以及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認知不足這兩個主要原因。企業選擇了冒進的資本結構從而導致企業面臨較高的償債風險,從而導致企業可能面臨不能持續經營以及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而企業對宏觀經濟環境認識的不足,會直接導致企業對投資項目做出錯誤的評估從而使企業面臨較高的投資風險。
1.選擇了冒進的資本結構
不管是企業出現無法持續經營或者是出現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的情形,其最為深層的原因還是企業選擇了冒進的資本結構,致使企業面臨著較高的債務風險,從而影響到企業的持續經營。在對我國企業的資本結構進行分析時會發現,我國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普遍偏向于選擇債務融資的方式,并且都偏向于將資產負債率提高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特別是我國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普遍在60%左右,部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甚至高達80%,這樣冒進的資本結構極大的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2.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認知不足
雖然宏觀經濟環境對所有的企業都會產生影響,但是,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對宏觀經濟環境有一個客觀的認知,特別是對宏觀經濟的走勢做出誤判時,會導致企業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從而出現投資收益低于預期甚至無法收回投資的可能。除此之外,宏觀經濟環境中的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等也會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也需要企業的財務部門根據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作出相適應的應對策略,如果出現誤判從而選擇了不合理的應對措施,依然會增加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
四、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措施
對于企業選擇冒進的資本結構以及對宏觀經濟環境認識不足這兩個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企業應通過當謹慎選擇融資策略的方法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同時,還應當引進科學的評估體系,對企業的宏觀經濟環境進行科學的評估,從而將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以避免財務風險對企業的正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1.謹慎選擇融資策略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
對于企業而言,應當謹慎的選擇融資來源,科學評估各種融資來源的融資成本以及可能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特別是合理控制企業的資本結構,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降低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應當客觀的評估債務融資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債務風險,在選擇債務融資的同時,適度的選擇權益融資的方式,避免選擇冒進的資本結構的融資策略,將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2.引進科學的評估體系客觀評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
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評估需要專業的評估方法,為了有效的應對因為對宏觀經濟環境的錯誤認知而導致的財務風險,企業應當引進科學的評估體系,對企業的宏觀經濟環境及其可能對企業產生的影響進行科學的評估。在對宏觀經濟環境可能導致的財務風險進行評估的過程中,一方面應當評估宏觀經濟環境可能對投資項目的現金流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在海外投資項目中,還需要分析東道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另一方面,應當針對宏觀經濟環境中的通貨膨脹問題展開較為系統的分析,以便于企業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的應對通貨膨脹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五、結語
企業財務風險作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最為主要的風險,對財務風險的控制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需要企業長期的關注。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管是融資風險還是投資風險甚至是其他財務風險,產生這些財務風險的最為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企業選擇了冒進的資本結構,而另一方面是企業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認識不足。針對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企業一方面應當通過謹慎選擇融資策略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降低企業的償債風險,增強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另一方面,企業應當引進科學的評估體系客觀評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避免企業的投資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王詩雨,陳志斌.產品市場競爭、政府作用與企業財務風險[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7,(03):78-92.
[2]袁良榮.小微企業如何防范財務風險--非財會專業高管的防控思路[J].財會月刊,2016,(19):57-59.
[3]韓冬梅.論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J].財會通訊,2015,(14):104-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