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龍 劉春華
摘 要:中醫古籍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每個方面和層次之間沒有主次之分,只有階段性的差異,要多元化、多層次地開展古籍保護工作,包括古籍保存環境的標準提高、古籍存取閱讀方式的探索改善、古籍數字化建設的具體實施、古籍保護軟實力的重視加強等。中醫文化是中國悠久文明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古籍作為中醫文化精髓的物質載體,隨著時間流逝其固有的內在價值愈來愈得到凸顯。
關鍵詞:古籍保護 多元化 保存環境 數字化 軟實力
中圖分類號:G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a)-0212-02
任何對現存中醫古籍的破壞都是不可逆的,如何更加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有限的中醫古籍資源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中醫古籍保護工作不是孤立開展的,更不是臨時性、階段性的,應當多渠道、多元化開展古籍保護工作,同時注重層次性和內在聯系性。
1 古籍保存環境的標準提高
提高古籍保存環境的標準并改善設施是古籍保護的基本要求,也是古籍保護利用的第一個層次。首先,保存空間要求有獨立的、封閉的古籍書庫,這是實施古籍保護計劃的最基本條件。其次,書庫建造盡量要實現古籍書庫的單通道進出,不能建有后門或者小門,單通道可設置兩道門,外門需安裝防火防盜的安全門。自來水管道和暖氣管道不能從古籍書庫穿過,防止發生管道漏水事件,而且對這些管道的維護維修也存在不便。再次,在獨立書庫空間內要消除安全隱患,通過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攝像頭、防盜報警系統做到防火、防盜、防水,消除外部不安全因素對古籍構成的威脅。最后,在古籍書庫獨立空間內實現恒溫恒濕。書庫溫濕度的變化會加速古籍紙張纖維的老化,最終使古籍紙張變脆弱,易破損。目前實現恒溫的有效方法一般是安裝立柜式空調,同時,安裝除濕機和溫濕度檢測儀,或者直接安裝恒溫恒濕空調機組,實現24h恒溫恒濕,“溫度保持在18℃~20℃之間,濕度保持在40%~65%之間”[1],避免溫濕度變化對古籍的破壞。
2 古籍存取閱讀方式的探索改善
古籍的保護是為了更好的利用,為此古籍管理員和讀者存取閱讀古籍的方式和環境也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改善。首先,管理員和讀者在存放閱讀古籍時要戴手套和口罩,手套可以選用棉質手套或者膠質手套。棉質手套透氣性較好也有利于重復使用,但是不便于翻閱古籍;膠質手套雖便于翻閱古籍,但透氣性差,不便于重復利用,長久使用其釋放的化學性物質對古籍有一定的危害,故兩者比較,讀者和圖書管理員更傾向于使用棉質手套。其次,古籍在書櫥內要平放且書脊朝外,這樣既增大了古籍受力面,防止古籍受力變形,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光線對古籍的侵蝕,而且方便古籍的存取。最后,讀者閱讀古籍時應該遵循就近閱讀的原則,要在書庫內或者書庫旁邊開設專門讀者閱讀區域,不要將古籍帶離書庫,以免在古籍存取過程中周圍環境等不確定因素對古籍的不利影響。
3 古籍數字化建設的措施要求
古籍保護與利用是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體,古籍在利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紙張存在一定程度的損害,而且從長久看一種古籍的存取閱讀次數是有限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古籍保護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沒有利用的古籍也就失去了保護的意義。當前,解決古籍保護與利用這對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實行古籍數字化。古籍數字化被稱為再生性保護,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的設備對古籍文獻進行加工處理,把紙質文獻內容轉變為電子數據方式進行存取,使古籍內容復制或轉移到其他載體上,通過光盤、網絡等介質保存和傳播,實現了對以紙張為載體的原有古籍的保護和再利用。
古籍數字化的第一步是利用相機和專業的翻拍架對古籍拍照,因古籍保存時間久,有的紙張風化嚴重,在拍照過程中要注意減少對古籍的損害。
