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水蓮
【摘要】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我們可以嘗試在原有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課程教學中將教師的主體地位轉讓給了學生,讓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教師不再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讓學生在進行自我探究的過程中去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一些問題,并且會占用比較多的課堂教學時間,但是總體來說,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的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好的提升自己對問題的解決能力,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積極探索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探究式 教學模式 具體運用 方案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86-02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閱讀引導學生開拓視野,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沒有辦法滿足我們的要求,如何進行探索和改革顯得更加的重要。創新是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要仔細思考的問題,教師需要利用探究模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具體課堂教學過程中探究模式的運用需要我們仔細的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特點和應用的可操作性,發揮好閱讀教學的價值。
1.結合探究模式的特點運用這一教學模式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我們了解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特點,首先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小學階段學生的能力其實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差異,教師的教學要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發展,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關懷,鼓勵學生積極的進行探究。對于學生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及時的提供一些幫助,也可以指導學生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解決問題,教師還要主動的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要避免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強的學生過分的占有更多的資源,同時要關注到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要幫助他們進行主動的探究。此外在進行課程探究的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自由,探究以后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將自己思考所得的內容寫下來,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利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進行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好的效果,這樣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幫助。
2.提供探究環境,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在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具體情境的設置具有重要意義,學習環境的好壞對學習效果影響很大。另外,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思想的形成相對簡單。如果外部環境存在不利因素,很容易對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產生影響。例如,在人教版第10冊《23、刷子李》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不同的學習方式進行閱讀教學,其中,閱讀查詢法可以讓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被刺激,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讀文章,不會理解的地方記得畫圈圈,教師總結學生的問題,并進行課堂討論,學生的總體智慧融合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探究問題,提高對文章的理解,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參觀,了解作者創作文章的背景,這樣會很快解決學生的諸多問題,加深對文章的印象。此外,教師要重視探究方式的設計,并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探究,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發展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直接回答問題,教學效果就會直線下降。
3.培養探究習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習慣,靈活運用各種閱讀活動方法。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并采用通用的閱讀方法學習不同的文章,只有這樣才能適當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例如,在閱讀具體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采用常用的方式進行課外閱讀,甚至英語閱讀,從而實現學習與“思考”的完全結合。因此,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作用,同時也可以揭示其在其他領域的價值,并導致小學成績的提高越來越大。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讓教師幫助學生學習更有價值的知識,掌握新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大大提高,問題解決后,學生的成績也可以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提高,同時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也可以得到大大的提升,總之,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探究式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最終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信輝.“一主兩翼”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9):88-89
[2]冉旺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2016(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