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
摘要:交通擁堵問題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伴生而來的階段性必然的問題,國內外很多先進地區在管理交通方面的先進經驗,要有解決這一問題的決心和舉措。我們要以問題為導向,用改革的思維,從長遠、中期和近期分別抓好規劃、建設和管理來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關鍵詞:“三從三抓”;交通;順暢
中圖分類號:F5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1-0495-01
交通管理不僅關系到居民的正常出行,也關系到整個經濟的運行成本。交通擁堵增加了時間成本,降低了勞動生產率,增加尾氣排放又拉高了環境治理成本。所以對于交通管理必須充分予以重視,既要看到交通擁堵問題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伴生而來的階段性必然的問題,也要看到國內外很多先進地區在管理交通方面的先進經驗,要有解決這一問題的決心和舉措。我們要以問題為導向,用改革的思維,來研究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從長遠看,要抓好規劃。
爭取到2025年,實現城市路網結構更加完善,新區建設初具規模,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優化,基本上解決本溪城區交通擁堵的問題。
1.實施“統籌規劃”戰略。本溪制定新的城市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要統籌考慮道路交通和城市功能的需求,避免出現過去以廠礦為中心的簡單攤大餅的模式。在規劃上進行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區,防止產生交通吸引源過度集中的情況。
2.實施“新城拉動”戰略。目前,本溪主城區功能分區不明顯,城市建筑、人口密度過大,改造建設受客觀條件限制難度太大,必須通過加快中國藥都、太子河新城等城市新區建設,拉開城市骨架。要在太子河新城建設教育園區,將主城區的部分中小學遷到太子河新城,完善教育配套。
其次,從中期看,要抓好建設。
爭取到“十三五”末期,完成一批關鍵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不斷補齊本溪交通硬件上的短板。
1.加大過街天橋等交通配套設施建設力度,根據需要增設電子警察113個方向。在11處崗區增設人行道指示燈,安裝行人護欄49.6公里,新建6公里中心隔離護欄、5處過街天橋、3處地下通道。
2.加快建設三個出口路重點項目。打通主城區東、南、北三個方向出口。
3.開工建設威寧客運樞紐站項目。威寧客運樞紐站建成使用,將分流東芬長途客運中心站部分營運客車,緩解東芬地區交通壓力和交通擁堵,同時也將提升和完善太子河新城的城市功能。
4.穩步推進溪田鐵路改線項目。打造本溪境內“一橫三縱”鐵路網絡。協調沈陽鐵路局調整溪田線鐵路運行時間,避免每天多次封閉城區鐵道路口,造成交通堵塞。
5.規劃建設軌道交通項目。擬“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沈本新城至主城區軌道交通,形成涵蓋沈本新城與本溪主城區的軌道交通體系。
最后,從近期看,要抓好管理。
要通過嚴格科學的管理,切實有效的措施,讓廣大市民切身感受到交通擁堵問題的好轉。
1.繼續推進重點路段、路口的交通組織調整。(1)對濱河南路碧水云天崗和小華山崗采取限制左轉措施;拆除濱河南路客運管理處門前路口的信號燈,將地面標線改為雙實線,限制左轉。(2)對濱河南路華美路(殯儀館)進行道路改造,由信號燈進行管控,重新渠劃路口。(3)對解放路、濱河南路、勝利路信號燈崗實行計算機聯網,實現計算機自動配時。
2.加強交通綜合管理。持續加大整治占道經營的力度,如有必要,可以分時段合理設置露天市場。解決好婚慶時路邊燃放鞭炮的問題,有效防止燃放鞭炮引發的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啟用本溪火車站出租車待車區,在市長途客運站正門右轉字道設置出租車待車區。依托本溪“智慧城市”建設,推進“互聯網+指揮交通”項目,整合現有交通系統各信息平臺和GPS定位監管平臺,對客貨運車輛進行買時監控,隨時對運輸車輛進行調度。
3.調整城區重點交通地段中小學上放學時間,實行錯時放學。
4.加強停車場建設和車輛停放管理。采用社會化投資模式,在原商貿學校、原鋼四中等部位建設立體停車場或停車樓。研究整合城區停車場資源,探索建立政府統一管理運營的模式。
5.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開辟新線路,提高城市公交網線覆蓋率。在易擁堵路段加快開辟港灣式公交停靠站。在交通流量較大的崗區,設置公交優先信號。圍繞本溪主城區及太子河新城發展,加快構建本溪繞城快速公交環線。加快公交智能管理平臺建設,根據實時路況、流量、運力科學合理地調整發車間隔和走行路線。
6.啟動一批重點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補齊崗區的人行道指示燈,在濱河路、勝利路、解放路增加智能信號燈,基本實現綠波通行。加快建設太子河新城道路、管網以及地下綜合管廊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醫院、學校及客運站等公共設施建設。新建、改造千金路、威寧大街、北光路等8條道路,形成主城區“內環”路網,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完善老城和太子河新城交通聯系,打通交通瓶頸。同時,繼續實施百條街巷路整治工程,重建彩屯大橋,便捷太子河兩岸交通。建成一座立體停車場,在永豐商業區實行智慧城市靜態交通試點,進一步緩解主城區停車難題。
7.理順道路交通管理的體制機制。加大機構和職責整合力度。機動車停放管理職責歸口交由一個部門行使。將市建委設施管理處停車場管理職責、市綜合執法局機動車侵占人行道行為的行政處罰權劃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8.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加大對交通整治工作的宣傳報道力度。通過在報紙開設專欄,在電視增設欄日,在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等方式,解答群眾在城市交通問題上的疑問,曝光違反交通法規的現象問題。通過加強輿論宣傳,讓群眾了解政府整治交通擁堵問題的決心和信心,讓群眾看到政府加強交通管理工作的措施和成效。通過加強輿論宣傳,強化群眾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交通管理,贏得群眾的理解支持,促進相關部門提高對交通問題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要把交通管理變為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推進的一項工作,不斷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交通擁堵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普遍現象,本溪的交通擁堵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還在可控范圍之內,而且有規律可循。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各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通過各方面的綜合治理,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參與,本溪的交通管理會越來越有成效,道路交通會越來越順暢。