首先,要注意光線問題。數碼相機不能開閃光燈,翻拍架上的照明燈要盡量采用最新的LED燈。因為節能燈會發射出紫外線等有害光線,紫外線會使古籍紙張變色,失去韌性;而普通的白熾燈在使用過程中只有20%的電能轉換為光能,80%的電能轉換為熱能,長久使用會使周圍的空氣溫度迅速升高,在拍攝過程中古籍距離白熾燈較近,過高的溫度會打破古籍自身的溫濕度平衡,從而使紙張變色,變得更加脆弱。所以相比較而言,LED燈電能利用率高,基本不產生熱量,也不散發出紫外線等有害光,是古籍拍照時照明設備的最優選擇,有利于古籍的保護。
其次,古籍翻拍過程還要注意不要損壞古籍的紙張和原有的裝訂結構,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生態。有的中醫古籍尤其是一些清末或者民國的版本,紙張薄、韌度低、紋理粗糙、字體印刷較為模糊,有些版框在裝訂過程中被縫入書脊中,拍照時無法將整個版框拍完整,而古籍數字化對照片的格式是有要求的,有些古籍翻拍者為使照片合乎要求,為了將整個版框拍攝完整,用力拽扯兩邊的紙張使書脊中的版框凸顯出來,甚至有的工作人員將原有的古籍裝訂線剪斷拆開,從而實現單頁拍攝,這些做法都會對古籍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因此,古籍翻拍要有一定靈活性,掌握一定的度,始終把古籍保護放在第一位。
最后,古籍翻拍最好兩人或者多人協作,一人負責專業拍攝,另一人負責對古籍翻頁和按壓工作,負責翻頁的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和手套,翻拍過程中不能使用夾子,盡量不要用鎮尺,更不要隨便用周圍的其他物品來壓書,以免在紙張上留下痕跡,損壞紙張,污染古籍或引起整冊古籍彎曲變形;最好采用帶有刻度的翻拍架,若翻拍架底座沒有刻度,可自備一把足夠長的直尺黏貼于底座適當位置,用于校正古籍的擺放位置,提高翻拍效率和照片質量,縮短每冊古籍的拍攝時間,有利于古籍保護工作,這些都是拍攝過程中要注意和改進的事項。
4 古籍保護軟實力的重視加強
古籍保護事業不僅要重視先進硬件設備的采購和更新,也要重視提高自身的軟實力,包括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訓、相關規章制度的修訂與執行等。
古籍保護需要具備高素質、多學科背景、廣泛知識面的復合型人才,尤其是中醫古籍保護工作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要具備中醫學、古漢語、文獻學、人文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在引進古籍工作人才時不要狹隘地限定在某一專業或學科,要“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博采眾長”。同時注重工作人員相關知識的補充,加強培訓工作。“據最近的相關資料統計,不僅古籍保護修復人員全國不足百人,古籍整理編目人員全國也僅有百余人,而且年齡偏高,有青黃不接之勢[2]。”其中,古籍修復方面的常識是古籍保護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古籍修復是對古籍的原生性保護,其原則是最大限度保持和恢復古籍的原貌。可以說,古籍修復是古籍保護的終極環節,因此要慎之又慎,并不是所有的古籍都適合進行修復,因為修復工作也是不可逆的,修復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對古籍的破壞是摧毀性的。
古籍保護工作要注重制度建設,做到有章可循,用良好的制度規范調整古籍保護工作,把保護工作的每個環節落實到個人,提高古籍保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古籍保護工作需要極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良好的制度、溫馨舒適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是古籍保護工作的軟實力。
總之,中醫古籍保護事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每個方面和層次之間沒有主次之分,只有階段性的差異,因此要多元化、多層次開展保護工作。既要注重古籍保存環境和存取閱讀方式的改善,又要開展古籍數字化建設,同時加強制度建設,營造溫馨融洽的工作氛圍,在加強硬件設備采購的同時更要提高自身的軟實力。
參考文獻
[1] 楊丹蓉.古籍保護與文化傳承——從成都圖書館的古籍保護談起[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8(5):80.
[2] 蘇品紅.實施古籍保護計劃若干問題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