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哪種教學媒體,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都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以及教學條件進行選擇和應用,使教學媒體達到提高教學效果、效益與效率的目的,起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
【關鍵詞】媒體;英語;教學;選用
【作者簡介】林玲,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十五中學。
媒體是指承載、加工和傳遞信息的中介工具。當媒體被用于傳遞教學信息時,就被稱為教學媒體。英語常見的教學媒體有印刷類的教科書、文獻資料,實物類的掛圖;聽覺類的唱片、錄音卡帶或光盤;投影視覺媒體,如幻燈和投影;視聽覺類的錄像帶、光碟、影片、電視;綜合類的計算機和網絡等。每種媒體的特性不同,使用范圍也有所不同。
一、依據教學目標的選擇
每個知識點都有具體的教學目標,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體去傳遞教學信息。以中學英語教學為例,學生知道各種語法規則和就某個題材進行會話是兩種不同的教學目標。語法教學往往由教師采用講解的方式,輔以板書或影音材料,使學生在井井有條的內容安排中形成清晰的語法概念。口語會話教學往往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并輔影像資料,使學生在情緒交融的溝通條件下掌握正確的言語技能。對于基本上是以話題為主線的初中英語教學,為了培養學生的會話功能,應該運用多媒體直觀地交代背景,讓學生進入話題所要展示的氛圍,使學生開口演練,并輔以媒體加以鞏固,如填空類的對話訓練,發揮媒體交融使用的優勢。但在課文的重點語句分析,課文重點詞匯的教學過程,教師的逐步分解,舉例卻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口語課和寫作課更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的發言,啟發學生思考,此時的多媒體課件并無法起到真正的意義。假如只是為了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則最好采用視音頻媒體,使用英語標準讀音的視音頻媒體讓學生進行模仿。但在高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掌握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目標必用的方法是限時閱讀,如果教師選用適當的媒體就能起到激發興趣的強大作用,如設置倒計時顯示在屏幕上來督促學生限時。但也有教師認為時間設置容易分心,影響學生連貫閱讀的習慣。
二、依據教學內容的選擇
英語學科各個單元的教學內容不同,對教學媒體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如,人教版高中選修英語⑥Unit One中心話題是談論西方繪畫和中國藝術的歷史、中西方各種藝術形式、風格、不同時代的著名畫家以及他們的作品等。這些話題,我們就不得不配上四個階段(The Middle Ages中世紀、The Renaissance文藝復興時期、Impressionism印象派時期以及Modern Art現代派時期)的繪畫藝術代表作顯示在屏幕上,讓學生感受每個階段中畫家的意圖、繪畫特色以及代表作者有哪些,真正可以讓教學媒體為教學服務。這類課文如不利用更多的教學媒體來展示相關的圖片,就達不到最佳目標,課堂也可能是枯燥無味的。又如,高中教材必修①Unit 4話題是“地震基礎知識”和“遇到災難時如何自救以及幫助別人”,涉及地震的成因、預兆、損失、應急救生以及救援等內容。為了讓學生了解地震的破壞力,可用一些震后的現場照片展示于學生,也可以用一段視頻讓學生了解地震時的真實狀況;在談及地震的形成時,則使用動畫的板塊漂移,配以文字和解說。相信學生很快就能對這個問題產生濃烈的興趣,并有迫切的愿望去了解地震到來時該采取的防御措施,這時多媒體就能創設非常好的語境。
三、依據教學對象的選擇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選用教學媒體必須顧及年齡特征。初中生的認知特點是直觀形象的思維和記憶,注意力不容易持續,對他們可以較多地選用影音設備。生動形象,重點突出、色彩鮮艷。但使用不宜過量,解釋要細致,宜選用短片。隨著年齡的升高,學生概括和抽象的能力發展了,感知的經驗也逐步豐富起來,注意力持續集中的時間延長了,為他們選用的教學媒體就可以廣泛一些,傳遞的內容可以增加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理性認識的百分比,同一種媒體連續使用的時間可以長久一些。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英語教師偏愛制作課件上課,但要防止課件頁碼過多,制作過于色彩斑斕、動畫過多、音效過于刺耳等容易造成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圖片上和音效上,喧賓奪主。所以,對高年級的學生上課,不應該設置過多的音效和動畫插入課件,影響學生的思維,進而影響效果。
四、依據教學條件的選擇
多媒體教學具備視聽結合的優點,是一種極具功效的教學媒體,但并非每個學校都有能力置備。如果條件有限,平時沒有機會使用多媒體進行有效教學,僅在公開課等時段進入多媒體功教室或錄播室上課,根本無法發揮多媒體的用武之地,很容易讓學生走馬觀花似地欣賞完教師導演的一出出“好戲”,并不一定知道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習目標,落入作秀的俗套之中,無法發揮教師的教學水準,這種做法在許多校園屢見不鮮。如果毫無目標地濫用多媒體教學,就會違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宗旨,使課堂教學流于形式。在高度現代化的北歐四國(母語并非英語的芬蘭、丹麥、瑞典、挪威)的教師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百分比并不高,只有5.5%芬蘭教師、4%丹麥教師、4.2%瑞典教師和2.3%挪威教師課堂上經常使用多媒體教學。由此可見,北歐中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綜合能力大大高于我國的中小學生,并不在于是否經常使用多媒體。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選用恰當的教學媒體,利用各種資源、工具等有形現代技術手段來優化教學效果、效率和效益,是實施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體現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張小情.北歐四國英語基礎教育比較研究[J].比較研究教育, 2007,5:76-80.
[2]何克抗,馬寧.教育技術水平考試輔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