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雅君
【摘要】感恩是我們從小就接受的一門教育,而且直到長大成人也要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不同于數學、語文、英語等具有很強的學術性的學科,它只是對于學生道德、人性、三觀的一種教育。感恩的培養,對于一個孩子,一個學生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可以在書店或者圖書館看到有類似《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同學》、《感恩對手》等一系列的書本,這些文學作品也可以告訴學生,要用感恩的心去看待。小學生可以說仍然是白紙一張,教師和家長是手拿畫筆的人,他們可以把每一個學生涂鴉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因此,教師要抓住這個關鍵的時期,讓學生了解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把感恩做到。當一個人擁有了感恩的心,他的父母,他的朋友,哪怕是一個陌生人都會對他刮目相看。如此看來,感恩教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是勢在必行的。
【關鍵詞】感恩教育 小學課堂 教學方法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全國少先隊研究課題《“心靈陽光坊”在學校感恩教育中的構建與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2017LX47)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16-02
一、利用多媒體互聯網技術,提供感恩教育的素材
教師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而下面的同學早已聽不進去了,對于這個現象,在當今社會的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讓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互聯網技術,也可以起到烘托氣氛,增加課堂趣味性和補充課堂知識的作用。比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感恩祖國》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學會感謝祖國,立志報效祖國。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厲害了,我的國》讓學生樹立國家概念。通過觀看這類影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我們祖國的悠久的、燦爛的文化,增強國家自豪感,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驕傲,明白今天的優越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更加認識到要珍惜現在,懂得感恩,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分享教學,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感恩教育的實行,擺脫不了真實的案例,然而學生在生活的過程中,一定有感恩的事情可以分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把自己當成是課堂的主人,實際上,教師只是幫助學生了解知識內容的,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打開自己的心門,和教師還有同學分享自己的事情。比如在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感恩節這些節日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告知學生,在節日后我們要開一個主題班會,讓學生分享自己在節日當天的事情,自己是怎樣進行感恩的。這樣不僅能對學生有感恩的教育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鍛煉學生的膽量。比如教師在“母親節”結束后,教師可以專門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匯報。教師可以提問:“母親節大家有沒有給自己的母親過節呀?大家都是怎么做的?”教師話音一落,學生就會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這時教師可以讓大家到講臺上去說一說。小明首先舉手說:“我在母親節送了媽媽一朵花,我是自己手工做的,媽媽非常喜歡,說我是好孩子。”又有同學說幫忙做了家務等等,想讓母親休息一下。這些都是學生對于自己母親的感恩。當學生進行討論之后,感恩會更加深入學生的心里。
三、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說白了就是對別人對社會給自己帶來的恩情在心里產生認可感動并且想要回報一些什么的一種心理。作為老師,我們應對學生進行知恩、報恩、施恩教育。通過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感恩是可以促進二者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擁有感恩的心有利于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知道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可以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這樣學生才會理智的面對人生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現在小學生還是處在一個成長的過程之中,教師要把學生的這個時期把握好,讓真善美的德性深入學生的想法之中。學校的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講大道理上,更應該注重與現實生活的結合,主要的是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學會感恩,這是一種更加豐滿的教育。
對于小學生的感恩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也許并不太了解,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讓學生在學校的課堂之上學會感恩,讓學生感恩一切,做一個善良的人。雖然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而且也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的努力,但是當學生在課堂上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把握住有效教育時間,讓學生了解并把感恩付之于行動。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感恩題材的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對感恩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其次,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重要節日之后的班會,讓學生分享自己的事跡,重視感恩。最后教師要讓學生把思想方面做好,當學生在思想方面重視起來的時候,教師就不會有太大的教學壓力,對于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難度,也會有所減弱。
參考文獻:
[1]尹雪;李揚.小學課堂教學如何貫徹愛和感恩教育[J].新課程(上).2017年02期
[2]韓莉.讓感恩教育閃亮思品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7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