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堅
【摘要】隨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的目標的提出以及終身體育等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國不同層次、不同地區的學校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體質的鍛煉,展開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但由于受學校生均運動場地等條件的限制,多數學校開展體育教學與大課間活動時面臨著場地小與班級多這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教學與大課間對“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作用的最大化。因此探討研究小場地多班級體育教學與大課間活動這兩者的具體內容以及如何更好地安排學生活動就有了重要意義,本文從該角度出發對二者進行具體的探討,希望可以學校體育的進一步發展作出一些貢獻。
【關鍵詞】體育 小場地多班級 大課間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203-02
引言
目前,我國學生在學校主要的體育活動是體育課與大課間活動,由于受體育教師短缺、場地不足、學生數多等因素的限制,我國部分學校的開展體育活動就面臨了“小場地多班級”的體育教學狀況,這種情況在鬧市區中占地面積較小的學校更為常見。探討“小場地多班級”體育教學與大課間活動對教師、對學生、對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都有深遠意義。
一、“小場地多班級”體育教學與大課間活動的相關內容
1.“小場地多班級”體育教學的由來與不足
學生、教師、場地器材、教學目標是進行體育教學不可缺少的因素,但由于部分學校生均運動場地的不足、體育教師的缺乏、體育器材的不足以及學校對體育課安排不夠合理,這就導致了好幾個班級甚至年級在同一時間段、同一體育場所進行體育教學活動。這就意味著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活動空間受到限制,學生在課上的運動量與運動的強度得不到保障,并給教師管理增加了難度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2.大課間活動的認識與內容
大課間體育活動,它不是課間操與學生簡單的游戲,而是以課間操為基礎,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在校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形式。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目的是通過體育鍛煉調節學生情緒,振奮他們的精神,增強體質,消除經過長時間用腦思考帶來的疲勞感,讓學生恢復充沛的精力。可以說,它既是一種體育活動,也是一種校園文化活動。
大課間活動,主要是在某個時間段,以校或者年級為單位集體開展體育鍛煉活動,如廣播體操等,輔之以班為單位,根據班級特點、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及學校運動場地器材情況,選取不同的活動項目,如:跑操、趣味操等。隨著“陽光體育”和“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深入開展,大課間活動更具多樣性、靈活性與自主性。
3.“小場地多班級”體育教學與大課間活動的關系
在當前學校的教學實際中,“小場地多班級”體育教學與大課間活動是相輔相成的。學生除了可以在每周固定的體育課上進行鍛煉以外,還可以在每天的大課間進行體育活動。二者構成了學生在校期間主要的體育活動。但要注意的是,學生在體育課上更多的是學習一些體育知識與技能。而在大課間活動的時候更注重的是對身體的鍛煉以及放松。這二者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在學生數多但運動場地有限的學校,無論是體育教學與還是大課間活動都面臨著場地小與學生多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教學與大課間對“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作用的最大化。
二、對“小場地多班級”體育教學與大課間活動的建議
1.對“小場地多班級”體育教學的建議
(1)錯時教學
學校在編排體育課時,不要將體育課大都集中在某一固定時間,可以多選擇幾個時間段來安排體育課,減少學生因場地受限而施展不開的情況。另外,體育教師也可以多交流,保持聯系來協調場地。比如:甲教師可以選擇課程的前半段進行教學,乙教師可以選擇后半段。
(2)統一規劃教學內容與場地
體育教師和學校相關部門一起,整體規劃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計劃,并對學校體育場地進行適當的劃分。在每一次開始上課前,體育教研組對所需要場地和器材進行登記和協調,這樣就會相對減少一定的場地器材的沖突。
(3)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
體育器材一般具有超乎人們常見的多種功能,要多進行創造性思考以及具有創造性的思維。任課教師與教務人員們只要善于轉換功能視角,具有發散和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就可以開啟常用器材的新功能,彌補場地不足的缺點。另外,學校組織體育或其他各科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共同制作較簡易的運動器材。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制作任何體育器材的前提是保障安全,絕不能出現學生因器材受傷的情況。
(4)加強室內體育教學
由于天氣原因,有時體育課需要在室內進行。新課標中要求學生掌握一些科學鍛煉的理論與方法。這時,可以利用室內的多媒體等設備來進行室內教學。除此之外,體育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們講述一些偉人體育明星的事跡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優秀品格。通過室內教學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2.大課間活動的建議
(1)大課間活動要與學校特色相結合
大課間活動可以與地區或學校的特色相結合,比如某地區武術比較發達,那么該地區的大課間活動就可以把太極、八卦拳等當作主要內容,再輔以其他形式的體育活動。大課間活動有了本校的特色,為整個學校辦學特色的創建提供了條件,也為培養愛生活、有情趣、揚個性的學生創造了條件。
(2)根據年級分開活動
大課間活動可以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安排。不同的年級由于鍛煉需求不一樣,需要進行的課間活動也不一樣。初一年級同學,可以安排在操場中間進行廣播體操活動;二年級的同學可以安排在跑道上進行跑操;初三年級同學則可以結合體育中考項目開展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同時進行課間活動,還可以有效緩解小場地多班級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每天分批次安排學生活動。
(3)因地制宜開展活動
設計大課間活動內容時,可以根據學校場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設置不同活動,例如進行跳臺階項目,發展學生下肢力量,在走廊樓道甚至教室組織俯臥撐練習,發展學生上肢力量等。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緩解某一部分活動場地小的問題,還能通過此類占地小的活動切實發展學生身體素質。
(4)創新活動安排
其實課間活動并不一定要有具體的場地。課間活動的最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調節緊張的學習氣氛。根據環境不同,可以創新不同的活動方式,比如組織同學們在教室里布置“搶凳子”游戲場景,結合心理健康活動開展心理游戲。當然,靈活的安排課間活動,給學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考驗。
結束語
雖然受各種條件限制,“小場地多班級”體育教學與大課間活動是學生最為主要的鍛煉方式,但是體育教師只要時刻保持創新的激情,堅持終身體育的理念,充分的利用資源,擺脫條件硬件的局限,就一定能塑造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唐鋒.小學體育教學與大課間活動的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6,(11):69-70+52.
[2]葉巍峰.小學體育大課間小場地體育活動的創編與運用[J].留學生,2015,(09):1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